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是一种什么关系覆盖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2-02-28
核心提示: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应当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更是一个大问题。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应当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更是一个大问题。
总书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政法工作要自觉维护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权威性,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统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关于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高度概括与精确判断。
毫无疑问,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既是一个相互一致的关系,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
首先,两者在本质上是互为一致的。众所周知,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司法活动的重要指导。党的政策只有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活动,才能上升为法律;同样,当党的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之后,才能形成为固化的法律。对全体政法工作者来说,维护法律的权威就是维护党的政策的权威,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主张和意志,遵守法律就是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依法办案就是落实党的政策。总之,都是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目标的实现。
其次,两者在功能上是互为补充的。毋庸置疑,法律是政策的转化与固化,政策是法律的渊源与来源。换言之,法律就是将通过实践证明而行之有效的党的政策以定型化、条文化和规范化的方式出现,其内容具有确定性、规范性,并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因而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党的政策是党的主张和意志的体现,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及相关人员具有约束力。但是,因其相对来说都比较原则抽象,带有号召性和指导性,只能靠党的纪律制裁作为实施的保障,而不依靠国家强制力。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律无一不是以党的政策为依据而制定的。所以也可以说,法律的制定与修订,正是体现了党的政策的不断改进与提升,更体现了党的领导水平的不断加强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是实现和贯彻党的政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我国法律的实施也不能脱离党的政策的指导,只有正确理解党的各项政策,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才能根据形势的需要,正确地执行和实施法律。可见,两者各有所用、各有所值。两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补充。
最后,两者相互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指针与方向。鉴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将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或者等同起来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提升维护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权威性,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要学会充分运用法律来贯彻和实现党的政策,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政法工作中,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提升党的领导能力与水平。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统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要抓大事、谋大局,要注重于宏观指导,致力于公平正义,不要着眼于个案的批示与协调,不要纠结于个案的利益与关系。
如果Desifive潮男外贸服饰销售店在式款特色不能区别别家 老问题需要新思维,那就是法治思维;大问题需要大思路,那就是大局观念。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如何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如何培养法治思维以指导政法工作,如何运用法治方式以领导政法工作,这对所有政法工作者来说都将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新考题。
成都不孕不育医院电话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窦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是什么
上一篇:党纪铁规筑起遏制腐败防火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