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香陪你一起成长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8-17

1

决定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女儿又在一旁开始问我十万个为什么?说真话,我原本知识匮乏,加上这些年记忆力衰退得厉害,时常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但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我只得一次次求助“百度”。但她似乎并不满意,尤其是发现我的解答方式有些机械化后,提出让我用自己的思维回答她的问题。我忽然发现,这小姑娘居然在考我。

“妈妈,你为什么而读书?”女儿一本正经地问我。

“为喜欢而读,也为充实自己的大脑。”我的回答是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应该具有真实性。

对于我的这个回答,小姑娘并不满意,因为她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她大概是想让我的回答更接近课文的内容,于是开始给我补课。看她讲得津津有味,我实在不忍心打断,只得在心里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吧。就这样耐着性子听下来,结果发现小姑娘的知识领悟能力还是挺强,而且语言组织能力也有所提高,于是又开始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天天跟我在一起,但我并不真正了解的孩子。

“妈妈,你说单纯善良好不好?”某天,不到11岁的女儿笑容可掬地问我。女儿年龄比班里大部分孩子小半岁,而且平时生活中思维就极简单,所以我一直说她单纯而且善良。“为什么不好?单纯原本就是属于你们这个年纪孩子的,善良是一种可以伴你一生的好品格,做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你会很快乐。”我不知道小姑娘是否听懂,但还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那模样有点像小大人。

平时小姑娘每天回来都是乐呵呵的,而且一进门就讲着学校里的趣事,似乎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校园里发生。但那天,她一回来就沉默不语,而且小脸气鼓鼓地。一看她这表情,我知道肯定是在学校里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放下书包,她走进厨房,对着正在做饭的我委屈地说:妈妈,抱抱。

把小脑袋伸进我怀里,才发现她的眼泪已掉了下来。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痕,她却更委屈了,边哭边说:妈妈,为什么她们那么八褂?我和同桌相处得很友好,学习上互相帮助,下课也和其她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我过生日时大家都送了我礼物,我同桌送我一个玻璃笔筒,她们就说我们俩关系不简单。

听完女儿的叙述,我却笑了,因为我忽然发现这个年龄孩子的思想,比我生活的年代的同龄人思维要超前了,不仅有了性别之分,还有了一种或许是朦胧的心理体验。而女儿这个“她们”指的应该是班里几位平时喜欢谈论这些话题的女生。其实这个话题在上学期开家长会时,有家长提出来过,说听到自己的孩子在里与同学讨论谁跟谁是一对,当时家长听到也挺惊讶,还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制止。但这就是成长,成长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被人误解。

我明白她为什么生气,这应该是单纯岁月里遭遇误解最本真的表现。女儿生日时,的确收到了一些小礼物,基本上都是学习用具,同学间过生日都在互赠。那个笔筒我也看了,透明玻璃的,很简单,上面贴着个小字条:同桌小才女加油。在我看来,这就是很简单的同学情谊,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

我问她:那这件事到底有没有?

女儿肯定地说:没有。

为没有的事生气,你觉得值得吗?

女儿又摇了摇小脑袋。

那么你就不需要对别人解释什么?做好你自己就好,开心学习,开心与同学游戏,继续尽量与每一个同学友好相互就行了。至于别人说的,那只是她们的一种思维,而且原本就没有事,她们也说不了多久。所以要开心一点,以后的岁月里,你还会遇到很多不同类型的误解,如果你都生气,那你的生活要怎么过……

其实我不知道这种成人化的疏导方式,她究竟能听懂多少,但她的小脸却还是阴转睛,有了阳光的味道。我看这个小小的女儿,想着自己成长岁月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只是那时父母为生计而忙碌着,分不开身来注重孩子成长中的心里因素,于是委屈便自己承受着。而如今,家长似乎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很多时候我喜欢与女儿聊天,在聊天中我能更多感知到她的思绪,而且适时会给予她一些小帮助与鼓励。其实做这些,只想让女儿感受到:她从来都不孤单,因为有我陪她一起成长。

2

“妈妈,我的作文《想念故乡》在学校作文比赛中获了一等奖,老师推荐我参加了全国作文比赛。”小姑娘一脸得意地告诉我。

看着女儿满足地笑容,我依然看到了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纯真与快乐。这篇作文是假期,老师选了几个孩子,要求每人写一篇,开学交给老师。女儿选择了家乡的主题,这篇作文她写完初稿,我觉得不够理想,于是让她反复修改。当她改得快失去耐心的时候,我帮她轻微调整梳理了一下,等她再读时,眼睛里有了欣喜的光芒。

女儿说班主任很喜欢那篇作文,在全班读了,说有曹文轩文字的风格。很惭愧,我没读过曹文轩的作品,所以压根不知道属于何种风格。但女儿读过许多他的作品,而且似乎每一篇都极为喜欢。

其实,四年级以前,女儿压根不会写作文,几乎每天的日记、作文都需要在我的帮助下完成。日记或作文也是她每天的最后一项作业。课外书给她买了不少,但一直都只是摆设——静静搁置在书柜里。当我每天忙完工作,回家还得为她的作业费心尽力时,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疲惫。而且我发现,如果再这样下去,只能让她的依赖性更强。我必须想办法让她自己写日记和作文,这个想法一出现,立刻就付诸到了行动。

只是说教式地教育,对现在的孩子似乎不太管用,远不如父母的示范更有效。谁说过,很多时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三年级后半学期,我开始培养女儿读书。

双休日,我不再看电视,而是捧着一本喜欢的书。静静地坐在阳台上看,旁边的小桌上还放着一支笔和一本硬皮本。女儿也学着我的样子坐着,只是好奇地看着我的笔和本子问:妈妈,这本子和笔是干什么的?我说是记笔记的,记录我喜欢的词语和段落,然后在自己写文章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其中的意思,融进自己的文字。女儿好象发现了新奇的事物一般,惊喜地问我:妈妈,这样也可以吗?当然可以,只是要记得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而不是照抄。

听完我的回答,她立刻去自己的房间取来了笔和本,也放在自己旁边。看书的时候很安静,甚至可以听到我们的呼吸声,还有笔在纸上沙沙的写字声。当女儿已不满足双休的阅读时,我们开始每晚睡前40分钟,靠在床头看书。因为九点钟她写完了所有作业,收拾收拾,9:20开始看书,40分钟后刚好该休息了。这种阅读不久后就取得了收获,女儿已经开始自己写日记与作文了。

原本闲置在女儿书柜里的书,早已被她一一读遍,于是开始不断给她购置适合她读的书籍,以前她的书总是在书城购的,当她发现我在购图书时,缠着我也给她从上购。于是每隔一段,我都要收到一个很大的快递,里面都是我与女儿的书。女儿的小书柜不够用了,我书柜的三分之一领地被她的书占据了。

这种阅读带给她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她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文字的美。有时她会在一篇文字里掉眼泪,有时却会在文字里哈哈大笑,有时还会给我讲她刚看过故事的情节。而她的作文也越写越好,尤其日记,不再如以前一样没话题,只写流水帐。现在的日记里有读后感,有童话故事,有日常生活素描,最近的日记居然在写穿越小说和探险小说,还是以连载的方式。老师也在说女儿的作文和日记很精彩,而且还常常当作范文在全班念,这让女儿又满足了一下。

不论我是否刻意培养过孩子阅读,但阅读终究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对于我和孩子来说,阅读还是一种快乐。

以前我总喜欢用自己对文字的感知来评价女儿的文字,于是总觉得缺了些东西,但到底缺什么我却说不清。后来我试着用接近孩子年龄的眼光再去看女儿的作文时,我不再做更高的要求,我只希望孩子能写出属于她自己的精彩片断和生活乐趣。

去年夏天我开始尝试写小说,第一篇小说构思很久,虽说不够完善,但依然想尝试。用了一周的时间写完了七千多字的小说,谁知小姑娘翻出来看完后,告诉我:妈妈,你的小说不精彩,缺乏故事情节,而且太平淡了。我惊讶地看着女儿,因为她所言的确是我小说的败笔,我写到结尾时就意识到了,但苦于不知如何修改。

因为偏爱散文,所以我很少读小说,写起来自然颇费些功夫。但女儿读的小说占多数,从童话故事,到自己购的穿越类小说,到现在的儿童文学类小说,她的思维在这些小说的故事里相对活跃很多。假期她缠着我购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看完后写了《项链》的读后感,虽然在我看来依然有些清浅,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写出其中寓意的一半已不容易了。

我不知道她这份写作热情能够坚持多久,但她喜欢,恰好也正是我喜欢的,所以我想要和她一起坚持。我曾很努力地培养她学古筝,结果学了两年终因她的不喜欢而放弃了,那段时间我的确纠结。因为两年的时间除去经济上的付出,还有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但无意间,却让她喜欢上阅读和文字,而这其中的美,在以后的岁月里,她的体会会更深。但现在,畅游于书海的她是快乐的,那么我愿意,陪着她一起这样快乐着。

共 4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陪孩子一起成长,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好的;陪孩子快乐成长,能做到的母亲就更少了。作者用质朴的文字诉说了一个母亲陪孩子成长的真挚情怀,我也被作者深深感动。一直觉得: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无意中作者做好做美了这件事,让孩子无意思地跟着读书做笔记,跟着记录生活记录心情。于母亲,看到孩子取得成绩,一点点地有了自己的思想,慢慢地成长,那是在时光里看一朵花开的心情;于孩子,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它会在岁月里慢慢显现,慢慢渗透到孩子的一生里,给她无比的快乐、幸福和美感——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对任何人,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记录自己的时光,那是无意中写给自己未来的一封诠释生命的信。当现在的时光进行一场长长的旅行后,与未来的时光相遇,站在时光的深处,用曾经的笔还原一个个曾经的时刻,那是一种怎样的愉悦和美好?能做这样的母亲是值得敬佩的,能当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倾情推荐,好文共赏。感谢你赐稿文字留香,希望你和你的女儿生活更幸福,期待你更多的佳作,也期待你女儿的佳作来到文字留香,母女俩在这里相遇,那是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幸福!谢谢你,好母亲!【:锦儿】

1楼文友: 09:47:06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息息相关!你是一个好母亲,等在将来的路上会是你更优秀的女儿。留评不到之处,敬请谅解!真的很喜欢你和你的文字! 寂寞,是一种清福……

回复1楼文友: 20:59:0 首先感动于锦儿的细心,文中好几处是经锦儿认真调整梳理过的,静好挺马虎的,虽然也会反复修改文字,但别字始终是硬伤。而这种修改让文章看起来更完善了一些,这一点不是每个都可以做到的。其次锦儿的编按写得也很精彩,不仅诠释了我所表达的思想,还对文字进行了集中概括,欣赏!留香的果然都很棒,一起加油哦~

锦儿辛苦了,喝茶还是咖啡,若不然是俺们西北的青稞酒~

哈哈,周末愉快!

2楼文友: 09:48:06 文章简述了自己如何跟女儿沟通,如何巧妙引导女儿培养她的习惯和爱好,增强她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之后女儿还能给自己的文章提意见,确是与她一起成长。

沟通问题很多时候是横亘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大难题,作者简短的几千字,对于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文章没有多少直接的对于爱的表达,每个句子每个细节却充满了对女儿的心思与爱。很好的一篇散文。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回复2楼文友: 21:02: 0 谢谢凌泽风老师的关注,并给予的高度评价。

文字的原本是个宁静的世界,一直觉得文字可以静心,但现在却觉得文字的世界也充斥着一种浮躁。写文的人很多,但能静下心来品读别人的文字,并给予真诚关注的却很少。为老师细致地品读和点评点赞,愿佳作频出!

楼文友: 11:01: 6 看完整篇文章,我的眼睛是温润的。说句真诚的话,真的好羡慕你们母女。一个好母亲,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榜样,也是最容易改变孩子生活习惯的人。看到你培养女儿读书兴趣,培养女儿写作兴趣,真的很想说,你们真的好幸福。曾经,当我还处在学生时代时,也特别爱阅读。只是那时候在小山村,可以读的书非常少。后来上了大学,就特别爱去图书馆。那时候,图书馆真的可以说是我的大学乐园。四年期间,105个台阶,我不记得自己跑了多少回,只记得从第一层的文学艺术系列的书一直读到第五层的美学、建筑学。期间,不论风雨,不论忙碌,始终热爱着。对于文字,对于文学,如果问我可以坚持多久,我会朗诵的告诉你:很久。如果非要让我加上一个期限,我会说,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生命化作绿水青山。请我的女孙们每年来祭奠我时,一定要记得给我带上几本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对于这句话,静好时光你肯定更有感触。

此时,突然觉得自己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想默默的祝福,只想祝你们母女在文字的天空里,快乐的走下去。因为,静好时光 你也要陪我们留香一起成长哦。嘻嘻

问好,奉茶,遥祝生活快乐,幸福健康。

回复 楼文友: 21:11: 1 好强大的评论,凌云社长果然才思敏捷哦~

静好生于七十年代,那时候所谓的课外阅读只是一些连环画,还是相互借来看,许多时候连封皮都没有。

那时候生活条件也很有限,所以父母将更多精力都投入到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对子女的关注更多是吃饱穿暖,关于阅读需要和心理健康,在那个年代基本上都被忽略了。

现在条件好了,所以我希望我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做她喜欢的事,而这件事我也喜欢,所以更愿意一起快乐地做这件事。

凌云社长对文字热爱而执著,感动。我也喜欢文字,而且是很喜欢,从1999年起就开始在站写文字,到现在也十多年了,虽然也为生活的琐事搁过笔,但也是因为这份喜爱,在间隔几年之后又重拾起了笔,我觉得文字是我人生最美的旅途。

喜欢留香轻松温暖的文字氛围,欣赏留香的精准编按,所以希望留香会越来越好。

给社长奉茶,哈哈,若不然品尝一下俺们青海的青稞酒~

4楼文友: 1 :10:5 我女儿跟静好女儿一般大,也喜欢阅读,但我从来都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她,因为我也是一个初学者。读了你的文,领悟了很多,感谢静好!祝你跟女儿生活愉快!写作也愉快! 风雨人生,诚信最真!

回复4楼文友: 21:18:12 问好蓉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是在相互陪伴,这一点相信蓉儿也深有体会。

其实这些也是一种尝试,当时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减轻自己的负担,如果她能自己完成作文,我就不用那么辛苦再替她写。

这个出发点或许很普通,但收益还是比较好。

我没有想过她写出什么大作,就如我写了很多年依然写着平淡的文字,但因为喜欢,还在坚持。我希望她在文字中是快乐的,那么这段童年时光在她的记忆里也一定会是珍贵的。

蓉儿,春天了,闲暇时带着孩子去户外多走动走动,有时候这也能积累她的写作素材。

春天了,祝一切安好,开心快乐~

5楼文友: 17:52:05 真好!祝福作者与女儿快乐相处,一起成长! 寻生活里的一些枝枝蔓蔓,想写一些不蔓不枝的字,心便会袅袅娜娜。

回复5楼文友: 21:20:1 问好浅陌疏离

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会成长中的快乐片断,收集起这些记忆,待有一天孩子长大、我们年老之后再翻启 ,依然会觉得这是一段很美的旅途哦~

6楼文友: 19: 7:06 很欣赏这种写自己身边事情的文章。一个家庭就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写出若花的文字

小孩发烧处理方法

儿童发烧

小孩发烧怎么处理

手脚发热会引起高烧吗
孩子流鼻血
月经过多中医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