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相较媒体之反响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12

相较媒体之反响,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冷暖,不由想起季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是需要几个坐冷板凳的人的”。

这是季先生的自嘲,还是对这个社会的讽刺?抑或都不是。从季先生为人处事的态度来看,我深信他是绝无闲情逸致来嘲讽什么的。那么也就是说,季先生说的应该是实情了。想来,季羡林、任继愈先生以及相类的那些人们便都成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坐冷板凳的人”。

既然是“坐冷板凳”,自然就缺乏关注的目光。于是,他们连同他们所热爱的那些东西便逐渐被人们遗忘在某个清静的角落。殊不知,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又光耀天宇,早已习惯了星光灿烂的人们还会瞩目那突兀而现的异样华彩么?难道真的是“只有死去的楷模,没有活着的英雄”吗?

如果是不爱“坐冷板凳”的人,想要修习季羡林(大国学论)和任继愈(儒学宗教论)先生的学说主干,那是很难的,一般人对此也是很难于理解和消化的。但他们孜孜以求的态度、潜心向学的精神却足以成为世范。按老先生的预言,若干年后的文化仍然会回归到“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来。我想,那必然是精神的返璞归真,是道德的超然净化。而这所有的前提该是什么?也必然是对历史、对文化的不倦探求,从浩然博大的历史长卷中去探究其蕴结的厚重文化的精微奥妙。此外,当别无选择!

然而,现实的幼稚多少有些可笑。人们总是在感叹道德的沦丧,总是在痛惜精神的缺失,于是无端地走马灯一般打着“学习”的旗号去生拉硬拽早已荒废的人心。那些流于形式的过场到头来除了看似严肃认真的滑稽之外,又能留下几分精华的品质?或许有,更多的恐怕也只是消磨了时间、打发了光阴。

楼价在控制中攀升,矿难在检讨中继续。谁能相信,谁敢相信,如清风掠过一般的短短数日的所谓整顿、学习就当真可以疗理道德沦丧、精神流失后的创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道理大概人人能懂。奇怪的是,人人能懂的道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的环境,便似乎人人都变得糊涂。究其实,原本是因为真正懂得了、清醒了就得付出“驱寒化冻”的代价,那些现实的利益、眼前的好处便很可能烟消云散。

在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老先生身上,我们很难找到世俗的尘埃,他们只是让我们更加确信,思想本该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沃土,只有历史文化存在,道德和精神才存在。那些与历史文化渐行渐远的人,有的像背井离乡的游子,尚能掬捧一把故乡的沙土怀揣而行,延续生命的追求和念想;而更多的则像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凌乱飘摇的风雨中如无根的浮萍迷失了方向,生命的根须已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土壤。

所以,唯有回归文化本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唯有确立于精华文化之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培固道德与精神的土壤;唯有个体道德与精神得到净化,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奉献意识及其自觉性、主动性。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我们忽略了文化与道德、精神的这种辩证关系,忽视了历史文化里所包容的厚重的人文情怀,忽视了文化个体与社会整体的道德、精神之间的互补依赖性,忽视了文化对于个体发展所具备的强有力的影响作用,在“以人为本”的高调里,在强调、重视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模糊了传统文化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放弃或部分放弃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现实利益下的浮躁心态已经表露无遗。这完全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是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不成熟的具体体现。

像季羡林、任继愈先生一样,深受厚重历史文化熏陶的那些人,必然如浴乎沂水的君子,心底坦荡荡;也必然如濯乎清涟的香荷,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不可否认,道德的沦丧、精神的流失,归根结底是因为历史文化被抛荒!

一个人不知晓本民族的历史,不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是很难在心中确立民族意识的,很难有对社会的感和对民族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精神风貌又该从何谈起呢?一个国家,也只有它的文化和历史都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而那些所谓的追星族却是茫然无知的浅薄一族。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精神、缺乏,他们追的只是世俗的浮华,悲恸的也只是那远离现实的空洞虚妄的破灭。他们可曾撩开浮华的面纱,探看浮华背后的蹉跎时光、沧桑岁月?就像面对春天的姹紫嫣红却早已淡忘了冬日的风霜雪雨。他们把自己的灵魂连同虚空的幻想寄生于荣华的“偶像”,于是,失去了真实情感依托的喜怒哀乐只能成为空壳躯体的自然表象。他们因无知而浅薄,尽管可能有些人并不承认,以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文化。不然,为何光华璀璨的文化巨星却追捧者寥寥?

斯人已去,扼腕之余,当痛定思痛。看历史之前驱,知立世之根本。无百家之言论难得后世之轨范,无文化之传承难成今日之鼎盛。人生浮华烟云一度,唯有孜孜以求,潜心于学,竭诚躬耕于历史文化的良田沃土,才能流芳百世,垂范千秋!

便以此纪念季羡林、任继愈先生罢。

共 204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从不同人物的逝世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向我们揭示一个论题:回归文化本源,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净化精神的土壤。没有几个能坐冷板凳的人,国学,学术靠谁来整理?世人本有两种,一种是默默无闻潜心学术的人,一种是熙熙攘攘,对浮华趋之若鹜的人。针对媒体,大众对二者的不同态度,作者的观点便一目了然。无百家之言论难得后世之轨范,无文化之传承难成今日之鼎盛。人生浮华烟云一度,唯有孜孜以求,潜心于学,竭诚躬耕于历史文化的良田沃土,才能流芳百世,垂范千秋。一直认为文化散文肩负着传播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的任务。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倾向和人文关怀,担当言志的重任。逍遥老师的散文可算作是标准的文化散文了。喜欢,赞!【澜水微静】【江山部 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7:22:44 作者从不同人物的逝世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向我们揭示一个论题:回归文化本源,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净化精神的土壤。没有几个能坐冷板凳的人,国学,学术靠谁来整理?世人本有两种,一种是默默无闻潜心学术的人,一种是熙熙攘攘,对浮华趋之若鹜的人。针对媒体,大众对二者的不同态度,作者的观点便一目了然。无百家之言论难得后世之轨范,无文化之传承难成今日之鼎盛。人生浮华烟云一度,唯有孜孜以求,潜心于学,竭诚躬耕于历史文化的良田沃土,才能流芳百世,垂范千秋。一直认为文化散文肩负着传播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的任务。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倾向和人文关怀,担当言志的重任。逍遥老师的散文可算作是标准的文化散文了。喜欢,赞! 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2楼文友: 17:2 :05 拜读逍遥老师的文字,收获颇多。 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楼文友: 19: 0:51 这一瓢冷水浇得好极了!物欲横流,情欲泛滥,还有几人愿坐冷板凳?既是纪念之文,更是醒世良言也! 用心品文 独来读

4楼文友: 20:56:18 浮华散尽,才会愈加的珍惜真实的可贵。守着学术,执着潜心,就是一辈子的时光啊。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文章啊。

5楼文友: 07:26:44 七月流火 ,来上一篇冷板凳的思考,给大家降温防暑,也给大家洗脑换思想,好极了。看看现在什么最热,那些 学术界,科研界等默默无闻为祖国奉献的人,有几个大家能叫上名字的?还不如芙蓉姐姐出名呢。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6楼文友: 08:54:12 一只追逐你的文字,只感你的见解不同反响,很理性,很客观。蓝冰从中明白好多道理,谢谢! 我叫蓝冰

小儿肠痉挛腹痛饮食注意什么
玉林治疗不孕不育费用
女性腰疼后背疼的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