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孰轻孰重外一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2

摘要:生命不能偏离生活的重心并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尊重生命即是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

我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只有选择生命之重。

——题记

生命不仅是血与肉,灵与魂的组合,它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生老病死残等等。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轻与重,如果说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标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就应当选择生命之重。生命孰轻孰重,还待人类进一步探讨。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烈士为国捐躯,他们的生命如此之重,重于泰山;而那些贪生怕死的汉奸、卖国贼,他们的生命如此之轻,轻如鸿毛。生命的意义,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命的健康与成长,更主要在于创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要完成先人未竞的事业,并使之发扬光大。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也就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就会登上一个新的阶梯。”生命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生命要延续下去。当某人问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何不同?”这位先哲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就是智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生物,都是一个生命。当考古学家把一粒种子植于一个新出土的原始头盖骨化石内,居然出现了奇迹。这粒种子从头盖骨化石内破骨而出,而考古学家想尽了千方百计也没能打开的头盖骨,居然被一粒小小的种子分为两半。——这就是生命所创造的奇迹。

人类是人的总称。人类是地球上一种相比较来说最高智慧的生物,是地球至今的统治者。人类从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人类与其它生物不同的是有使命感,即创造事物和保护宇宙;追求真善美,追求价值观,追求生命的意义,追求超越生命的极限所获得的和谐与幸福。人的本质即人格,在人格上追求人人平等。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脱离母体“呱、呱”坠地,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然后一代代传下去,生生不息。这其间生命的个体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人常常被累弯了腰,然人就是天地之间的负荷物体,苦和累并快乐着。——说明生命之重的乐趣;

有句俗语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人因愤世忌俗,自暴自弃,自我践踏,轻易放弃生命,将为世人所唾弃。生命就象空中飘着的气球,逐渐飞高消失在空气里,轻而又轻,难以让人承受。所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且还要活出人生的精彩。

生命不能偏离生活的重心并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尊重生命即是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论“好人”与“坏”人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于195 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片中的《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等插曲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阿巴拉古、阿巴拉古”的旋律,在街头巷尾竞相传唱。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荒谬的“血统论”不知残害了多少好人。大法官拉贡纳特的儿子拉兹被扎卡几经威逼利诱之后成了贼。当他在法庭上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他感到无比的绝望。而扎卡也是受害者,他那样做完全是出于报复心理。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名副其实的强盗。若依照“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个错误的观点,又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青少年误入歧途,经过劳教改造后,决心痛改前非,堂堂正正做人。当他们走出劳教所那扇铁门,步入社会,面临的是找工作难,住宿难。连亲戚朋友都避而远之。偌大的一个社会,没有他们容身之所,无他们立锥之地。而他们只有重操旧业,在社会上四处游荡。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自身的价值失去了信心,会变得麻木不仁,思想意识随之淡薄。于是,再度铤而走险,走向犯罪。有的人最终成为惯犯,走向不归路。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好人与坏人虽只一字之差,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却是大相径庭。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用通俗一句话就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马虎学咬人。”好人若一条道走到黑,最终也能变成十恶不赦的坏人,而坏人经过说服、教育也能转变成好人。好人与坏人所走的路是截然不同的。好人走的是阳光大道,做的是正义之事。反之则为坏人。在好人与坏人之间没有中立派,没有不好不坏之分。最可恶的是那种口蜜腹剑,暗藏祸心的人。他们往往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表面上披着一副正人君子的皮囊,暗地里却做些非人的勾当。这样的人阴险狡诈,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人心向善。在当今社会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好人,只有极少数包藏祸心、倒行逆施的人,他们兴不了大浪。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都在逐渐增强。有的人因一时愚昧无知,犯下滔天大罪,只要罪不致死,愿意悔过自新者,法外开恩会给他改正的机会。

好人与坏人,不是根据自己的喜恶来判断,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好人与坏人,没有法定的尺度,只有道德的准绳。有人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粮食紧缺、棉花减产,苏联又撤走专家,内忧外患艰难时期,中国出了一个活雷锋,雷锋的故事妇孺皆知。雷锋因公出差好人好事做了一火车。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雷锋的精神永远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雷锋牺牲时年仅22岁。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譬如“小悦悦被碾压事件”等等。因此,“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如今仍需弘扬。

时代需要英雄出世。当英雄被推向时代潮流的最前沿,英雄不仅仅是“好人”与“坏人”的概念了,而是成了“神”的代名词,受亿万人崇拜与敬仰。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可悲的是那种见死不救、麻木不仁的人。

共 2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描述,生命是宝贵的,是无价的,是智慧的,是有创造力的,只有生命,才能创造历史,才能推进社会发展,生活在世界上,不能轻易放弃生命,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在论好人与坏人一节中,阐述了好人与坏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而好人与坏人又没有一个界定的尺度,好人与坏人之说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拜读。【:紫气东方】

1楼文友: 14:00: 0 生命是无价的,绝不能轻言放弃。 回复1楼文友: 16:26:26 谢谢紫气东方老师辛苦审核与精彩点评,请茶!祝冬日幸福吉祥!

吃什么食物降尿酸最快

常吃5种降血脂水果

血糖仪牌子

月经经期延长怎么调理
孩子口臭
外痔怎样去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