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缘写自己的书让别人来读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04
摘要:人生一辈子,写自己的书,让别人读;读别人对照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真、善、美,吸取教益,完善自我;用老花镜看别人的假、恶、丑,模糊掉、虚化掉。写自己要认真慎行,负责到底。因为在人生的写作软件里,是没有“修改”和“删除”的程序;读别人,不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我曾看过一幅对联,上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也是“好读书不好读书”。那时我年纪尚小,一看上下联的文字完全是重复的,竟然笑出声来了:这也叫对联?于是就去问老师。老师一看,也哑然失笑。我就问老师:“老师也觉得好笑吧?”“我的笑可能同你的笑不一样”,老师说。我赶忙问:“笑也有不一样的?”我感到好奇。老师说:“是啊,我的笑可能是赞许,你的笑可能是取笑。”我想打破沙锅问到底,老师却买了个关子说:“你自己好好去品品吧”。
我看到对联那时,周围能闹清这个问题的人也不多。一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的图书室读到一本《楹联趣谈妙对》,才从中找到答案。原来,古人是利用了汉字一字多音的特点,上联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下联是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再看下面的注解,才弄明白,前面是对读书态度而言,人在年轻时,精力旺盛,是读书的好时期,却不重视读书,而到弄懂了读书的意义时,想好好读书了,而精力衰竭了,也不能好好读书。
我这里所说的“读书”,无非都是读别人的书,看别人的事。俄国人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大难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你读的是别人的书,接受的是别人的思想,难免会被排斥。所以,无论你什么时候去读,有可能都不太“好读”。如果你换个角度,假如读的是自己的书,试试看,那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中国有句俗语说:文章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好。这可能国人大多有“夜郎”的血统,所以喜欢“夜郎自大”。所以,关门读自己,阅读越欢喜。这应该不算民族的劣根性,或者叫做灵长类的共性。要不然,雄踞当今文坛首富的“大腕”郭小四,在评价韩寒时也说“他笔下没有可以让人记住名字的人物”。这不叫偏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写到这里,我想起郭敬明的另一段话来,可能就是这一观点最好的注脚。郭敬明曾说:“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千双眼睛看到一万种黄昏,一万双耳朵听到一千万种弦乐。何必用自己的意念,去强行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呢。我们举起了右手,而镜子中的那个自己,却是举起的左手。所以有时候,所谓的是非,真相,黑白,左右,都是些很脆弱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我这里要讲的不是读别人的书,而是讲怎样写好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读。至于别人怎样去读,怎样去评判,后人自有定论。如武则天,她的一生,应该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而她留给后人的却是一块旷世的杰作——无字碑!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意思是说,善于创立伟业的有志之士,其意志坚韧不拔;善于培养高尚道德的人,别人无法动摇他的信念,谁也不能让他脱离德道的规范。如果他以这样的道德意志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他一定会在子子孙孙的心里树立起一块万古不磨的丰碑,子子孙孙都会世世代代不断地祭祀他。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两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此,我们说,你可以不是文学方面的专家,但你不可能回避自己的社会属性。我曾经有一个比方:世界犹如一个偌大的书市,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本书。你可以不是专业作家,你可以不把生活变成铅字,但你一生的全部经历,不就是用毕生行动书写的一部长篇作品吗?这部作品,可能在你的有生之年,你读不到它的样本,但你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你生活的时空隧道里,时光的长镜头已经毫不掩饰地把你的全程真真切切地摄入了史册。此时,你也许还在浑浑噩噩之中昏睡,在你的背后,不知就有多少双眼睛在读你,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品评着你。这不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不想让别人读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我主张,我们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对自己负责,就要写好自己的书,无论是精彩的还是平淡的;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卓越的还是平庸的;无论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无论光彩的还是丑陋的,你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就要不断地用生活的镜头,拍下一个个DV的画面,然后经常回放出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看看我们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是对得起我们的列祖列宗,是不是经得起别人的品读。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如果你所做的事三年两载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你留给后代儿孙的是骂名;或者你在生的时候,别人都指望你早走早清净;或者别人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或者咬牙切齿地诅咒你:到处都在死人,怎么死的不是你!到头来,当你从那个高高的烟囱里散去的时候,可能就是你彻底终结的时候。这就不叫“子孙以祭祀不辍”。
那么,怎样才能让“子孙以祭祀不辍”呢?
一、从“崇高”一词说起
中国汉字,字形通理,字音藏义。我发现我们很多人是认字不识字。比如这个“崇高”的“崇”。我曾经从中学到大学,都设计过这样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大学,几乎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谆谆教导——要树立崇高理想。那么,1.我们有谁去查过字典,看看这个“崇”字做何解释?2.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这个“崇”字造成这个样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把很多人问得哑口无言。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做出回答!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从小到大,只善于唱高调,喊口号,把树立崇高理想当做口号,挂在嘴上多,落实在行动上少。从内心深处根本没有很好去理解这个“崇高”到底有多高。你既然都不理解它,你又怎么去付诸实施呢?
“崇高”一词内涵这么丰富,我们当代的青年学生竟然一无所知,这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遗憾,更多的是对我们教育的本质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理性思考:其一,建国以来,六十多年了,我们对青年一代所进行的人生理想的教育,基本是在一种“模糊思维”的误区徘徊。比如说青年人对“崇高”目标的误解,就是极好的例证。同时,也是国人逻辑思维缺陷的极好证明。
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众说纷纭,因此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争论的话题。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人把国人思维模式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做过比较。他们在法国的大学生中发现,一个中国大学生和一个法国大学生去做同样一件简单的事,比如煮鸡蛋。如果是法国大学生,在动手之前,他会先去找一个操作手册。先看看煮鸡蛋如何操作,再看选什么样的鸡蛋,还看是什么时间放鸡蛋下锅,是冷水还是热水,是温水还是开水放蛋最科学。最后还要讲吃法,怎么吃,吃多少最合适。而中国学生则不然,法国人的这些讲究他们不屑一顾,认为是繁琐,是多此一举。他们的说法是,煮鸡蛋,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煮过来的,没见谁人吃了肚子疼,更没见谁人不按规矩煮不熟。鸡毛蒜皮,何须较真?这个对比,就本身而言,并无太大意义,而真正的意义在于比较背后的思维模式。
按照逻辑学的观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推理和判断不正确,就很难保证行为方向正确性,行为方向不正确,就很难保证行为结果的正确性。
作为教师,我不能去改变别人的思维模式,只能把“崇高”这个概念给学生讲清楚,让他们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也许对他们说终身都是有意义的。于是我说,“崇”和“高”是一个联合式的复合词,“崇”即是“高”,“高”即是“崇”。“崇高”二字叠加,即是指高之极处。再说这个“崇”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为什么要把它设计成这样的一个上下结构?国外有专家评价说,中国汉字的造字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高科技。你看这个“崇”字,下面是一个“宗”字,“宗”,在汉语词典的义项中,第一个就是“祖宗”,就是列祖列宗之意。“宗”字上头一座“山”,即谓“崇高”。这样一分析,其意就不言而喻了。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就对“龙的传人”寄予深深的厚望——希望每一个后生晚辈都要成为列祖列宗之上的一座高峰。
如果你每天只知道为糊口而干,每年都在为“过年”而盼,一生的日子堆积起来犹如沙子一样散乱。一粒沙子进入时空隧道,谁都会视而不见,渺小到几乎可以被忽略,嗣孙祭祀时,哪还有你的牌位?
所以,平庸的人只知道把事情做完,平凡的人只知道把事情做对,优秀的人才知道把事情做好,而卓越的人却知道摆脱平庸,跨越平凡,超越优秀,抢占先机,创造他人眼里的神话。这种境界,古人称之为“崇”。所以说,“崇”者,列祖列宗之上高峰也!然者,子孙仰慕还来不及,岂敢祭祀有辍?
二、今生无悔,此身无憾
前面我们探讨了“崇高”的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理想的话题。我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到目前为止,世上还没有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人人都在讲理想,谁都以为自己有理想,然而,何为“理想”?这问题,在很多人心里,仍然是一本糊涂账。我们先来看看其字,再来析其义。简言之,理字,“王者”也;想字,“木目者”也。把理想装心里,并善“理”者王;把理想放眼里,木头眼镜,视而不见为“想”。看不见前途,看不见行动,所以古人称之为想。所以“想”者永远都带着一幅“木头眼睛”。只有善想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人才可称为有理想,才有资格谈理想。光想不见行动的人谓行尸走肉,根本无理想可言。如何才能体现“崇高”理想?在去年秋季我院的大学生开学典礼上,我作为教师代表,我做了题为《今生无悔,此身无憾》的发言。在发言中,我向学生推荐过这样一个美国人的偶像人物。他的名字叫阿诺德·施瓦辛格。
施瓦辛格出生于奥地利格拉茨特尔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他从小就不甘心一辈子蜗居在这个小山村,在他14岁时,就立下了人生崇高理想的四个目标:
1、到美国定居;
2、娶到肯尼迪家族的后代为妻;
、成为好莱坞电影明星;
4、成为政治领袖。
1)施瓦辛格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定居?因为环境造就人。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敢于投身到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去。激烈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更能激起人的进取之心,更能培养竞争意识进而成为时代英雄。
曾有媒体报道,四川汉源县有一个偏远的山村,全村几十户人家住在一个出入要过一百多级阶梯的山上。由于太闭塞,那里至今还很原始,村里的人男女孩子七八岁还光着屁股露着腚,很多人除了认识钞票以外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长年住在山里,一走出大山,摸不着东南西北,认不清骡马,辨不清车船。这都是环境造成。
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唯一的限制。所以,中国才有“时势造英雄”之说。
2)为什么施瓦辛格要娶肯尼迪家族的后代为妻?因为无论那个时代,无论那个国度,无论是谁,婚姻都是一个人成功最好的保证。支撑人生的支柱除了情感之外,家族的地位、实力、背景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
有人说,世界上最强的风,不是台风,不是飓风,也不是龙卷风,而是“枕边风”。
为此,有人做过大量的调查,结果证明:在当今,平均每两个成功的顶级人物中,就有一个是因为找对了枕边人,得益于枕边人而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心理学家为此做过专项研究,认为,人都有一种天性:即很相信他人的看法,特别在乎他人的评价,尤其相信枕边配偶吹的”枕边风”。这是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前小半生是父母,后大半生就是枕边的这个配偶。
)施瓦辛格为什么要成为电影明星?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定理叫“光环效应”,所以他知道,要成功,就要先成名。成了好莱坞明星,名人出镜率高啊!人的头上一有光环,就身价百倍。有了身份,才能跻身上流社会,才能有机会“高攀”肯尼迪家族。否则,人家皇亲国戚的姑娘,除非是得了“白内障”——瞎了眼。不然,怎么会看上你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二代”?
4)施瓦辛格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政治领袖?因为在美利坚,政治领袖,尤其是总统的竞选,是最高级别,最具挑战,最有竞争性的一次大角逐。美国人虽然不奉行“官本位”,但政治领袖却是一个人到达人生颠峰的一个标志。它仍然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能力、权利、魅力、乃至影响力的一个象征。
施瓦辛格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于1968年来到美国,当时他19岁。在他踏上美利坚的他时,身上仅有20美元。几经拼搏,198 年加入美国国籍。1986年,施瓦辛格与电视玛丽娅·施瑞弗尔结婚。施瑞弗尔的伯父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她的父亲萨金特·施瑞弗尔是特奥会主席,她的父母是美国惟一一对分获总统自由奖章的夫妇。200 年10月7日当选美国加州州长。
共 11621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一本好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曾说,每一本书都是一级小阶梯,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的确,生活中的人们都是一本书,在品读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品读自己。作者以读书为贯穿文章的主题,例举多个事例来说明,人生就是一本书,要写好自己的书,让别人读,读别人对照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真、善、美,吸取教益,完善自我;用老花镜看别人的假、恶、丑,模糊掉、虚化掉。写好自己的书,让世人去赏析,树好自己的碑,让子孙祭祀不辍!通过读书写自己的书,明确了人活着的目的,明确了人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阻碍和困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这本书,抒写得更加精彩,做一本让别人品读的好书。文采飞扬寓意深远的励志佳作,推荐共赏!【:秋天的风】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 :50:05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我们每天在读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被别人来品读,如何写好自己的书,让别人能品读到一本好书,文章例举了很多事例,感人至深。好文章,问候晚霞!辛苦。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楼文友: 20:15:12 感谢风姐美按,雅评。问好,祝吉祥!
2楼文友: 15:01: 1 在人生的写作软件里,是没有 修改 和 删除 的程序;读别人,不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妙!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语言、感人事例。无论读什么书,不经意地读就擦肩而过,认真地读就有温馨或涕泪。品赏作者的好文章!赞! 喜爱诗歌,古韵诗词,
回复2楼文友: 20:16:20 欢迎风雨飘飘老师到访,过奖了,谢谢留墨。问好,祝愉快!
楼文友: 16:45:24 拜读晓文老师大作,问好!
回复 楼文友: 20:17:21 欢迎菊花茶美女到访,谢谢雅评。问好,祝愉快!
4楼文友: 19:19:40 对人生这部大书,晓文社长赋以洋洋前言,且箴言警句俯拾皆是,通俗易懂,读之让人受益良多!敬佩之,感谢之!
回复4楼文友: 20:18:26 欢迎徐风社长到访,过奖,谢谢留玉。问好,祝愉快!
5楼文友: 22:57: 0 人生是一本书:远大的理想,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写好人生每个章节 拜读老师此文是,深受启迪。
回复5楼文友: 20:19: 8 欢迎王老师到访,过奖,感谢留玉。问好祝愉快!
6楼文友: 08: 7:09 平庸的人只知道把事情做完,平凡的人只知道把事情做对,优秀的人才知道把事情做好,而卓越的人却知道摆脱平庸,跨越平凡,超越优秀,抢占先机,创造他人眼里的神话。欣赏佳作。问候晚霞!
回复6楼文友: 20:22: 1 欢迎潮仙姐姐到访,谢谢留墨,一路支持!问好,祝愉快!
7楼文友: 10:2 : 9 人生就是一本书,如何写好这本书,全靠自己。感触深刻的一篇美文!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7楼文友: 20:2 :51 欢迎社长到访,谢谢留言。问好祝愉快!
8楼文友: 17:21:26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8楼文友: 20:24: 谢谢!问候吉祥!
9楼文友: 19:08: 8 品赏作者的好文章!赞!
回复9楼文友: 20:26:00 欢迎至水一凡文友到访,谢谢留言。问好,祝愉快!
10楼文友: 21:08:2 刚忙完,便来恭喜妹妹,喜欢这枚红豆。问候晚霞妹妹,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0楼文友: 21:48:49 谢谢风姐关注,你也要早点休息的哦。问好,晚安!
孕妇吃什么最补钙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青岛双鲸药业维生素D3
宝宝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怎么办晚上夜尿多的原因
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