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我的作品不负责做梦只负责提醒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2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伴随《新守婚时代》的上市,年初才刚推出珍藏版文集的作家、编剧王海鸰,再度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有《新结婚时代》和《新恋爱时代》的珠玉在前,书名上玩着暧昧的《新守婚时代》,自然也免不了承载诸多期待。需要提醒的是:《新守婚时代》并非新作,而是王海鸰十年前作品《不嫁则已》的再版。二者之间的区别,或者只是,在《新守婚时代》正文之前的那个自序。

对于曾因《新恋爱时代》被质疑为市场放下身段的王海鸰而言,这一次的改名,同样带着问号。也因此,纠缠于对其作品的解读甚至是无意义的,而借此契机尝试了解她的创作,顺带着拭去心头疑惑才变得更为有趣。

【王海鸰作品】

小说

《新结婚时代》

《她们的路》

《星期天的寻觅》

《爱你没商量》

《牵手》

《大校的女儿》

《不嫁则已》

《成长》

《中国式离婚》

电视剧

《爱你没商量》(与王朔合作)

《妈妈今晚去远航》

《牵手》

《中国式离婚》

《大校的女儿》

《新结婚时代》

《成长》

《相伴》

《新恋爱时代》

电影

《小岛》

《走过严冬》

话剧

《洗礼》

《送你一支玫瑰花》

《我想跟你说句话》

《冲出强气流》

《牵手》

采访王海鸰,还真是好事多磨。到了约定的时间,连续打了两次,另一端都只模糊听得到一句话,信号就断了。第三通还未及拨出,短信已经过来了: 你的信号不好。 另一则短信接着跟来: 有无座机? 最终的采访,是站在住所外的空旷处完成的。

这是一个小插曲,我总以为,在王海鸰的平静反应里,有一个长者的气度和包容在。

交流的时候,那边的话不多,简简单单,把话说明白了,便收住,很少去做所谓的扩展,更不用说是拔高。但她又是有性格的。在说及 中国婚姻第一写手 这个标签时,那边连说不敢当。而在说及《新守婚时代》的改名风波时,她几次表达自己的歉意,话语里透着认真劲儿。说及编剧和写作,她的回答,简直是直率的可爱。

她的前夫,曾如此评价她: 因为寂寞,所以细腻;因为孤独,所以尖刻 。只不过,她的细腻和尖刻,全在她的小说、剧本里。

小说之外,生活之中,还有一个率性的她在。

关键词

中国婚姻第一写手

即使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提起《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这几部剧名,没有人会怀疑王海鸰 中国婚姻第一写手 的实至名归。

从《牵手》到《新结婚时代》,再到《中国式离婚》、《成长》 几乎每一部王海鸰的作品,都在卖力的书写普通人的婚恋故事 用 冷静而近乎残忍 的笔触,揭开一地的琐碎与不堪。

对于自己的一贯关注婚恋题材,王海鸰觉得这是女性作家的特质, 男人偏重于外部事业,女性偏重于家庭,这是性别决定的。

:提到您,有一个著名的标签, 中国婚姻第一写手 。

王海鸰:评价永远是别人的,我恐怕还不能这么自以为是,所以评价由别人做。自己老老实实的写自己所擅长的这部分生活,我觉得就可以了。

如果说我是擅长写婚恋题材,或者说只能写婚恋题材,我觉得都是准确的。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您一直只写婚恋题材?

王海鸰:首先是性别原因,因为我是一位女性,女人是婚恋的主角;另外,我的婚姻失败了,一件事失败的时候,就会使人思索,不幸的人永远要思索自己为什么不幸;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离婚后一直没有结婚,这就让我和婚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婚姻的认识就会比较客观。

关键词

生活体验

这些天为新小说的创作做准备。找出厚厚的几大本日记,看里头所记关于儿子的点滴。新作是一个男孩儿成长为男人的故事,儿子是我重要的创作窗口和来源。

这是王海鸰新浪博客里的一段话,话里的 新作 是后来她最喜欢的两部作品之一《成长》,有意思的是,另外一本她最喜欢的作品《大校的女儿》,是以她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的。

由此,大致推论,个体的体验是王海鸰创作最核心的部分。《中国式离婚》推出之后,王海鸰的前夫曾对该书涉嫌影射表达过自己的不满,这似乎正是一个明证。而在王海鸰的新浪博客中,她曾不无得意地透露, 我所有小说、电视剧中的孩子都是男孩儿,所有男孩儿都有儿子的影子,他们大部分的对话台词都是儿子的原创,我做的工作只是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跟在他后面把他撒落的珠子一颗一颗细心拾起,尔后,用文字再现。

除了将自己经历和儿子的成长作为写作的富矿,王海鸰还会为了小说的背景写作去体验生活。在创作《成长》时,主人公彭飞是部队飞行员,为了把握人物的生活状态,王海鸰曾专门到一个飞行团呆了二十多天。

你的人物总该有一个生活的状态,所以需要那种体验生活。对有的作者不是必需的,我是为了使我的作品更有质感。 王海鸰曾这样表示。

王海鸰是以婚恋小说闻名的作家、编剧,打动人心的,并不是这些看似专业的背景,而是真实的情感和 代代相通 的人性。

:您的作品,既关照现实,又真实细腻,像在《牵手》里关注第三者,《新结婚时代》里面写凤凰男,《成长》里面写一个男人的成长,很多的素材,这些灵感从何而来?

王海鸰:作家肯定是有想象力的。当然,写东西,确实是首先得对生活有一些体验。如果我没有结过婚,以我自己的才能,肯定不能像张爱玲那样,20多岁就能写出四五十岁人的心态,我不是那个路数。我是体验型的。

这种体验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移花接木的,也有片段组合的。我经历过婚姻,这段经历像酵母一样,发酵,不断地发酵,支撑起我的想象空间。小说里的生活都是我自己亲自体验的,那肯定不可能,但如果没有直接体验的那些关键部分,酵母部分,我觉得是写不出来的。事实上,作品写起来,写到人性深处,还是我对生活的直接体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论者们在评价您的作品时,认为您笔下的婚姻生活 真实而又残酷 ,《新守婚时代》如此,您的其它作品也大抵如此,所以才有人说,您下笔 冷静而近乎残忍 。

王海鸰:这个是我本身的状态决定了作品的风格。我已然看到了生活的本质的东西,我觉得写这样的我会更痛快。如果我现在是一个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十分浪漫和美好的年轻姑娘,而且也有创作才华的话,可能我会写出来一部爱意飞扬的作品来。有许多的读者是需要做梦的,这样的书有人写,那就够了。我的作品,不负责做梦,只负责提醒,提醒人们看清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

写作

我喜欢写作。从前是兴趣,后来是工作。兴趣与工作的高度贴合让我觉着自己真是幸运。 这是王海鸰的一条腾讯微博。1979年《解放军文艺》发表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爸爸的工作问题》,尽管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还要往后一些,但这无疑是王海鸰找到写作乐趣的开始。现在提及王海鸰,很多人都知道她是编剧,但忽略了她也是一位作家。在作家与编剧的身份之间,王海鸰也有自己清醒和认识。

2012年末,王海鸰的《新恋爱时代》出版,随后拍成同名电视剧。因为该剧借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而且快节奏、年轻化、时尚化,与王海鸰以往作品表现出的从容、冷静等特色不同,被质疑是为了市场放下身段。当时,王海鸰曾回应称,这种转变不是 迎合 ,而是作为年长编剧的优势: 我不可能用写《中国式离婚》的笔锋写《新恋爱时代》。

而这一次,《新守婚时代》的推出,同样惹人疑惑,毕竟,这本书的内容与旧作《不嫁则已》相比没有任何改变。

:我挺喜欢《不嫁则已》这个书名的感觉,我们常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么 不嫁则已 ,后面会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一切都在不言中的标题,很聪明,也有很多臆想的空间。为什么会改成《新守婚时代》?

王海鸰:这个是出版商要求改了一下,当时我不想让改,怕误导读者,让他们以为是本新书。我要求一定要注明这是《不嫁则已》,结果出版方用了很小的字来注明了一下。有的读者不清楚,就又多花了一份钱。以后这种事儿再也不能干了。

:出版方要求改成《新守婚时代》,是不是也是因为您之前已经有《新结婚时代》和《新恋爱时代》的缘故?

王海鸰:对。他们可能还是想用一个新面目推出来,这样好卖书。要说,作者也得体谅出版方,因为现在实体书不太好卖,但这是个教训,以后不会了。

:作家和编剧,两种身份,两种写作的状态,您怎样去平衡?

王海鸰:这是两个思维,小说是比较自我的,对我来说,完成一部小说更痛快一些,更能充分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剧本是多人的创作,要做很多的妥协,但写剧本钱多。写小说需要心里非常安静,所以我一般都是交替着来,一年时间写剧本,一年时间写小说,靠剧本挣来的钱,来求得我自己心的宁静 做喜欢做的事情,是要有一点经济基础的。 文/本报刘雪明 图/受访者提供

通心络胶囊哪里有卖

通心络胶囊是什么药

通心络胶囊适用人群

心房扑动诊断与治疗
品牌精选
轻微心肌缺血吃什么药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