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力量消弭误解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05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要不是在北京待的那一年,我一定会驳斥这条所谓的 运动规律 太过宿命论,而且是漏洞百出的。但是,经过那一年,我不再这么肯定了 这段文字,是《美丽的国家》的开头,很多读者并不陌生。
10日,这本书的作者美国90后作家约翰 兰多夫 桑顿,受聘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在受聘仪式上,桑顿与莫言及多位作家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对话,一场有关 如何认识并讲述中国 的对话。
由于文化的差异,国外大学生对于我们许多的文学作品并不能十分理解。比如,提及《红楼梦》,他们会说,在西方,如果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可以去表白,如果觉得当面不好意思,也可以写个纸条让别人带过去。但是林黛玉什么都不敢说,最后哭哭啼啼抑郁而终。他们理解不了这种表达与审美的习惯。 在受聘仪式上,莫言讲述的文化差异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正视这种文化的差异,并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站在差异化的视角来认识并表达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偏见和误解会越来越少,像桑顿这样的年轻作家拿起笔书写别的国家,是非常可贵的。
桑顿以自身的经历讲述了文学的力量。 8年前,我刚来中国,并没有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后来我回到美国,试图把我在中国的经历讲给朋友听,可是我发现,他们很难理解。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国家。 于是,桑顿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描述自己眼中的中国。
我认识到了文学的力量之所在,它能触及人们的心灵,改变人们的世界观。 桑顿认为, 它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因为文学承载着一国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
如何认识并讲述中国?听到这个命题,我觉得犹如当头棒喝。作为一名中国作家,我们大多数人的表述是出于一种写作的惯性。但是,当我们要立足于误解的消弭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我们要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跳出来、站得更高一点? 著名作家徐则臣的话让人为之一振。
在讨论中,作家吕约的观点同样发人深省。 今天的中国作家,是要确立一种立足于国际的文化身份,还是应该回到中国的传统中寻求答案?我想,要消弭误解、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要忠于自己的民族个性与灵魂,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的想象去讲述,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精神。
我们这一代更年轻的作家,能否呈现中国的全貌? 在场的许多青年作家表达了这样的思考。
表面看起来,似乎我们这一代人是同世界接轨的,但恰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对自己国家的认真观察。这也就造成了许多青年作家笔下的作品,情节是清晰的,但是文化背景却是模糊的。 北师大青年学者霍艳强调, 对当代中国进行讲述,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想象力、所谓的写作能力,我们需要练习自己的观察力,耐心看、认真看。我越来越发现,如果自己足够诚实和坚定,我们的作品呈现出的面貌也会愈发真实。
小儿厌食症饮食禁忌
儿童便秘腹痛吃什么药
儿童便秘是怎么回事
剖宫产术后腹胀怎么办自然瘦身减肥方法
小儿便秘肚子痛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江山散文南岳游记
- [抒情散文]文艺漫谈|文学艺术女青年简史
- [抒情散文]洋气新娘从不乱穿衣服,夏天试试这几件,让你美得高级又温柔优雅
- [抒情散文]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参考资料、备考指导
- [抒情散文]傲农生物:实控人减持49.29%Corporation可转债傲农转债,华能信托增持
- [抒情散文]企业作战微软 AD 要考虑这 4 个隐性成本!
- [抒情散文]2022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确认7月9日至10日
- [抒情散文]小时候我们的梦想是做宇航员,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长大后,我的梦想,却是一露台,一辆车秀出年少有为的
- [抒情散文]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