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天地事憔悴的乡村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21

摘要:外表靓丽的新农村,屋舍整齐,村容整洁,可是不闻鸡犬之声,鲜有村童笑语,寂静冷清。 太阳当空,鸟鸣蝉噪,热浪袭人,树上的叶子蔫不塌塌的耷拉着,没有一丝风,狗们吐出长长的舌头,不住地吸哈着。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个须发灰白的老爷爷老奶奶或坐在石头上,或坐在脱下的鞋子上,昏昏欲睡,鸡啄米一般点着脑袋。

随着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整齐划一,红色的砖墙,红色的琉璃瓦,宽阔的玻璃窗;每一个村庄都新鲜明净,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还有同样的是,每一个村庄里,几乎不闻鸡鸣犬吠之声,虽然村庄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大大小小的狗,只是这些狗已经没有一丝的凶悍,每一只都奴颜十足,眼巴巴地瞅着你,看是否你能够成为它新的主人。

乡村新鲜美丽,乡村寂寥空旷。

每天傍晚是乡村最为热闹的时候。差不多每一个村子都有乡村舞台,宽阔敞亮,除了表演的台子,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吃过晚饭的人们陆续来到小广场,老爷爷们不习惯坐那铁椅子,顺着墙蹲着,谁的旱烟务弄的好,老伙计们都知道,或是掏出烟锅装,或是掏出二指来宽的纸条,捏一撮烟末卷一支喇叭筒叼上。霎时间,一缕一缕浓烈的烟草味就升腾起来,在老人们的头顶又挽缠在一起,凝聚成一个浓厚的烟团,久久不散。那些五十多岁以上的老奶奶们,有点笨拙也有点胆怯更多的是好奇的在健身器材上试当着,熟练了的眉开眼笑,初学者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脚,暗暗倒吸几口气复又爬了上去。五六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经过认真地打扮之后,拉着音箱,袅袅婷婷地来了,很快,高分贝的音响就压过了所有的声音,伴着节奏,大嫂们的广场舞开始了。三五个淘气的娃娃,一会跟在大嫂们的后面扭着,一会又跑到奶奶那里闹着要玩。夜色渐浓,星稀月明,人们又陆续散去,村庄里亮起了稀疏的灯光,显得落寞而寂寥。

在乡村,已经很少看到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姑娘和小媳妇更是寥若晨星。

关山林缘地带的高店村,曾经是一个近两千口人的村庄,虽然地处关山林海,由于省道纵贯全村,交通便利,人丁兴旺。包产到户刚开始,高店村借助得天独厚的的地理优势,家家种药材,户户做生意,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茅草屋、土坯房陆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宽敞的红砖瓦房,玻璃窗明光闪亮,人人趾高气扬,成了全县闻名的“大黄老爷村”,万元户如雨后春笋。别的林缘村小伙子为娶媳妇难愁肠百结,山外的女子却挤破头往高店村嫁,惹得其他山村的人眼红干着急。就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风光好的山村,短短十来年之后,已经成了一个空壳。随着药材市场的疲软,价格急剧下滑,药农种药的积极性被挫伤,先是部分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每年过年回来,钱虽然没有挣多少,但是外面的精彩和诱惑被带进了山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走进了都市的建筑工地和工厂,当然还有端盘子当门卫下苦力的。先是女孩子,接着是小伙子,不几年,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年轻的身影了。

外面的诱惑不断地侵袭着山村,撩拨着人们浮躁的心,中年人也开始纷纷逃离山村。中年女人进城当了保姆,她们淳朴勤劳,讷言敏行的本性深受雇主青睐,为了留住这么贤淑的保姆,雇主不仅给予优厚的待遇,还变着法子笼络人心。一时间,到银川当保姆成了中年妇女的向往,胆子大的领上胆子小的,伶牙俐齿的带上讷言寡语的,纷纷走出乡村,置身城市的霓虹之中。村子犹如一个风干的山梨,开始空瘪,只有到了每年腊月的尾巴梢,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和做保姆的才匆匆忙忙地赶回来,和家人团圆十天半个月之后,又陆续离家,村庄对于他们已经开始陌生。再后来,年轻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也想着要自家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让娃娃进了城里的学校念书,可是碎小的娃娃上学需要人陪伴、伺候,这份重任就落到了孩子爷爷奶奶的肩上,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适应不适应,孙子总得有人管。就这样,一个近两千口人的村庄,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被逐渐掏空了,剩下六七十个老弱病残孑孓在空落落的村子,好似游魂。

去年秋天,我到高店村看望一个朋友的父亲,刚到村口,就撞上了一场争吵。一个歪戴帽子,斜披一件旧棉袄,嘴角叼着一支香烟,年纪约莫五十出头,脸呈猪肝色的男人,一手叉在腰里,一手对着四个年轻干部模样的人指指点点,唾液飞溅。听了半天,总算听出了点眉眼:这个人是村子里的特困户,三年前乡上按照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帮扶,实施“送牛还犊”计划。三年期限满了,乡上的干部来要牛犊,可是母牛都被那男人卖钱花了,哪里还有牛犊呢!其中的一个年轻姑娘指责他是稀泥糊不上墙时,惹恼了他,一说一跳,振振有词:“我卖的国家的又没卖你家的!再说了,母牛虽然被我卖了,不是还有一只母鸡么,数字都是个一,哪里对不上数呢?”那几个年轻干部竟然脸红耳赤,不知所措,倒像是自己干了不光彩的事。

到朋友家坐定,又一次说起刚才的争吵。朋友的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外是个啥人嘛,滚刀肉么!打年轻的时候就好吃懒做,后来一气子养了四个娃娃,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大女子出去打工在外头跟了人,再的三个娃娃都不好好念书,,也不学个正经手艺,和他大一样东游西逛,地里的活全靠女人一个务弄呢。国家给扶持了一头母牛,养了不到半年就卖着花了,狗吃羊肠子连吃带撂,剩下的钱买了两只羊,养了不多几天又卖了,听说乡上要检查,就买了一只鸡凑数。一家子年轻轻的,都吃的低保,不给了就到乡上耍死狗。”我问老人家,既然村子里没有多少人了,为啥家家户户还是红砖白墙,一派新气象呢,老人说弄的土坯房改造,公路沿线的房屋都要弄成这么个样子,国家给一家子补助一万多块钱呢。看着外表靓丽内在空虚甚至有点颓废的村子,我突然想到了驴粪,多么相似,外光里糙。

一个在南方打工多年的学生回来看望我,虽然皮肤白净,谈吐文雅,但是未老先衰的憔悴难以遮掩异地生存的艰难。他告诉我自己在制鞋厂上班之外,还兼职一份保安工作,媳妇也在制鞋厂上班,厂子里空气污浊,租住的小屋子距离工厂还有十多里路,坐公交车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严重的睡眠不足。我知道他的一双儿女都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老家的房子修得洋气宽敞,就问他为啥不回家图谋发展呢。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出来老师您别见怪,在外面十几年,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现在回来都不习惯了,别的不说,就是冬天的冷都受不了了。好多人都说宁当城里的狗,不做乡下的有,我怕也是这样子了。”他有点羞赧,搔着他稀疏可数的几根头发。“你们年龄越来越大,在城里立足的可能性又不大,最终怎么办呢?”他又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知道,推一年算一年吧。”我知道,宁肯让农村的房屋荒芜颓废,也要寄居在城市逼仄一角的农村青年,早已经超过了数以万计。

秋日的清晨,我照例早起外出溜达。当我迎着初升的朝阳往回走的途中,遇到了一辆拉着棺木的农用三轮车,后面跟着稀稀拉拉几个穿着孝衫的孝男孝女。一个认识的家长告诉我,村子里的一个老汉去世了,老人家八十一岁,儿孙满堂,又无疾而终,在农村应该是“白喜”了,可是村子里实在找不到能够抬棺木的精壮人手,只好用三轮车送到墓地安葬。我知道,在农村,像如此高寿的老人,殁了送埋的时候,应该是孝子贤孙走在前面,精壮劳力抬着棺木随后,送行队伍逶迤一二里路。现在呢,一个一千多口人的村庄,竟然连七八个抬棺木的小伙子都凑不全了!

火烧云把西天涂染成了一块绚烂的画布。我穿过村庄的小巷,看到那些高大宽敞的红砖琉璃瓦舍,墙头的毛咪咪草在秋风里摇曳,紧锁的大门锈迹斑斑,不少人家的门口蒿草茂盛,显然很久没有人涉足了。巷道里空荡荡的,不闻鸡犬之声,听不到孩童的嬉闹,寂静得有点瘆人。爬上村后的小山包,鸟瞰整个村庄,一排排新建的房舍整齐有序,琉璃瓦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绿树葱茏,溪水环绕,文化广场里健身设施明光铮亮,整个儿村子新鲜美丽,宛若桃源。此时,应该炊烟四起,慈母唤儿归,饭菜飘香,倦鸟归林,牛羊归圈的时候了,可是村道上不见成群的牛羊,偶尔出现一两个扛着锄头或者背着草捆的佝偻的身影。寥寥可数的几缕炊烟,一瞬间就被秋风化为乌有,看不见一丝踪影了。

夜色很快成了世界的主宰,村庄融入了夜色,零星的几点灯光,显得疲惫而憔悴。

共 2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开篇用一段场景描写,写出了关山林缘地带的高店村新农村建设的景象,“每一个村庄都整齐划一,红色的砖墙,红色的琉璃瓦,宽阔的玻璃窗;每一个村庄都新鲜明净”。但是乡村新鲜美丽的背后,却是寂寥空旷,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儿童,正如作者指出“在乡村,已经很少看到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姑娘和小媳妇更是寥若晨星”。接下来,作者回顾了高店村曾经辉煌的历史,乡亲们借助得天独厚的的地理优势,家家种药材,户户做生意,大家都富裕得冒油似的,拆了茅草屋盖红砖瓦房,。其它地方的姑娘争先恐后往这里嫁。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种植药材价格受挫,加之外面的诱惑不断地侵袭着山村,撩拨着人们浮躁的心,中年人也开始纷纷逃离高店村外出谋生路去了。自此,高店村呈现一片萧条衰败的景象,令人伤感唏嘘。此文揭露了当前全国很多农村普遍的现状,具有一定的警示与批判意义。对于农民,应该怎么样寻找自己生活的出路,至于我们的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扶持,非常值得思考。一篇好文,力荐共赏!【:叶华君】【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4:18:27 高店村人的一夜暴富是治标不治本,大家出去打工也不是长远之计,所以寻得真正的一条长久的致富门路才是重要的,这样大家都可以安安稳稳守着自己的家乡,一家团聚才是山村兴旺的景象,才是幸福的根本。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2楼文友: 14:19:12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编按若有不妥请指正与谅解,感谢老师参加晓荷社团征文,感谢老师带来的佳作,我代表社团谢谢老师。期待老师在新一轮征文里取得好的成绩,祝老师创作愉快。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回复2楼文友: 09: 5:21 感谢华君老师的编安,很精准的!

楼文友: 17:0 :54 学习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 楼文友: 09: 6:17 谢谢你猜老师关注,遥祝安好!

4楼文友: 06:26: 8 欣赏刘老师新作,问好刘老师!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4楼文友: 09: 7:00 年纪大了,身子懒了,对社团贡献太少,还望社长见谅啊!

5楼文友: 09: 6:29 城镇化的加剧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可也带离了熟悉的故土,或许再过二十年,等到愿意坚守乡村的那部分人老去,是否,替晚辈讲起村庄的时候,只能在博物馆了!!

6楼文友: 09:40:48 恭喜精品!太好了刘老师!给赞!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7楼文友: 09:4 :50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8楼文友: 11:01:01 刘老师真棒,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老师继续努力,在征文大赛里取得好成绩。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不断,祝老师春安吉祥!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9楼文友: 17:25:09 走出去的乡民,陌生了自己的乡村。城市的节奏,已经适应;等待呵护的土坷垃,难以唤回习惯了都市的自家人。好文!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常见的佝偻病症状

引起类风湿原因

最好的钙片是什么牌子

热淋清颗粒吃多久有效
鲁南欣康什么时间吃好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