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br这是一个位于汉水之滨风景秀丽的山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29
摘要:开发商王老板、村委会书记耿荣、包工头孙二娃都说自己没争没抢,相互对望……溅了一身淤泥,夹杂着铜臭味,再也闻不到藕花香……耿老汉,妻子,儿子围在餐桌前推杯换盏,没争没抢,彼此依偎着……藕塘没了,鱼儿没了,饭却吃得格外香……
荷城郊区,在一片即将征收的土地上,藕塘中的藕孤零零的伫立着,似乎在等着什么。
藕塘里的藕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花枝招展,她们摇曳在藕塘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可惜眼前这般美好即将消失。
蜜蜂煽动着翅膀,忙碌在这片藕塘间,她们往日浑厚低沉的合唱已被挖掘机发出的噪音给替代,让人觉得很不和谐——城市的建设似乎狠命地向郊区扩张,农民的土地被征收,楼宇像是旱地拔葱,然后摩肩接踵地涌成新的天地,变化成新的城市,取了个新名字“荷城”。当然,这里土地的主人会得到一笔数额不小的补偿款。
可是,蜜蜂怎么办?蜜蜂没了这片藕塘,还有那片藕塘,可以换一片新的藕塘,也可以采集更为鲜艳馨香的荷花。可是,这里的藕文化品牌怎么办?那就让这个品牌戛然而止吧——这里有万亩藕塘,因藕而闻名,各种藕的产品和半成品走向省内外。这里的种藕人怎么办?那就忍痛割爱得了——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种藕,吃喝拉撒用都与藕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
一双破旧的布鞋,两只上了补丁的袜子,散落在藕塘边上。耿老汉挪动着瘦小身躯,正准备一步步走向藕塘深处。耿老汉,就是这片藕塘的主人。听说自家的藕塘即将被征收的消息,特意从遥远的北方,乘绿皮硬座的火车赶回来。
这片藕塘,是荷城最后面积稍微大一点的藕塘,这片藕塘的开发,让相关和不相关的人都来到了藕塘边上。
“干爹,干爹,补偿款的价格,我们可以继续商量,你可不能轻生呀!还有很多美好生活等着你去创造呢!”藕塘埂上发出大声吆喝的正是耿老汉的侄儿子耿荣。耿荣是村委会的书记,兼任村民项目协调组组长。协调着开发商和万千农户。因能处理好各种微妙的社会关系而被荷城领导看好。荷城某刊物,几次发专版表扬了这位“牛人”村委会书记,“讴歌”他的先进事迹。
项目开发商王老板心急如焚,却装出一份很淡定的样子。大声嚷嚷道:“老汉呀,你可别干傻事呀,左邻右舍都签字了,你不签,我可报警了——你儿子可还在监狱蹲着的!你这样破坏政策,对他可没好处哟。”王老板故意将“哟”拉得很长。王老板是荷城最大的市政开发商,为人圆滑,做事果断。他那颗肥硕的脑袋是“无商不奸”的最好诠释。王老板是荷城商界数一数二的大亨,时常在公益节目露脸,为荷城人所熟知。
包工头孙二娃手心直冒冷汗,声嘶力竭地喊道:“老耿呀,我们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了,隔壁三家的补偿款可都还没领呢,你存心捣乱,对大家都没好处。你仔细想想,前几年,你外出打工,大家可没少关心你儿子。”
提起孙二娃,算得上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他经常承建一些小项目,认识些三教九流,说话说一半留一半,凡是扯皮的事儿都有他一份,很不招人待见。
耿荣、王老板、孙二娃等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藕塘边上乱作一团,可谁也不愿意出面向耿老汉承诺个什么,更不用说下藕塘去救人了。
耿老汉一步步走向更深的藕塘,每走一步都牵动着藕塘上的左邻右舍的心。不知是故意的,还是太过紧张,王老板手中的补偿合同掉在了地上。秘书左手提着裙子,优雅地蹲了下去,将合同捡了起来,拍了拍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地递给王老板。王老板一把从秘书手中抢过合同来,将其撕得粉碎。风将破碎的合同吹起,落入郁郁葱葱的藕塘,像凋谢的荷花瓣。
众人的目光,始终盯着藕塘里的耿老汉。这个倔强的耿老汉,原名耿三平,四十出头,早年当过兵,退伍后就一直在荷城郊区种莲藕。时不时还在田间地头上哼哼军歌。村里那些个毛头小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踊跃应征入伍,与受他影响不无关系。“老汉”的名头不小,村里头大到七旬老者,小到六七岁的黄发小儿,都称他为“耿老汉”。他平时温文尔雅的,虽是农民,但知书达理懂政策。不知今儿咋的了,就是迟迟不肯在补偿合同书上签下名。现在还一步步往藕塘深处走,貌似有自杀的冲动。
明眼人都知道,藕塘上那些人呀,个个心怀鬼胎。看热闹的看热闹,互相算计的算计,全然不顾老汉是死是活。
侄儿子耿荣,做为村委会书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项目开发可谓“呕心沥血”。他希望在处理耿老汉这件事情上,自己处理得妥妥帖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来,在群众眼中留下好印象,过几天换届选举的时候,可以多得选票,连任才能小马栓在大树上稳稳的;二来,在开发商眼中留个好印象,更多的开发商,才能吸引开发商的眼球。明眼人都明白,只要开发商多了,村委会书记,油水自然少不了。
开发商王老板,更是不关心耿老头的死活。他只希望自己的这个项目顺利实施,少些干扰和阻挠。这里低价征收了老百姓的土地,自己获利不小。自己只要将这里的成功模式,继续复制到其余项目,早些把大把的钱装进腰包。当然,他害怕耿老汉这一闹,惹出乱子来,影响自己赚钱和名声。商场打拼多年,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但他故意装作焦急的样子,做做表面工作,在众人面前,塑造自己的爱民形象。将来涉及政治领域,也能如鱼得水。
包工头王二狗焦急,急得倒也在理。他承包这个项目,从招标到层层打通关系,到最后该工程顺利到手。油水本就不多,现在已经被诈得差不多了。每耽误一天,上百号工人,还不提工资和奖金,当是吃饭,就得耗费很多钱。他自然不愿意耽误,和王老汉套近乎,搬出左邻右舍来打感情牌,实在是他的无奈之举。不然与他的性格,才不会去关心其它人是死活呢。
再说说那些个邻居们,倒是希望耿老汉能将事情闹大。大家心里都明白,事情闹大了,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政府肯定会干涉进来。承包方重新制定出新方案来,每亩土地多起来几百元的补贴,也可以大赚一笔。这样的好处,隔壁李村是发生过的。再次出现,完全是有可能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小九九,老百姓终究是农民起家的,表现得尤为明显。
至于那些小人物,看热闹的看热闹,倒也希望目睹这场,茶余饭后多点谈资。甚至连那个弯下腰,优雅的捡起合同,赢得了很多印象分的秘书,都在着磨,如何借这样事情,讨好老板,捞些好处。此事多耽误老板几日,自己也能做些大家都懂的事。
耿老汉扒开荷叶,继续往藕塘深处走,藕塘里的水,淹没了他的腰。“妈妈,妈妈,藕塘里的水深吗?”她的妈妈赶紧把儿子的手抓在手心,生怕儿子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挣脱她的手,冲下去救耿老汉。眼睛却没有离开王老汉,抚摸着儿子的头,安慰儿子道:“不深,不深,水不深。”
孩子哭了,用委屈的声音说:“妈妈,你撒谎,这里的水明明很深,你却说不深,你骗人,你骗人。”说得妈妈脸上泛起羞涩的红。孩子的这话,说到很多人心坎里。是的,这里的水很深。江湖,无论哪里,都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风平浪静的水面,却看不清水底。那些尔虞我诈不仅在混凝构筑的城市里有,就连这个小小的藕塘边,也毫不逊色。
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羞愧难当。还好,大家都是些老江湖,不然肯定能在彼此脸上看到羞愧的红色。耿荣、王老板、孙二娃、邻居们都不约儿同的向前迈了一步。都做出了要跳下去救耿老汉的举动,但谁也没有真的跳下去,显得很尴尬。这样动作持续了几分钟,还好有人解围,不然非得将这些个心怀鬼胎的人弄得腿抽筋,摔下藕塘淹死了。
解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在藕塘里的耿老汉。老汉,在藕塘中大喊:“别下来,别下来,千万别下来,退后退后。”众人抓住机会,赶紧后退一步,绷紧的心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下,不过稍后会蹦得更紧。
耿老汉突然扒开荷叶,一头扎进藕塘中。众人大惊失色,大声喊道:“耿老汉,耿老汉,耿老汉”那喊声,貌似耗尽了众人吃奶的力气,响彻云霄。人们就在藕塘边上喊着,喊着,谁也没有跳下去,都在歇斯底里的喊着耿老汉,将表面工作做得十分足。
一分钟过去了。人们……
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人们……
人们唯一的变化是,心绷得更紧了,喊声嘶哑了,藕塘边上更乱了。耿荣,王老板,孙二娃平时话最多,此时却沉默了。藕塘边不知乱了多久,方才安静下来。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此事。有人建议报警,让穿着橙色服装的消防警察来救,有人建议组织村民打捞。就是谁也没有报警,谁也没有站出来组织打捞。
夏风吹过藕塘,凉透了人心。淡淡的藕花香味,飘出荷塘。几只乌鸦,在天空中盘旋,发出悲哀的啼鸣。
不知过了多久,耿老汉从荷叶里探出头来,人们紧绷的心,一下子舒缓了。耿老汉左手抓着一条鱼,右手拿着一只秧鸡,头顶一片荷叶,腰间挂着几根莲藕,一步步走出藕塘,踉踉跄跄的爬上藕塘,样子滑稽可爱。滴答答的水滴在地上,比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里那些个专业喜剧影员们搞笑百倍。人们掏出手机,刷刷的拍照,上传朋友圈。
耿老汉将鱼放在藕塘边上,将秧鸡递那个问这里谁深不深的孩子说:“这是给你的,拿到一边玩去。”直到此时,她妈妈抓住儿子的手,也没有松开,疼的儿子直打哆嗦。
耿老汉漫不经心的在藕塘边的蒿子上擦了擦手,又将手伸进藕塘里洗了洗。然后将手伸向了王老板,搞得王老板一头雾水。王老板认为老汉向他要钱。一提到钱,王老板毛骨悚然,就这样僵持着。
还好秘书机灵,赶紧将包里的合同递耿老汉。老汉囔囔道:“本想等到儿子回来,再签字。儿子离开三年了,想让他在看一眼藕塘,现在看来不行了。我老汉不是“钉子户”,懂国家政策,城市发展了,子孙后代幸福了,我自然高兴。只是,我想让儿子明白,他的祖先种过藕塘,是地道农民,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个本分的人。”
滴滴的喇叭声响起,一辆白色大众停了下来。老汉的妻子和儿子走下车来。三年前,老汉家的第一块第被征了。老汉得到一大笔钱,自己过过苦日子,想让儿子过得好一些。迫不及待的为儿子买了一辆车。儿子一高兴,无法很好的克制。超速行驶,撞了人,因此入狱三年。儿子出事后,老汉和妻子也离开了家,到北方去打工。今天儿子终于回来了,一家人可以团聚。老汉很激动,但没和任何人说,而是潜入荷塘,抓条鱼,摘几根藕,准备回家庆祝。
夕阳下,一家人彼此搀扶着,最后一次围绕藕塘,欣赏美丽的藕花。闻着淡淡藕香,眺望曾经属于自己的藕花,回想起太多的事情。耿老汉潇洒的在合同书上签名,按上了红红的手印,如藕塘里的藕花那般璀璨耀眼。签了合同,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人们并未散去,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
耿老汉乐呵呵的抓起那条鱼和莲藕,夕阳下,一家三口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留下被夕阳拉长的背影。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挖掘机发出隆隆的响声,藕塘被挖开,工程继续。人们争先恐后踏着藕花和残荷,抢着一条条肥硕的鱼和泥鳅。那只秧鸡,挣脱孩子的手,挥舞着翅膀飞向远方,留下残破的藕花,见证着人性的贪婪和麻木。
开发商王老板、村委会书记耿荣、包工头孙二娃都说没抢,相互对望。溅了一身淤泥,夹杂着铜臭味,再也闻不到藕花香。
耿老汉,妻子,儿子围在餐桌前推杯换盏,没争没抢,彼此依偎着。藕塘没了,鱼儿没了,饭却吃得格外香。
当然,那笔补偿款,老汉用将其捐赠给了荷城某公园,点名要种植藕花。公园里的藕花,飘出别样的幽香,荷城人的记忆中,藕花再也没有残缺过。
共 4 0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标题《荷花残》很有寓意!城市的扩建,使乡村变得更美丽了,还是把田园风光给破坏了?文中的这方荷塘的命运就是很好的说明。小说围绕这方荷塘的命运存亡和貌似“钉子户”耿老汉的自寻短见的闹剧,刻画了一群“众生相”,面对这台“闹剧”,藕塘边上的个个都粉墨登场,表演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角色——原来耿老汉不是钉子户,不是为赔偿而去寻死觅活,而是去抓鱼去采集即将消失的“藕”!极大地讽刺了在城市建设当中的唯利是图者。好小说,推荐阅读!【编辑:巴蜀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10041】
1 楼 文友: 2015-07-20 20:14:02 小说展现了当下的一个社会矛盾,城市的扩张与田园的缩小,启发人们来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合时著兮 时可得愿偿。歌诗合事作兮 诗歌节正当。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7-21 0 : 5:16 感谢巴蜀老师的精心编辑,辛苦老师了诗笺由衷感谢。
2 楼 文友: 2015-07-20 20:16:16 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明的进步不应该成为毁坏田园风光 祸首 ! 文章合时著兮 时可得愿偿。歌诗合事作兮 诗歌节正当。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7-21 16:42:50 赞同巴老师的观点,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找不回来,尤其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化的建设里,面子工程彼彼皆是,以破坏为代价的发展得不偿失。
楼 文友: 2015-07-20 20:19:28 乡村许多文化古迹成了和正在成为 形象工程 的牺牲品,读这篇小说,忧患之感颇为强烈! 文章合时著兮 时可得愿偿。歌诗合事作兮 诗歌节正当。
4 楼 文友: 2015-07-21 12:4 :25 藕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深刻。能守住一池荷花香的,已经不多了。大赞!
回复4 楼 文友: 2015-07-21 16:44:08 感谢周老师的点评,刚刚学写小说,多亏大家指点,少走了很多弯路。谢谢!
5 楼 文友: 2015-07-21 17:29:0 祝贺墨染诗笺斩获精品。可投短篇小说刊物。
回复5 楼 文友: 2015-07-26 18:12: 0 我和短篇小说刊物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6 楼 文友: 2015-07-21 18:21: 8 祝贺诗笺斩获精品!
7 楼 文友: 2015-07-26 21:14: 8 祝贺诗笺斩获精品!
小荷塘,大文章,当文明发展和商业利益不可避免的袭来时,越来越稀有的原生态该如何艰难立足?这篇小说,提出一道值得人们深思的命题。问好,祝精彩不断!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藤黄健骨丸治跟骨刺吗藤黄健骨丸吃了上火吗幼儿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儿童止咳化痰安全用药
孩子扁桃体发炎伴发烧的护理
上一篇:水岸人家brbr桥头无倦客体系
上一篇:逆世传 第412章:压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