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里又被人打扫过了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04
石屋里又被人打扫过了,只是残旧的供桌上这次放着的,不是一碟在这荒山野岭中绝无的精美糕点,或者其它罕见吃食,而是一大把新鲜的野山花,插在一只看似普通的陶罐里。野花是我在附近山上没见过的;土黄底色的陶罐,上半截挂着漆黑的釉,两边有穿绳的耳,下边有三只兽足,断了一只,倚靠在我那几摞书边。这种款式应该不是唐代以后的。
我闻到了屋里有一种淡淡的异味,说不清楚是什么气味,小时候似乎在动物园里嗅到过。我放下一袋粮食和一篮子蔬菜,虽然是夏天,我的食物从来没有被老鼠野兽偷吃过,两个多月来,这里连蚊子苍蝇都很少。
不能肯定那人是不是还在这十几平方米的屋里,我微笑着环顾一周,我当作床的祭台上,铺的干草像是新换的,而且加厚了,干草上的麦秸席子和屋里的供桌、木凳等几个简单的家什都擦拭过,我下山前扔在地上的几团废稿纸被展开叠放在屋角灶边的柴堆旁……一切迹象都表明这里常来一个勤快的清洁工,而且是个比较风雅的清洁工呢!我的书经常被他拿去,几天后又被换走了另外几本。距离这里最近的人烟,也要在山谷对面那个山腰上的土陶村里,脚下这个没了神像的破庙早就断了香火,连牧人、樵夫路过都极少进来,除了鬼狐谁会来呢?
我捧起那个陶罐闻了闻那把五颜六色的野花,只有淡淡的草香。门外有了脚步声,我跨步迎出门观瞧,一个女人挑着一担水从断墙豁口走进来,个头挺高,身穿灰白色土布做的半袖长裙,很简单宽松的款式,脚上是一双褪色的红布鞋,头上留着利索的短发,大眼睛高鼻梁,尖下颏,年龄约摸三十多岁,身材健壮,风韵犹存的一位大嫂。她抬头见我抱着陶罐注视她,没有跟我客套,只是表情自然地说:“舀点儿水到花瓶儿里。”仿佛指使自家兄弟一样。哦,她的声音像十几岁的小女孩。
真的有狐仙?依我所受的教育和思想观念,是根本不会相信的,尽管小时候读过不少鬼狐传说故事,也曾经心向往之。只是,生活在这僻静陌生的荒山野岭,不妨让自己浪漫起来,借以排遣孤寞无味的心境,希望其有吧。
她把水桶里漂着的十几个野果子装在粗瓷盘里,端到供桌上,然后就开始点火烧柴做饭。她动作麻利,俨然女主人一般,我根本插不上手。远离人群的破庙里顿时有了烟火气息。
“大……大嫂……”我实在过意不去。
“我姓黎。”她友好地瞟了我一眼,手下不停。
“呃,黎嫂,谢谢您这一个多月一直关照……”
“你要怎么谢我呢?”她脸上有了笑容,语气像是在逗我。
“呃,呵呵……”我感到了脸热嗓子干哑。
“咯咯……”她轻轻地笑着,脸也红了。
“您是对面寨子里的吗?”我转换话题。
“不,我就是你的邻居。”
“邻居?您住在哪儿?”
“说‘你’吧,不用说‘您’‘您’的。”她用沾满面粉的手指指地上,“我就住在这儿,陶神庙。”
“这是陶神庙我知道,原来陶瓷也有神庇佑……失敬失敬!”我冲她双掌合十,“那您……你,是庙里的陶神本人……呃,本神吗?”
“哈哈……”她这开怀的笑声要是在庙外,肯定响彻山野,回音不绝,“我要是陶神,你就是住持啦!住持你住在庙里,本神我住在塔里,哈哈……”
庙旁是一座坍塌得只剩半截的倾斜石塔,一人多高,两三人手拉手就能围起来。塔下基座上有一孔两尺高的拱门。想到这,我心里一激灵,难道……
“您……呃,你是……狐仙姐姐吗?”
“你要看看我的尾巴吗?”没想到她毫不隐讳,说着转身把烙好的饼放进一个陶盆里,背对着我没好气地说。
“不不不……我信,我信你!”其实我已经看见了她长裙后屁股那里隐约有一条怪怪的鼓起,也注意到她羞得脖子根都红了。我思忖着自言自语:“怪不得……”
“怪不得你总是闻到一股怪味儿?”她把面饼端过来说道,“你是‘失敬’了,这庙里一直没有老鼠蚊虫滋扰你,知道原因了吧?”
“谢谢狐仙姐姐!”我站起来礼貌地对她深鞠一躬。看来那些凭空冒出来的粗瓷、粗陶的家什都是她拿来的。
“就叫我黎嫂吧!”她又端上来一碟盐拌芹菜叶末儿、一碟凉拌瓜条和一碗玉米粥说,“黎嫂,听着像是《离骚》,好,好!‘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拿起饼说,“一起吃。”
“你先吃着。”她看见我吃她做的饭,很开心,笑吟吟地拿起茶壶又转身去沏茶,我还是忍不住看她屁股那里。管她是不是狐仙呢!至少她看起来是无害的,有个热心勤快、也许还解风情的异 往也不错。
她总算安稳坐下吃饭了。我看着她的脸,只有眼角几丝浅浅的皱纹,没有一点狐媚妖气,和《聊斋》里的描写不同。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咽下一口饼说:“聊斋里面写的鬼狐故事大部分都是真的。只是里面没写三十八岁的狐嫂,对吧?哈哈……哦对了,卷十六里有一篇《丑狐》……”
“去,别胡说,你和我没那么不堪!咳,咳。”我有点尴尬说,“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段……”
“狐间的事我来说,你说人间的事。”她打断我说,“一书生寄寓破庙,读书写文……”说到这她看我一眼,我俩会心地大笑。
“哈哈……”
她接着说:“每天早起发现,不仅昨夜凌乱的书案整理擦拭一新,而且还有一盘糕果陈列。书生虽然不敢吃,但还是十分感念绝色狐女的美意。一个半夜他偷睹芳容,结果从房梁下来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毛腿莽汉,不仅打扫房间,还在书案上的每件文具上都留下吻痕。呵呵,书生惊入沉疴,带病搬家。临走,房梁上传下来一声沉重的叹息,似乎有万分的不舍。”
“不愧为‘离骚’,一大段故事被你几句话概括了。”
“我喜欢蒲松龄和他记叙的鬼狐,个性十足,但是我讨厌纪昀这个人。”
“是,史上的纪昀从来就没有与和珅作对过,铁齿铜牙是说他的学识很高,经史子集问不倒他。现实的他根本不像电视剧里编造的那样正直。”
“电视,土陶寨里只有村长等两三家里有,我没看过。纪昀奉旨主持编修《四库全书》,收录的都是对朝廷无害的书,其它都列为禁书予以销毁,还查办收藏禁书的人。这不就是一次全国规模的焚书坑儒吗?”
“嗯,所以他在编书过程中学乖了,哦,是吓明白了。一辈子基本上只写了《阅微草堂笔记》这种神鬼狐怪,对政治无关痛痒的书。他也害怕文字狱啊!”
“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纵欲,经常白日宣淫,一天五次之多。编《四库全书》期间,有时不能回家,乾隆特别赏赐给他两个宫女伴宿,他得意地称之为‘奉旨纳妾’。他还喜欢喝大酒、吃肥肉,其实就是用食色来麻醉自己。说他才高八斗,不过是把古人的东西烂熟于心,自己没有多少创作。他的大学士还是死后追封的呢!”
“哟嚯?你读过不少书嘛!狐……呃,黎嫂。不过读古书已经没有大用了。”
“大用小用,都与我无关。帝力于我何有哉!我又不考女驸马,出将入相。倒是你,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躲到这里来避世?”
“呵呵,你说得不错,我也是寄寓破庙读书写文的书生,想在这个僻静的山野完成一系列长篇小说三部曲。”
“哦?我的相貌让你失望了吧?你也和纪晓岚写的那书生一样,不吃我的糕点,怕有毒?”
“我……我是借宿你地盘的房客。遇到如此善良勤快、风度优雅的老板娘,我感谢犹恐不及,还敢挑剔?我无欲无为、无财无怨,不怕谁害我,只是那糕点是穷乡僻壤里的稀罕物,肯定价值不菲,我是无功不受禄而已。”
“哼哼,巧舌如簧。我没有赶你走,是看你也没什么本事害人。不过你够矫情,真难伺候!”
“我矫情?嘿嘿,你那些点心恐怕不是花钱买的吧?”我拿起野果子咬了一口,酸甜苦涩,核大肉少。
“嗯,点心是从几百里外移来的,不行吗?吃百家饭,这在我们狐族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幸亏我没有给你摘老乡果园里的瓜果。”她的表情显出不快,站起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你不喜欢法术的事情,我就不为你用。你只当我是一个邻家大嫂就好。既然是来写书的,我就不叨扰了。”
“我不在意什么鬼狐神妖之类,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个活生生的人。你的学识令我刮目,至少学姐是当得起的。”
“那就好。”她嫣然一笑,开门出去了,外面没有脚步声。
自那以后,黎嫂经常上午过来和我聊一阵,做中午饭,吃完洗碗然后离开。我俩还在北墙盖了茅厕,在南坡上开了一块菜地,一同侍弄。衣服我是不会让她洗的,所以每隔几天她就拿着自己的衣服过来,叫上我拿着衣服随她一起到山下小水潭边洗。今天也是。
“我们为什么不在山腰的小溪边洗?”我问。
“小溪是大水潭的上游,大水潭是用来挑水喝的,小水潭在大水潭下游,用来洗涮。”
“哦,这乡规很卫生啊!”
太阳高挂在东山顶上,如镜的潭水映着青山白云,树影花色。我放下衣服,展开双臂陶醉地深吸一口清新空气,顿时脑醒目明,又兴奋地捡起一块碎陶片,贴着水面甩出去。意外的是,陶片不像往常那样在水面上跳跃前进,而是像在冰面上一样,一直滑到几十米外的对岸,我得意地回头向黎嫂炫耀,却看见她两眼盯着那陶片,嘴唇一翕一张,默念着什么,那陶片可能是被她施了法术。我的喜悦一扫而空,埋怨她说:“还说你不是陶神!”
“对不起!”她嘴上这么说,脸上没有一点歉意的神情。她把长裙下摆仔细地拢在脚脖子上,慢慢蹲下,开始洗衣服,把皂角水泡过的衣服放在石板上捶。发觉我偷看她,她脸微微一红,找话题说:“你会游泳吗?弟。”
“我游给你看!”我说着,抬脚就要下水。
“不——!”她惊慌地大叫起来,环山传来回声。她紧张地伸一条胳膊拦我,转头回望寨子方向。
“汪汪!”一条壮得像牛犊一样的大狗站在一块巨石上吼了两声,引起了更大的回声。我认得那是土陶寨村长家的狗,名叫大虎。
“你不识这潭里的水性,它淹死过人的。”她说,“几年前的夏天,两个半大小子来这里游泳,到了潭中心遇到冰冷的泉水,两人马上两腿抽筋往下沉,其中一个人是村会计的儿子,被那条大狗拖上岸,另一个人是那孩子的同学,从山外来,游泳得过奖的,沉下去尸体都没漂上来。”
“哦,我发现……小潭没有下游,潭底恐怕是有暗洞,把他吸走了。”我说着感觉后怕,脖子后面直冒凉气。大虎又叫了一声,转身走了。我突然醒悟,它是被黎嫂暗中召唤来的。
“弟,说说你自己吧,你有家吗?怎么会来这儿写作?”
“你是侦探?还是查户口?呵呵。”
“说说呗,好弟弟!刚才我还救了你,嘻嘻。”
“我可是编故事的。”
“我读的故事多啦,不怕你编。”她说着,手里也没闲着。
“说来话长。文革时,我妈妈随知识青年在土陶寨插队落户。有一次,他们有两个男知青偷了一户村民家的鸡, 部查到了鸡骨头。偷鸡的受到了处分,我妈妈把大家凑的钱拿去赔给那家人,因为知青都吃了鸡。”
“嘿嘿……”黎嫂偷笑。
“我知道你笑什么,偷鸡吃天经地义,对吧?”
“哈哈……”我俩大笑,惊飞了潭水面上的几只水鸟。
“我真想修炼成一只狐狸。”我认真地说。
“别扯!说故事。”她白了我一眼。
“丢鸡的那家小伙子推让不过,收下了钱。我妈妈回去时,那人又追出来,硬塞给她一小袋花生。妈妈后来又去归还袋子,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
“啪!啪!”黎嫂突然用衣捶使劲拍打水面,兴奋地喊着:“欧!欧!欧!欧!好上喽,好上喽——”惊得不远处水里的鱼儿跳出水面。
我抹一把溅到脸上的水,吼她:“嗨嗨嗨!你还小吗?都老太婆了还那么疯?”
“嘿嘿,弟你继续,继续,咯咯……”她接着埋头洗衣服。
“知青返城时,妈妈公开了和那小伙子的恋爱关系,表示要留下来,遭到了全寨子和后山土瓷寨所有人的反对。因为……”我停住了,她在我身边突然发出啜泣声。
“因为那小伙子和土瓷寨的一个姑娘,在几岁的时候订了娃娃亲。”她接着我的话往下说,眼泪簌簌流下来,“这件事我知道。小伙子承受着天大的压力,要知道,这要是在旧时代,他和你妈妈是要被处死的。那小伙子就是现在的老村长,刚才那狗的主人。”
“嗯,你当然知道,你是本地人嘛。我姥爷和姥姥亲自跑来把妈妈拉回家去,他们只有这一个孩子了。我大舅死在文革的批斗中。”
“唉——”黎嫂长叹一声。
“我高中毕业时,爸爸妈妈带我来过这里,后来我家和村长家就有了相互走动。当然,我来这里写作是因为贪恋这里的山色水声,空气美景。”
“还有风土人物。”
我会心地看了她一眼,笑着使劲点头说:“对,对。”
我突然发现她连我的衣服也洗了,她手底下最后一件是我的内裤,连忙一把抢过来洗。洗完,我们在坡上的树林边扯绳子晒衣服。 共 1188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色彩的小说。故事的开篇开门见山,“石屋里又被人打扫过了……”引出下文,激发出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主人公为写书而身居石屋,邂逅黎嫂。文趣心灵相通,他们一起去小水潭洗衣,一同游瓷神庙、探古窑。发现古代存钱用的陶罐、挂着黄色尖底褐色漩涡花纹彩釉瓶。作者笔锋一转,贪婪的采金人小水潭边炸死护水潭的狗——大虎,震开地下暗河,引发地震、地下水导致陶瓦湖水位暴涨,淹没古窑场地和金矿区。在这场劫难中,主人公与黎嫂不幸永别,手中仅剩一只细脖口小尖底的古水瓶。回眸相处之情,不禁思绪万千,潸然泪下。故事的结尾,主人公迷茫轻轻呼唤“黎嫂”之中,听得哇嗷一声悲怆的兽鸣,万籁复又归于寂静,点明主题。故事的情节设计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描写自然逼真,带有神话传说色彩,阅读时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推荐欣赏!【编辑:刘恋】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 0000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108第548号】
1 楼 文友: 2015-11-28 20: 4:4 一口气拜读了文友的大作,余兴未尽,复又阅读几遍,仿佛在看神话片电视剧或电影的剧本似的过瘾。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 2015-11-29 01: 7: 谢谢编辑厚爱及评述!
上传有点匆忙,是否能把本篇分类改为传奇小说?
2 楼 文友: 2015-11-28 22:15:5 佩服作者的神思,对话很精彩,我只能说确是一篇很棒的神话小说。想象力很丰富。欣赏学习!期待下篇!
回复2 楼 文友: 2015-11-29 01: 9:45 的确下了一番功夫写就。谢谢霞儿赏读!
楼 文友: 2015-11-29 09:48: 别说作者写这篇大作的构思、劳作之苦,就是作为读者的我也是费了还长时间才看完,有的段子还要反复地看几遍。很吸引人。神话看去也很真实,情节生动感人。作者以第一人称与黎嫂对话,接地气,生活气息浓。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特别是描写炸鱼震开了暗河引起的地震场景,真是惊心动魄,心有余悸。读者有如身临其境。编按很精彩,起到了很好的导读作用。建议推荐精品。
回复 楼 文友: 2015-11-29 11:02:42 上学时因为《促织》而读《聊斋》,24全本都读过。虽然没有迷到向往的程度,但近来见文友有写鬼狐故事的,自己就想也写一篇,尤其是听了《白狐》这首歌后。
要写就写不一样的狐,这个不一样应该有时代感。要有传奇色彩,因此狐嫂在故事中必须是 真实 出现过的;但传说毕竟不是真实存在,狐嫂最终还要消失得不留痕迹,这毕竟是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时代。
写作过程中,过去掌握的历史知识和个人阅历喷涌而出,加上自己的想象力用了三四天断续写完初稿,又修改润色了两三个月,希望能对得起读者花时间读这篇超过万字的传奇故事。
谢谢您!
4 楼 文友: 2015-11- 0 21: 6:51 好作品!现代聊斋,作者好有想象力,我一直想看作者如何收尾,很不错的收尾。 岁月如歌 一路芬芳
回复4 楼 文友: 2015-12-01 10:24:25 收尾是在写之前构思时就该包括的,我的习惯是有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再动笔。
谢谢朋友品读。
5 楼 文友: 2015-12-01 15:15: 0 豪哥。以后多给我评论。你好厉害。
回复5 楼 文友: 2015-12-01 15:4 :17 呵呵,我们还是相互讨论吧。
我很少写沉重的色调,但比较喜欢你的。
6 楼 文友: 2015-12-07 1 :05: 7 非常好看的小说,赞一个!
一看题目,传奇色彩浓,以为是聊斋那套,又有一万多字,想,浏览一下,不料这样好看,忍不住一气读完。
故事设计新奇,不囿限于情爱纠葛,呈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描摹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让人耳目一新。
语言相当好,对话简洁生动,突显人物性格。
这篇,豪哥着实是下了功夫的。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 2015-12-08 09:1 : 5 这篇的确经过多次润色,从七千多字不得不增到过万,自己比较满意。
论坛里看见有文友质疑江山以字数论优劣,我越写越觉得,若不是大师级,一般作者没有足够文字表达,很难达到精品。
谢谢你!
7 楼 文友: 2015-12-10 11:4 :24 拜读佳作!作品用《聊斋》的手法写了一个神话故事,内容大量信息:纪晓岚作为才俊编撰四库趋炎附势,知青下放真情鸳鸯被棒打,贪婪人性破坏环境乱采金矿,清政府腐败无能国运衰落......是一篇借物喻志的好文。
回复7 楼 文友: 2015-12-11 12:49:59 借物喻志,借物喻今,谢谢你懂的。不少朋友说我小说的套路是都市童话。
谢谢你!
8 楼 文友: 2016-01-11 14:51:42 小说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更轻松自如地表达作者想告诉人们的东西。浪漫的笔调,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都是为现实服务的。用狐来帮助人,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有深刻的思想和现实意义,是文章最大的特点。
回复8 楼 文友: 2016-01-11 15:2 :20 我的很多小说确实寄予了我的思想,从故事当中表达出来。
谢谢北极文友懂得!
9 楼 文友: 2016-01-11 16:09:51 确实是不一样的狐。1拜读豪哥佳作!恭喜摘得绝品!
回复9 楼 文友: 2016-01-11 17:27:05 谢谢樱水寒!
10 楼 文友: 2016-01-12 04: 8: 1 这是一篇穿越与玄幻结合的小说,意图借助人与狐的生活和交流为背景,去叙述一个自身想往的美好理想和境界。文章立意较为新颖,架构清晰,用笔简约,文字干净,充分表达了部分当代人对纯净简单、朴素生活的想往、追求以及对私欲、物欲过渡攫取的抨击和批判,读罢,发人深思,推荐阅读。
回复10 楼 文友: 2016-01-12 09:08:02 谢谢绝评组各位成员的的厚爱!也感谢社团倾心推荐!
绝评按语言简意赅,堪称范本,定是出自编辑高手。鸡骨草胶囊厂家清远治疗妇科医院孩子上火怎么办
我闻到了屋里有一种淡淡的异味,说不清楚是什么气味,小时候似乎在动物园里嗅到过。我放下一袋粮食和一篮子蔬菜,虽然是夏天,我的食物从来没有被老鼠野兽偷吃过,两个多月来,这里连蚊子苍蝇都很少。
不能肯定那人是不是还在这十几平方米的屋里,我微笑着环顾一周,我当作床的祭台上,铺的干草像是新换的,而且加厚了,干草上的麦秸席子和屋里的供桌、木凳等几个简单的家什都擦拭过,我下山前扔在地上的几团废稿纸被展开叠放在屋角灶边的柴堆旁……一切迹象都表明这里常来一个勤快的清洁工,而且是个比较风雅的清洁工呢!我的书经常被他拿去,几天后又被换走了另外几本。距离这里最近的人烟,也要在山谷对面那个山腰上的土陶村里,脚下这个没了神像的破庙早就断了香火,连牧人、樵夫路过都极少进来,除了鬼狐谁会来呢?
我捧起那个陶罐闻了闻那把五颜六色的野花,只有淡淡的草香。门外有了脚步声,我跨步迎出门观瞧,一个女人挑着一担水从断墙豁口走进来,个头挺高,身穿灰白色土布做的半袖长裙,很简单宽松的款式,脚上是一双褪色的红布鞋,头上留着利索的短发,大眼睛高鼻梁,尖下颏,年龄约摸三十多岁,身材健壮,风韵犹存的一位大嫂。她抬头见我抱着陶罐注视她,没有跟我客套,只是表情自然地说:“舀点儿水到花瓶儿里。”仿佛指使自家兄弟一样。哦,她的声音像十几岁的小女孩。
真的有狐仙?依我所受的教育和思想观念,是根本不会相信的,尽管小时候读过不少鬼狐传说故事,也曾经心向往之。只是,生活在这僻静陌生的荒山野岭,不妨让自己浪漫起来,借以排遣孤寞无味的心境,希望其有吧。
她把水桶里漂着的十几个野果子装在粗瓷盘里,端到供桌上,然后就开始点火烧柴做饭。她动作麻利,俨然女主人一般,我根本插不上手。远离人群的破庙里顿时有了烟火气息。
“大……大嫂……”我实在过意不去。
“我姓黎。”她友好地瞟了我一眼,手下不停。
“呃,黎嫂,谢谢您这一个多月一直关照……”
“你要怎么谢我呢?”她脸上有了笑容,语气像是在逗我。
“呃,呵呵……”我感到了脸热嗓子干哑。
“咯咯……”她轻轻地笑着,脸也红了。
“您是对面寨子里的吗?”我转换话题。
“不,我就是你的邻居。”
“邻居?您住在哪儿?”
“说‘你’吧,不用说‘您’‘您’的。”她用沾满面粉的手指指地上,“我就住在这儿,陶神庙。”
“这是陶神庙我知道,原来陶瓷也有神庇佑……失敬失敬!”我冲她双掌合十,“那您……你,是庙里的陶神本人……呃,本神吗?”
“哈哈……”她这开怀的笑声要是在庙外,肯定响彻山野,回音不绝,“我要是陶神,你就是住持啦!住持你住在庙里,本神我住在塔里,哈哈……”
庙旁是一座坍塌得只剩半截的倾斜石塔,一人多高,两三人手拉手就能围起来。塔下基座上有一孔两尺高的拱门。想到这,我心里一激灵,难道……
“您……呃,你是……狐仙姐姐吗?”
“你要看看我的尾巴吗?”没想到她毫不隐讳,说着转身把烙好的饼放进一个陶盆里,背对着我没好气地说。
“不不不……我信,我信你!”其实我已经看见了她长裙后屁股那里隐约有一条怪怪的鼓起,也注意到她羞得脖子根都红了。我思忖着自言自语:“怪不得……”
“怪不得你总是闻到一股怪味儿?”她把面饼端过来说道,“你是‘失敬’了,这庙里一直没有老鼠蚊虫滋扰你,知道原因了吧?”
“谢谢狐仙姐姐!”我站起来礼貌地对她深鞠一躬。看来那些凭空冒出来的粗瓷、粗陶的家什都是她拿来的。
“就叫我黎嫂吧!”她又端上来一碟盐拌芹菜叶末儿、一碟凉拌瓜条和一碗玉米粥说,“黎嫂,听着像是《离骚》,好,好!‘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拿起饼说,“一起吃。”
“你先吃着。”她看见我吃她做的饭,很开心,笑吟吟地拿起茶壶又转身去沏茶,我还是忍不住看她屁股那里。管她是不是狐仙呢!至少她看起来是无害的,有个热心勤快、也许还解风情的异 往也不错。
她总算安稳坐下吃饭了。我看着她的脸,只有眼角几丝浅浅的皱纹,没有一点狐媚妖气,和《聊斋》里的描写不同。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咽下一口饼说:“聊斋里面写的鬼狐故事大部分都是真的。只是里面没写三十八岁的狐嫂,对吧?哈哈……哦对了,卷十六里有一篇《丑狐》……”
“去,别胡说,你和我没那么不堪!咳,咳。”我有点尴尬说,“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段……”
“狐间的事我来说,你说人间的事。”她打断我说,“一书生寄寓破庙,读书写文……”说到这她看我一眼,我俩会心地大笑。
“哈哈……”
她接着说:“每天早起发现,不仅昨夜凌乱的书案整理擦拭一新,而且还有一盘糕果陈列。书生虽然不敢吃,但还是十分感念绝色狐女的美意。一个半夜他偷睹芳容,结果从房梁下来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毛腿莽汉,不仅打扫房间,还在书案上的每件文具上都留下吻痕。呵呵,书生惊入沉疴,带病搬家。临走,房梁上传下来一声沉重的叹息,似乎有万分的不舍。”
“不愧为‘离骚’,一大段故事被你几句话概括了。”
“我喜欢蒲松龄和他记叙的鬼狐,个性十足,但是我讨厌纪昀这个人。”
“是,史上的纪昀从来就没有与和珅作对过,铁齿铜牙是说他的学识很高,经史子集问不倒他。现实的他根本不像电视剧里编造的那样正直。”
“电视,土陶寨里只有村长等两三家里有,我没看过。纪昀奉旨主持编修《四库全书》,收录的都是对朝廷无害的书,其它都列为禁书予以销毁,还查办收藏禁书的人。这不就是一次全国规模的焚书坑儒吗?”
“嗯,所以他在编书过程中学乖了,哦,是吓明白了。一辈子基本上只写了《阅微草堂笔记》这种神鬼狐怪,对政治无关痛痒的书。他也害怕文字狱啊!”
“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纵欲,经常白日宣淫,一天五次之多。编《四库全书》期间,有时不能回家,乾隆特别赏赐给他两个宫女伴宿,他得意地称之为‘奉旨纳妾’。他还喜欢喝大酒、吃肥肉,其实就是用食色来麻醉自己。说他才高八斗,不过是把古人的东西烂熟于心,自己没有多少创作。他的大学士还是死后追封的呢!”
“哟嚯?你读过不少书嘛!狐……呃,黎嫂。不过读古书已经没有大用了。”
“大用小用,都与我无关。帝力于我何有哉!我又不考女驸马,出将入相。倒是你,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躲到这里来避世?”
“呵呵,你说得不错,我也是寄寓破庙读书写文的书生,想在这个僻静的山野完成一系列长篇小说三部曲。”
“哦?我的相貌让你失望了吧?你也和纪晓岚写的那书生一样,不吃我的糕点,怕有毒?”
“我……我是借宿你地盘的房客。遇到如此善良勤快、风度优雅的老板娘,我感谢犹恐不及,还敢挑剔?我无欲无为、无财无怨,不怕谁害我,只是那糕点是穷乡僻壤里的稀罕物,肯定价值不菲,我是无功不受禄而已。”
“哼哼,巧舌如簧。我没有赶你走,是看你也没什么本事害人。不过你够矫情,真难伺候!”
“我矫情?嘿嘿,你那些点心恐怕不是花钱买的吧?”我拿起野果子咬了一口,酸甜苦涩,核大肉少。
“嗯,点心是从几百里外移来的,不行吗?吃百家饭,这在我们狐族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幸亏我没有给你摘老乡果园里的瓜果。”她的表情显出不快,站起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你不喜欢法术的事情,我就不为你用。你只当我是一个邻家大嫂就好。既然是来写书的,我就不叨扰了。”
“我不在意什么鬼狐神妖之类,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个活生生的人。你的学识令我刮目,至少学姐是当得起的。”
“那就好。”她嫣然一笑,开门出去了,外面没有脚步声。
自那以后,黎嫂经常上午过来和我聊一阵,做中午饭,吃完洗碗然后离开。我俩还在北墙盖了茅厕,在南坡上开了一块菜地,一同侍弄。衣服我是不会让她洗的,所以每隔几天她就拿着自己的衣服过来,叫上我拿着衣服随她一起到山下小水潭边洗。今天也是。
“我们为什么不在山腰的小溪边洗?”我问。
“小溪是大水潭的上游,大水潭是用来挑水喝的,小水潭在大水潭下游,用来洗涮。”
“哦,这乡规很卫生啊!”
太阳高挂在东山顶上,如镜的潭水映着青山白云,树影花色。我放下衣服,展开双臂陶醉地深吸一口清新空气,顿时脑醒目明,又兴奋地捡起一块碎陶片,贴着水面甩出去。意外的是,陶片不像往常那样在水面上跳跃前进,而是像在冰面上一样,一直滑到几十米外的对岸,我得意地回头向黎嫂炫耀,却看见她两眼盯着那陶片,嘴唇一翕一张,默念着什么,那陶片可能是被她施了法术。我的喜悦一扫而空,埋怨她说:“还说你不是陶神!”
“对不起!”她嘴上这么说,脸上没有一点歉意的神情。她把长裙下摆仔细地拢在脚脖子上,慢慢蹲下,开始洗衣服,把皂角水泡过的衣服放在石板上捶。发觉我偷看她,她脸微微一红,找话题说:“你会游泳吗?弟。”
“我游给你看!”我说着,抬脚就要下水。
“不——!”她惊慌地大叫起来,环山传来回声。她紧张地伸一条胳膊拦我,转头回望寨子方向。
“汪汪!”一条壮得像牛犊一样的大狗站在一块巨石上吼了两声,引起了更大的回声。我认得那是土陶寨村长家的狗,名叫大虎。
“你不识这潭里的水性,它淹死过人的。”她说,“几年前的夏天,两个半大小子来这里游泳,到了潭中心遇到冰冷的泉水,两人马上两腿抽筋往下沉,其中一个人是村会计的儿子,被那条大狗拖上岸,另一个人是那孩子的同学,从山外来,游泳得过奖的,沉下去尸体都没漂上来。”
“哦,我发现……小潭没有下游,潭底恐怕是有暗洞,把他吸走了。”我说着感觉后怕,脖子后面直冒凉气。大虎又叫了一声,转身走了。我突然醒悟,它是被黎嫂暗中召唤来的。
“弟,说说你自己吧,你有家吗?怎么会来这儿写作?”
“你是侦探?还是查户口?呵呵。”
“说说呗,好弟弟!刚才我还救了你,嘻嘻。”
“我可是编故事的。”
“我读的故事多啦,不怕你编。”她说着,手里也没闲着。
“说来话长。文革时,我妈妈随知识青年在土陶寨插队落户。有一次,他们有两个男知青偷了一户村民家的鸡, 部查到了鸡骨头。偷鸡的受到了处分,我妈妈把大家凑的钱拿去赔给那家人,因为知青都吃了鸡。”
“嘿嘿……”黎嫂偷笑。
“我知道你笑什么,偷鸡吃天经地义,对吧?”
“哈哈……”我俩大笑,惊飞了潭水面上的几只水鸟。
“我真想修炼成一只狐狸。”我认真地说。
“别扯!说故事。”她白了我一眼。
“丢鸡的那家小伙子推让不过,收下了钱。我妈妈回去时,那人又追出来,硬塞给她一小袋花生。妈妈后来又去归还袋子,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
“啪!啪!”黎嫂突然用衣捶使劲拍打水面,兴奋地喊着:“欧!欧!欧!欧!好上喽,好上喽——”惊得不远处水里的鱼儿跳出水面。
我抹一把溅到脸上的水,吼她:“嗨嗨嗨!你还小吗?都老太婆了还那么疯?”
“嘿嘿,弟你继续,继续,咯咯……”她接着埋头洗衣服。
“知青返城时,妈妈公开了和那小伙子的恋爱关系,表示要留下来,遭到了全寨子和后山土瓷寨所有人的反对。因为……”我停住了,她在我身边突然发出啜泣声。
“因为那小伙子和土瓷寨的一个姑娘,在几岁的时候订了娃娃亲。”她接着我的话往下说,眼泪簌簌流下来,“这件事我知道。小伙子承受着天大的压力,要知道,这要是在旧时代,他和你妈妈是要被处死的。那小伙子就是现在的老村长,刚才那狗的主人。”
“嗯,你当然知道,你是本地人嘛。我姥爷和姥姥亲自跑来把妈妈拉回家去,他们只有这一个孩子了。我大舅死在文革的批斗中。”
“唉——”黎嫂长叹一声。
“我高中毕业时,爸爸妈妈带我来过这里,后来我家和村长家就有了相互走动。当然,我来这里写作是因为贪恋这里的山色水声,空气美景。”
“还有风土人物。”
我会心地看了她一眼,笑着使劲点头说:“对,对。”
我突然发现她连我的衣服也洗了,她手底下最后一件是我的内裤,连忙一把抢过来洗。洗完,我们在坡上的树林边扯绳子晒衣服。 共 1188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色彩的小说。故事的开篇开门见山,“石屋里又被人打扫过了……”引出下文,激发出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主人公为写书而身居石屋,邂逅黎嫂。文趣心灵相通,他们一起去小水潭洗衣,一同游瓷神庙、探古窑。发现古代存钱用的陶罐、挂着黄色尖底褐色漩涡花纹彩釉瓶。作者笔锋一转,贪婪的采金人小水潭边炸死护水潭的狗——大虎,震开地下暗河,引发地震、地下水导致陶瓦湖水位暴涨,淹没古窑场地和金矿区。在这场劫难中,主人公与黎嫂不幸永别,手中仅剩一只细脖口小尖底的古水瓶。回眸相处之情,不禁思绪万千,潸然泪下。故事的结尾,主人公迷茫轻轻呼唤“黎嫂”之中,听得哇嗷一声悲怆的兽鸣,万籁复又归于寂静,点明主题。故事的情节设计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描写自然逼真,带有神话传说色彩,阅读时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推荐欣赏!【编辑:刘恋】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 0000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108第548号】
1 楼 文友: 2015-11-28 20: 4:4 一口气拜读了文友的大作,余兴未尽,复又阅读几遍,仿佛在看神话片电视剧或电影的剧本似的过瘾。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 2015-11-29 01: 7: 谢谢编辑厚爱及评述!
上传有点匆忙,是否能把本篇分类改为传奇小说?
2 楼 文友: 2015-11-28 22:15:5 佩服作者的神思,对话很精彩,我只能说确是一篇很棒的神话小说。想象力很丰富。欣赏学习!期待下篇!
回复2 楼 文友: 2015-11-29 01: 9:45 的确下了一番功夫写就。谢谢霞儿赏读!
楼 文友: 2015-11-29 09:48: 别说作者写这篇大作的构思、劳作之苦,就是作为读者的我也是费了还长时间才看完,有的段子还要反复地看几遍。很吸引人。神话看去也很真实,情节生动感人。作者以第一人称与黎嫂对话,接地气,生活气息浓。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特别是描写炸鱼震开了暗河引起的地震场景,真是惊心动魄,心有余悸。读者有如身临其境。编按很精彩,起到了很好的导读作用。建议推荐精品。
回复 楼 文友: 2015-11-29 11:02:42 上学时因为《促织》而读《聊斋》,24全本都读过。虽然没有迷到向往的程度,但近来见文友有写鬼狐故事的,自己就想也写一篇,尤其是听了《白狐》这首歌后。
要写就写不一样的狐,这个不一样应该有时代感。要有传奇色彩,因此狐嫂在故事中必须是 真实 出现过的;但传说毕竟不是真实存在,狐嫂最终还要消失得不留痕迹,这毕竟是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时代。
写作过程中,过去掌握的历史知识和个人阅历喷涌而出,加上自己的想象力用了三四天断续写完初稿,又修改润色了两三个月,希望能对得起读者花时间读这篇超过万字的传奇故事。
谢谢您!
4 楼 文友: 2015-11- 0 21: 6:51 好作品!现代聊斋,作者好有想象力,我一直想看作者如何收尾,很不错的收尾。 岁月如歌 一路芬芳
回复4 楼 文友: 2015-12-01 10:24:25 收尾是在写之前构思时就该包括的,我的习惯是有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再动笔。
谢谢朋友品读。
5 楼 文友: 2015-12-01 15:15: 0 豪哥。以后多给我评论。你好厉害。
回复5 楼 文友: 2015-12-01 15:4 :17 呵呵,我们还是相互讨论吧。
我很少写沉重的色调,但比较喜欢你的。
6 楼 文友: 2015-12-07 1 :05: 7 非常好看的小说,赞一个!
一看题目,传奇色彩浓,以为是聊斋那套,又有一万多字,想,浏览一下,不料这样好看,忍不住一气读完。
故事设计新奇,不囿限于情爱纠葛,呈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描摹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让人耳目一新。
语言相当好,对话简洁生动,突显人物性格。
这篇,豪哥着实是下了功夫的。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 2015-12-08 09:1 : 5 这篇的确经过多次润色,从七千多字不得不增到过万,自己比较满意。
论坛里看见有文友质疑江山以字数论优劣,我越写越觉得,若不是大师级,一般作者没有足够文字表达,很难达到精品。
谢谢你!
7 楼 文友: 2015-12-10 11:4 :24 拜读佳作!作品用《聊斋》的手法写了一个神话故事,内容大量信息:纪晓岚作为才俊编撰四库趋炎附势,知青下放真情鸳鸯被棒打,贪婪人性破坏环境乱采金矿,清政府腐败无能国运衰落......是一篇借物喻志的好文。
回复7 楼 文友: 2015-12-11 12:49:59 借物喻志,借物喻今,谢谢你懂的。不少朋友说我小说的套路是都市童话。
谢谢你!
8 楼 文友: 2016-01-11 14:51:42 小说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更轻松自如地表达作者想告诉人们的东西。浪漫的笔调,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都是为现实服务的。用狐来帮助人,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有深刻的思想和现实意义,是文章最大的特点。
回复8 楼 文友: 2016-01-11 15:2 :20 我的很多小说确实寄予了我的思想,从故事当中表达出来。
谢谢北极文友懂得!
9 楼 文友: 2016-01-11 16:09:51 确实是不一样的狐。1拜读豪哥佳作!恭喜摘得绝品!
回复9 楼 文友: 2016-01-11 17:27:05 谢谢樱水寒!
10 楼 文友: 2016-01-12 04: 8: 1 这是一篇穿越与玄幻结合的小说,意图借助人与狐的生活和交流为背景,去叙述一个自身想往的美好理想和境界。文章立意较为新颖,架构清晰,用笔简约,文字干净,充分表达了部分当代人对纯净简单、朴素生活的想往、追求以及对私欲、物欲过渡攫取的抨击和批判,读罢,发人深思,推荐阅读。
回复10 楼 文友: 2016-01-12 09:08:02 谢谢绝评组各位成员的的厚爱!也感谢社团倾心推荐!
绝评按语言简意赅,堪称范本,定是出自编辑高手。鸡骨草胶囊厂家清远治疗妇科医院孩子上火怎么办
上一篇:阿蒙 第八十三章 生囚,死禁!
上一篇:12月中旬将在香港举行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