散文中秋释怀共四篇图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19

散文《中秋释怀》(共四篇)~~图文:洛河边人 时间:2017年中秋

一 中秋回家。

中秋节到了,我和侄子决定回家陪父母去过中秋节,原定是次日(八月十四)回去的,因为侄子假期即到,我们临时改变了回家时间。

我驾车上了路,边走边和侄子聊天,聊他的工作,聊他工作的单位,聊他的婚姻…,很快就下了高速,经重泉古城,进入西(安)禹(山西)公路,再进入西(西头村)陈(东陈镇)公路。

西陈公路直通龙首黑峡谷景区。在下苏家坡大坡段时,遇见公路临崖段时,全部都安装了防护栏,我很惊奇。在这条路上往返了三四十年,路也修好了十多年,安装防护栏还是头一回。特别是经过西(安)延(路)隧道段时,看到原来铁路人装的防护栏里边也加装了这种新型防护栏,我不由得停下车,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一則记录老家道路的变化,二则记录党和政府对山里人的关爱,还有,就是自已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工作情怀。

车子进了村,没有碰见一个人,到了家门口附近,树底下围了三四个人,原来父亲再给谋娃(师育)叔理发,邻居捞伯(父)和安安哥看热闹聊天,互相打招呼,我们便回到家里。

进了老屋窖洞,忽然听見两只喜鹊嘎嘎地叫,遂拙诗三首:

喜鹊枝头叫。

已是佳节到。

秋雨不停歇。

回家看二老。

祥鸟枝头笑。

已是中秋到。

物是人已非。

老屋迎客闹。

山色烟雾中。

月季花还红。

两岸果子熟。

中秋意浓浓。

我一边在枣树底下走,一边眼瞅着能有几颗好枣打牙祭,结果,踩着松软的黄土,步行了一百多米,才找了四五颗,但还没全红,这是迟开花才长成的,但少得可怜。

时下正是种麦季,村里人都把地整好,准备种麦子,那是播种一年的希望,枣子这料庄稼没收成,麦子就成了宝贝疙瘩,难怪我劝年迈的老父亲,让他别种了,他非要坚持再种一年,再种一年,而且,年年如此!

我顺手把枣树和枣的图片给老朋友发过去了,他看见了,说这枣甜。就在前几天,我给他快递了阎良本地的相枣,他吃了后,第一个感觉是带酸味,但也甜,只是没有老家枣甜的味道。

我和他一样,尽管离开老家愈三十年,但是对家乡的感情没有变,对家乡的枣的味道没有变,而眼前,尽是满目凄惨的景象,能不心痛吗?

这是农村人的希望啊!

枣殇!可恨的枣殇!远比今年的瓜殇、麦殇、菜殇。

三看电视剧《黄大妮》

晚上,一边和父母聊天,一边看电视,电视里正播《黄大妮》由于以前没功夫看,难得今晚静下心来看这部电视剧。

有好几次,被电视剧情节打动了,真的是热泪盈眶。

黄大妮意外失去丈夫,含辛菇苦抚养老牛家五个儿子长大又成家,孙大林妻子长期卧床不起,孙大林和女儿二妮相依为命,却默默地关心支持黄大妮,以假名字结黄大妮几十年。

老牛家老大建业,人老实本分,但是妻子是母老虎,老大受不了,离家出走直至出家当和尚;建国受不了嫂子气,少年离家,在乡下种地意图东山再起;老三建邦花花肠子,媳妇几天一换,虽然有钱,但是妈妈黄大妮对建邦一又恨又爱,喜欢并资助原老三媳妇张玲玲;尤其是老四建民,为了升为技术骨干,背信弃义抛弃了二妮,娶了厂长的千金为妻;建宁考上大学,工作了,却酷爱文学,有作家梦,却意外受刺激,最后跳楼自杀。

虽看了三、四集,但却被深深吸引了,这里边有和父辈年龄相当老一代创业的千幸万苦,有和我相差无几的同龄人追究幸福生活的英勇奋斗,有婆媳妯娌兄弟姐妹亲情往来吵吵闹闹又无数次分分离离和好如初,特别是主人公黄大妮为了子女幸福尝边人间苦吃遍人间罪,但仍不屈不挠能屈能伸,甚至有时为了子女工作房子孩子等等,宁愿拼个鱼死网破头破血流的执着母爱,而且这个母爱是极其伟大的,值得学习推介。

天下父母向小儿大天之下每一个做母亲的何尝不是如此,以后决定抽个时间认真看完这个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感人肺腑的电视剧。

四父亲的理发推子。

看完《黄大妮》电视剧至十六集,十一点多才睡,但是我一直有个习惯,躺下后爱回忆当天发生的事情,我曾经的一位老师把这叫过说这个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好处。

因为这个习惯,突然又想起下午父亲在给谋娃叔理发的事情(理发在农村叫理头或推头,理发手推剪子叫推子)

记忆中 ,小时候我和以及村里的老老少少,理头全是由父亲进行,父亲会理头还会理大背头等好几种发型。

我小时候,理的头大多数是头上高中时,由于一度爱好留长发,只让父亲修剪一下,后来,进城了,工作了,才没有机会让父亲理头了,但是在理发馆理发时,就常常想起父亲理头的情景。

由于父亲经常给村里人理头,老家全村人都知道。青年人结婚,都是父亲理头。甚至村里老年人临去世前,都请父亲去理头,父亲来者不拒,但这不是理头,是用剃头刀剃头。

父亲给村里很多老人剃过头,也给爷爷剃头数十年,他也给自已剃头和刮胡子。

我忽然明白,父亲不简单,他用一把理发的推子赢得了村民的赞许和尊敬,又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如今,他还参加了村里老年协会,整天忙个不停,义务为村里人服务。

噢, 忘了告诉你,父亲给村里人理头,一直是义务的,从未收过一分一文。 晚,看电视剧时,母亲一句话我一直没忘起,她说:你大给人推头,把三个推子都推坏了,现在用的都是电推子…

如今,这三把推子都放在老屋窖洞的小立柜里,推子手柄上的镀层磨损严重,弹簧和镙丝杆也锈蚀斑斑,但黑黝黝的刀片油汪汪的,举到耳边,捏动手柄,喀嚓,喀嚓那久违的声音,让人仿佛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的确,从我记事那年起,父亲这背子,用一把推子,就一直理,一下子理了四五十年,把村里人一个个儿童,理到了青年,又理到了中年,甚至理到了老年。

记得有一年,我陪父亲去买推子,父亲只要双箭”牌推子,他说双箭”牌推子耐用,能多帮村里人理头。

按理说,他完全可以不买它,可以推辞不理了,但是,為了村民,他不仅要买,而且还要买好的,这个只有我懂他的心!

父亲由于经常给别人理头,自己竟然也能给自己理头,他一手拿一面镜子,一手拿一把推子,不用十分钟,就理好了,而且理得又干净又整齐,我至今都学不会,我一直认为,这是父亲的绝活

如今,他更离不开推子,他用一把推子志愿为村民服务,而且没想着啥时停下来。

我忽然想起,老牛伏骥这个成语典故,大概也就是对老父亲最好的诠释吧 !

以前使用的手推剪子。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边人

边人亦作“邉人”。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唐王建《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明刘基《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清李基和《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飕飕,风吹沙起边人愁。”(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唐张籍《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边人父子夫妇,得免於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三:“宋二帝北狩,金人徙之云州,一日夜宿林下,时碛月微明,有边人吹笛,其声呜咽。”

延伸 · 推荐

中秋感怀*父爱如山~~苏兴胜(洛河边人)

我的老父亲。洛河边人。一。闻知老父去旅游。不愿告我去哪头。我仅担心旧病疼。他怕扰我再发愁。二。一生尝遍万般苦。落下疾病少清福。几劝进城度晚年。偏爱农舍与黄土。三。已到暮年志还坚。老年协会孝当先。忙里忙...

配乐诗系列:彼岸花也漂亮~~洛河边人 2017.10.08晨

看阎良交警。高速路口站两边。四海宾客都看见。双节佳期忙缓堵。过了归期爹娘盼。交警过中秋。中秋月饼香。交警街头忙。正是午饭时。他还不下岗。庆十一。十月一举国同欢。万众喜国富民强。十里街欢歌笑语。三尺岗保...

.special_tag_wrap{clear:both;padding-top:40px;} .special_tag{padding:0 0 23px;border-top:1px solid #ddd;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 .special_tag a,.special_tag a:visited{color:#0f6b99;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pecial_tag_ttl{position:relative;top:-12px;float:left;padding:0 10px 0 0;background:#fff;font:18px/2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cnt{clear:both;color:#888;font:16px/3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tj .special_tag_ttl{color:#f33;} .special_tag_bk .special_tag_ttl{color:#1d87e4;} .special_tag_bj .special_tag_ttl{color:#96369f;} .special_tag_hg .special_tag_ttl{color:#f68b2d;} .special_tag_gd .special_tag_ttl{color:#09aa46;}
汉森制药四磨汤
保定治疗癫痫病方法
一岁半小孩便秘怎么办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