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场记忆位置位置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1-01-30

打谷场记忆,关于打谷场的拼音怎么写的介绍

小时候,每到秋收季节,我总喜欢端着饭碗站在硷畔上吃饭,看着父亲、叔叔婶婶们背负着秋收的庄稼走在村间到场梁的小路上,场梁的秋天因此热闹有生气。一天天过去,一个圆圆的打谷场上被秋收回来的庄稼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包,一个个小围墙,这里也就成了我们玩耍的好地方。我们在堆起的庄稼垛里、围墙里藏门门跳方方…站在场梁的打谷场上,当看到大雁排着一字形人字形由北向南飞过时,我们欢呼雀跃喊着:雁咕鹭、雁咕鹭摆路路,黄米捞饭米露露悠悠岁月四十几年,打谷场的记忆永远磨不去,带不走。

一铺场 农业社打谷铺场,真像过节日一样隆重热闹。谷子铺场的那一天,全体男女社员早早起床,去打谷场将谷垛子上的一捆一捆的谷子抱了下来,放在已摆放好的两口铡刀旁,每一口铡刀有两人负责铡谷穗子。社员们分工有序,有的抱,有的铡,有的摊铺谷穗子,我们小孩也凑热闹参与其中,抱着谷穗子四下奔跑。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将一个圆圆的打谷场铺得满满当当的。晚上,在农业社的饲养室打平伙吃羊肉,庆祝一年丰收吧。参加打平伙只是男社员,妇女孩子不能去的。吃羊肉的晚上,我老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盼着父亲端回的羊肉。半夜时分,父亲总算端回来羊肉,我立马爬出被窝赤尻打吊坐在土炕上美美的吃了起来,吃完后再钻进被窝安歇睡觉。

二打场 第二天早上,社员们照例早早起床,这天要打场打谷子了,常常凶喊我们的黑枣大爷起得更早,将饲养院里的牛、驴喂得饱饱的。他,高个长脸,黑胡八茬,是农业社的饲养员。春秋两季驴牛苦重,所以种的黑豆打下基本不分给社员,存放队库房里,黑枣大爷定期在生产队库房里取,每天用大锅煮出拌草喂驴喂牛,和我同岁的浪元与饲养院住一院,告诉我什么时间黑枣大爷煮黑豆,我们了解清楚,就有浪元放哨,我和臭娃等几个伙伴偷偷溜进饲养室,急忙手乱的抓上几把半熟的黑豆,一边吃一边跑,也有不凑巧时被黑枣大爷发现,他毛吆吼叫,所以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黑枣

这天早上,黑枣”大爷把队里的两头牛牵出饮完水交给生产队长,十多条驴由我们几个小孩帮大人拉着赶着准备踩场。黑枣”大爷看来高兴了,给每个小孩一把半熟的黑豆,我们很是高兴。打谷场上,给牛系好了石碌碡(大块圆柱形石头凿成圆体石滚,用来牵引碾压谷物)十多条驴分成两组并排站立,父亲、叔婶二十人都拿起早已做好的连枷(一根修光而结实的木棍上头用能感觉到强烈的震动烧红的铁棒打孔,靠一结实的枣木小棍将木棍与坚韧红条编织成的宽四寸,长一米左右的红条片子连接绑牢,就成了连枷)分成两排,每排十人相对而站,摆开了阵势。一切准备就绪。牛拉着石碌碡走开碾压了,驴也走开踩场了,父亲、叔婶们挥舞着坚实的臂膀,高高仰起的连枷一上一下翻飞,震天动地,如风吼,如雷动,响彻整个山村。上了年纪的爷爷们拿着木杈不停地翻着踩打过的谷穗,我们负责帮大人盯着牛驴拉尿拉屎,发现赶忙喊叫去处理,有时玩着不注意,就拉在谷场里边了。整整的一上午,踩、打、碾压结束,再把脱粒的谷子杂物用木杈集中挑在一个地方,用木锨(带有长把的木制铲子)铲,扫帚扫,形成了小山峁一样的谷堆。

三扬场、过风车 歇了一晌的大人们下午开始扬场,扬场是技术活也非常讲究。要看风向,风不能大也不能小,风向不定且风大扬起的谷粒和杂物不能分开,乱洒一地。风向不定风小或没风没有办法扬场。风向定且风大风小适中,扬起的谷粒落在扬场人近处,谷杂物随风飘在远处。农业社的明亮叔,拉定大叔是扬场的好手,扬场时总是打着口哨,听说打口哨能叫来风。他们两个扬,其他的用扫帚扫,一堆黄黄的谷子就出来了。为了更干净,就用到扇车过风车了,这是打谷最后一道工序。一个人专门负责摇扇车,其他人有的负责往扇车漏斗里倒扬过的谷粒,有的负责扇车底下两个出口漏斗谷粒倒运,有的负责出风口粗糠清扫。通过扇车过风后,饱满的谷粒,不饱满的谷粒,谷糠分得清清楚楚。这个老木扇车现在乡下基本没有了,也再没有木匠会做了。

四分粮 夕阳西下的时候,打谷场上欢声笑语、红火热闹,各家各户男女老少拿着口袋来到打谷场参加分粮。生产队会计卜浪叔拿着算盘和笔记本,六成大爷提着马灯到高工产业研究院总裁张小飞博士此前在第二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预测谷场准备分粮。卜浪叔算好交国家统征粮和第二年春耕入种籽外就开始分粮了。生产队长开始叫人,按人按劳分,叫到谁谁拿口袋领粮,先开始用斗分一斗十升,大约四十斤左右再用升分一升十合,大约四斤左右分多分少公平、公道。那时二爸家人多劳力少,每年下来还要交生产队几十块口粮款,常记奶奶念叨:二堂家日子怎过啊。那个年代何止二爸家日子不好过,各家各户都不好过,到春季三、四月份主粮基本吃完了,真正过的是吞糠咽菜的生活。我现在还记的奶奶熬的米汤没有几颗米下,清的见底,吃饭时我总先拿着勺子在锅里搅几下,想办法多掏到几粒米,为此挨了不少骂。所以秋收打谷场分粮时不管能分到多少,是最高兴的事了。孩儿不知爹娘苦我们还是每天唱着歌过着苦中取乐的生活。

四十几年过去了,提马灯的大爷、黑枣大爷、奶奶他们一个个走了,父亲、叔叔婶婶也都老了,有的也走了。我每每回到老家,站在硷畔上还是想看看对面场梁的打谷场,如今已荒草丛生,破败不堪,打谷场的碌碡久久冷冷地躺在那里,再也没有儿时玩伴的欢声笑语了,再也没有打谷场的红火热闹了…。

社市场报络版《百姓中国周刊》付世财。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黑枣

黑枣,学名君迁子,又称野柿子,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黑枣”虽然也叫枣,但其实不属于我们通常认识的枣类。亚洲东北部原产的柿属植物。黑枣的别名较多,如软枣、丁香枣、牛奶柿、野柿子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为有核和无核两种,主要的品种有大核黑枣、牛奶枣和葡萄黑枣等。提起“黑枣”,人们通常想到的是黑色的枣子,不错,的确有一种颜色乌黑的枣子,这种黑枣的确是枣,是鲜枣(红枣)经过特殊的加工(油煮、烟熏)之后制成的,属于鲜枣的干制品;颜色乌黑,因此又有“乌枣”之称,虽然这种黑枣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但是仍属于红枣类,与传统补肾食物“黑五类”中的黑枣完全是两种东西。黑枣同时也是君迁子的别名,又称软枣、牛奶枣等。

兰州妇科医院哪家医院好台州妇科哪家医院好长春白癜风哪家好

南昌妇科治疗哪家好小儿积食发烧症状南昌宫颈糜烂治疗费用

道路救援
南平专治白癜风医院
玉林哪医院白癜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