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游历程回顾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1-14
旅游是我继写作、书法、收藏和播音之后的第五大爱好,可以说,如痴如醉,历久弥深。我的旅游是以名胜古迹、历史遗迹和地理形势、风土人文四者并重,二十多年来,我到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景物,也生发了不少感慨,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人生境界。写此博文,目的是略作小结以记史存真、抒发感情,从而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切磋。我的旅游历程大概分三个部分:(一)学生时代;(二)从军岁月;(三)待业期间。
(一)学生时代。
我上的小学是高村小学,他的前身是洪教寺,始建年代无考,据说里面有一高台,人在上面坐下,有“倒卧长安”的感受,足见其高度之高。另外据说门前的吭、咔二将,体格硕大,造型传神,并向前倾斜。人从中间通过,很有恐惧之感。只可惜在解放和文革期间均被拆除,十分可惜!另外,高村在明清时,被称做“邰封里”,再则,康子在《武功县志》中说“古邰城在县东南八里,漆村东”,其次据乡里老人讲从南北店一直到观音堂村、高村到赵村一线有不少高大的土冢,而南店村的漆水河川道里有一古塔,老百姓叫他“邰县塔”,综上所述,我认为观音堂、高村和赵村一线就是后稷教民稼穑而封于“邰”的古邰城,足见我们高村历史之悠久,文化之鼎盛!能出生在这里,并度过自己的儿童、少年和青年时代是我莫大的自豪和荣幸。另外我在“武功县吧”中曾经论证过,我们高村北边的这道原(老百姓叫莽原,范围是:段家湾、南店子、北店子、观音堂、高村、赵村、曹店子、肖马、渔村、马庄、邵寨、文徐和张寨相夹的东西高地。)具有山的形状,那么我们高村是背靠莽山,脚蹬渭水,山水俱阳,也算是风水宝地。我为我的故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时代,我基本上生活在武功县,又因为我的父亲和哥哥长期在西安工作,因此,武功、咸阳和西安的不少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我都多次去过。
1990年,初中毕业,我与同村的退伍军人王团利两人,骑自行车去游览了唐乾陵,一路经过了贞元镇、南索村和漠峪河大桥,直至乾陵脚下。看了《无字碑》、《述圣记碑》和“六十一宾王像”,让人大开眼界。同时,我们还去了永泰公主墓,下到了墓室,看到了青石的棺椁,以及上面的繁复、精美的线刻,正是7、8月的夏天,墓室里却十分清凉,令人感慨万千。这次游览,使我知道了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附之墓;而永泰公主是死于难产或者宫廷内讧;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均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乾陵是依梁山而建,并且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皇陵;还知道了黄巢沟的神奇传说以及一个翁仲没戴帽子和底座上有西瓜蔓纹的原由,获益匪浅。
1991年我上高一,受同学相邀,我与张会省、许党朝、杨朝飞和张普育等八名同学骑自行车,去周至县楼观台春游了一趟,照了不少照片,,印象最深的是当行在马召和楼观台中线时,过了一座大桥后,我们小休息,有些同学去桥下洗手,我在西宝中线上观望,这时就发现,桥南的一座小山上,有一米宽的瀑布从山顶汹涌而下,声传数里都能听到,山挺陡,但不高,令人称奇!后来回忆,这河应该是黑河,这桥应该是黑河大桥。一路上,但见源于秦岭而北流的小溪、小河多不胜数,一条条都是白泠泠的石头、蓝盈盈的水,河不宽、水不深,很适合洗衣服和洗澡,又没有危险,令人十分羡慕,真是“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到了楼观台,进了说经台、登上炼丹炉,又去看了化女泉,特别是在说经台里,当看了元朝状元高文举的梅花篆字《道德经》五千言后,让人留恋往返,这时我也明白了秦腔《花亭相会》写的就是这位确有其人的高状元,这个发现令我兴奋和激动。
1995年,我一个人骑自行车,沿西宝北线,去了扶风县城。一路上尽是大坡、小坡,南北走向的川道,全是后河(又名苇水,源于凤翔县,在武功县的浒西庄汇入漆水河。)的支流。扶风县城位于后河和一条支流交汇的“两江口”,相比于武功县城的武功镇,更为狭窄,但是举目望去,店铺林立,人流涌动,特别繁荣。我就想:人家扶风县有绛帐火车站,而武功有普集火车站,1961年武功县城从武功镇迁到了普集镇,人家扶风怎么没把县城迁到绛张镇?真是瞎折腾,庸人自扰。结果是“一头挑担,一头抹担”,因为放弃武功镇,就是把武功镇“抹担”了;想发展普集镇,结果长途火车一停,杨陵又变成了农科城,,等于把普集“挑担了”。假如县城现在还在武功镇,有一个县级单位在那,又假如有一个县级领导有远见,有意识,那么上阁寺、苏武墓、绿野亭、城隍庙、报本寺等历史遗迹就不会破坏的那么严重,如果保存到现在,他们不论那一个都够的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张门票100,光门票收入就有多少?因之而带动的餐饮、住宿、交通以及“农家乐”的连锁收入又有多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会因为武功没有游览点而汗颜和忧虑吗?我们还会乞乞巴巴的等人家苏武后裔捐款修苏武墓吗?我们还会为了建设武功古镇而磨破嘴皮、跑断小腿的要资金吗?话说回来,如果当时把县城迁到杨陵也比迁到普集强,最起码现在就不是“杨陵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区”了,而是“武功国家农业高新示范区”了,就是设市,也不会是“杨陵市”,而是“武功市”。那么杨陵还会是现在的杨凌吗?武功还会是现在的武功吗?真是一步走错----步步错呀。这全因为当时的领导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他们真是武功的千古罪人!跑题了,接着说扶风。此次去扶风目的是游览,顺便拜访著名作家赵麦歧,因为我从旧书摊上看到了他的一本书《渭水清清》,然而寻到单位,赵麦歧人却不在,没办法,在街上瞎转,不小心来到了扶风县城隍庙,进去转了一圈,均是古式建筑,而且保存不错。在里边找了一个小亭的回廊,睡了一觉,骑车返回。在西安我利用寒暑假之际,游览了佛教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和家里人去了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青龙寺、寒窑、兴庆宫公园、莲湖公园以及革命公园等。
特别是九十年代,当初汉阳陵刚发掘时,我以为是杨陵,结果从哥哥那得知是草滩北边,渭河以北的汉阳陵。之后,我便坐着哥哥的自行车去逛了一趟,结果人家正在发掘,不让靠近,因此只看了一下那覆斗形的高冢,以及那紧张、繁忙的发掘场面和渭河浮桥周围的迤俪风光后,我们兄弟二人便“打道回府”了。
小结一下,学生时代除以上的景点外,我还去过武功县的教稼台、城隍庙、报本寺、关帝庙、葆真庵、隋炀帝陵、吡垆寺、龙王庙、清凉寺、姜原庙、东岳庙、盘龙寺、碧云寺、白兔寺、广元寺等名胜古迹,西安市的西安城墙、城隍庙、八仙庵以及杨虎城陵园等游览点。数一数,也不少。
(二)从军岁月。
1995年我20岁,经历了因为爱好太多,导致学业荒废的三次高考落榜后,我毅然从军来到山东烟台的莱阳市,开始了我当兵12年的从军岁月。当初因为爱好而导致高考落榜,没想到从军后又因为我的写作、书法以及播音方面的特长而从列兵、上等兵、中士、上士、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直干到了三级士官,而且入了党、当了班长、立了功,还多年担任代理排长和连队党支部委员,也算是轰轰烈烈非等闲!真是一句古话,“失也在此,得也在此”呀。这期间,利用休假、外出、施工、拉练、打靶、游泳、学习以及演习等时机,我又游览了不少地方。
1996年当兵第一年,我就利用外出的机会游览了莱阳市区的“宋婉故居”。宋婉是莱阳人,清朝进士,当过四川布政使、陕西布政使等职务,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诗写的好,在清初诗坛上与南方的施润章并称“南施北宋”,他的纪念馆坐北朝南,是三进的院落,,大门是欧阳中石题写的“宋婉故居”四字,虬劲有力,温文尔雅。里边小径,冬青、松柏成荫。大殿里展示着宋婉的诗集和手稿,并介绍了不少莱阳古今的名人,特别是从中得知,莱阳自解放以来,就出了八十多位将军,真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里边还有关于恐龙的展厅,资料是真的,但化石是复制的,使人意想不到!门票是5元,我现在应该还保存着当时的门票和介绍纪念册。
1997年 月至9月,我在济南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学习通讯专业,这七个月中间,我也游览了不少地方。利用休息时间,我拿着学员证,免费游览了趵突泉,趵突泉是“天下第一泉”,乾隆皇帝多次来过,汩汩的泉水,雕梁画栋的吕祖殿、清秀典雅的来鹤桥泉水水面,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漱玉泉,水不多,面积不大,水面上据说可以漂起钢崩的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五角以及一圆,我没有试,但见池底有不少钢崩,估计应该属实吧。此泉就在李清照纪念馆前面,我想李清照的词集《漱玉集》,可能就是因此而得名吧!趵突泉公园里还有大写意画家李苦禅的纪念馆,以及小写意画家王雪涛的纪念馆,应该说是棚壁生辉、锦上添花吧!
1997年7、8月份我们训练“按图行进”,大队本来打算带我们去锦绣川水库,结果因为堵车,所以去了长清县的五峰山,只见此山五峰耸立,十分陡峭,上面绿树成荫,时有亭台楼阁映现,山下有牌坊、大门和大殿、我想这应该是一处道教胜地。门口立一碑,显示此山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有可看的地方。只是因为我们训练任务在身,不能仔细一观,只能在下面瞅了瞅,就这样也感觉到是别有洞天,因此颇感遗憾。在山下吃了大饼、喝了鸡蛋汤,然后就乘军车,返回了位于白马山下的营区。在济南期间,我还游览了大明湖、千佛山、英雄山烈士陵园、五龙潭、黑虎泉以及济南的黄河渡口浮桥,当然都是免票的。在济南学习7个月,我才知道趵突泉是西乐水的源头,而黑虎泉又是东乐水的源头,而两个“乐水”又是小清河的支流,另外,齐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国王会于“乐”,就是这个地方,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渊源之深厚!
2004年我利用休假的时间,在淄博倒了一下车,专程去淄川的蒲家庄参观了蒲松龄故居,故居不大,但是小巧玲珑,干净整洁。“聊斋”是山东特有的那种又小又矮的房子,正中悬挂路大荒的题匾“聊斋”,两边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对联。中间悬挂当地一位朱姓画家为蒲松龄先生,在生前所绘的画像,顶带花瓴,这应该是蒲松龄70岁时被授予“乡饮介宾”的称号后,并给了一个不用赴任的县的儒学训导的虚职后,应该穿的正八品的官服,上面还有蒲松龄的自嘲诗文,不管怎么说,他从那年开始领起了俸禄,而且领了5、6年,这应该是蒲老先生大名之下最好的安慰,因为蒲老先生一生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他与功名仕途始终无缘,最后总算有了一官半职,也算是幸事!他一生在功名仕途上的尴尬、落魄实际上是必然的,原因在于,因为他《聊斋》写的好,受到好评,导致他的写作鬼怪的兴趣更浓,而《聊斋》的文笔和八股文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从而使他进入了“鬼怪越写的好,越考不上,郁闷之下,越考不上,鬼怪越写的好”的人生怪圈。实际上这也是命,如果蒲先生功名仕途顺利,他也不会有闲情和激奋之情去写《聊斋》了,而中国自古不缺当官的,就缺文豪,没有《聊斋》这本书,那将是中国多大的损失和遗憾!当然蒲老先生没有当官,中国历史上又少了一个为民请命的清官和好官。在蒲家庄旅游时,门票享受了半价(10圆),照了两张像,挺清晰,买了《聊斋佚文辑注》和《蒲松龄年谱》两本书。又买了当地人郭四方的一张字,十分珍贵!
2006年5月我与连队战友靳卢超和朱棚三人,利用在徐家店驻训的机会,向副营长曾武请了假,沿靶道翻过老寨山,进入龙门溪川道,游览了龙门寺。龙门寺是道教龙门派的祖庭,据说邱处机曾在这里修炼过,这里还是胶东公学、胶东军区和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总部所在地,实际上那里的最高峰,海拔是 70多米,比我们武功县的高村的地面还低近100米,但那里的山也是山大沟深、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龙门寺只留一座大殿,位于龙门溪一侧的独立小山上,通过我的观察,这个小山包是自然形成的,当洪水来临,或者过去龙门溪水多时,他应该是溪中的孤岛,大殿已经残破,令人惊奇的是大殿的门框、窗子均是石头雕刻而成,石质青绿、做工精美、古色古香。紧挨小山包的龙门溪中,就是大名鼎鼎的“龙门”,他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紫黄色石板,厚约一尺,高约三四米,横立于龙门溪上,由于风化的原因,中间有一米长的自上而下的缺口,口底正好与河床持平,下面是个断崖,崖下是个深潭,还不时有涓涓溪流从中流下,可谓老天爷鬼斧神工的杰作!山间还有陆树勋的墓碑,以及陈毅和许世友的诗碑,许的诗稍显粗浅,陈的很有诗意!这里还有“饱嗝泉”、“棋盘石”、“八仙石”以及“哗哗浪”等自然景观,只可惜时间仓促,没有一看,。时值五月,逃花满溪谷,溶洞到处是,青松冉冉,溪水潺潺流,真是世外桃源!据说这里还有鱼化石,只不过没有碰上,真是遗憾!
共 609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旅游是一个很浪漫的过程,作者从小就有这样的过程与爱好,并且游历了不少的地方,见识了不少的名胜,对游历过的景点也深有体会,写作能抓住景点的特色,概括其要领,真是潇洒的人生。文笔简练,体验深刻,描写生动,欣赏。感谢您的投稿,欢迎继续投稿木马。【:阿秀 699】
1楼文友: 14:44:5 旅游是一个很浪漫的过程,作者从小就有这样的过程与爱好,并且游历了不少的地方,见识了不少的名胜,对游历过的景点也深有体会,写作能抓住景点的特色,概括其要领,真是潇洒的人生。文笔简练,体验深刻,描写生动,欣赏。 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爱好旅游、音乐,喜欢读书,随心而作,不拘一格,愿与各位文友一起挥洒文字,潇洒走人生。
青少年便秘吃什么药
喝什么能润肠通便
男性长期便秘的危害
灯盏花制剂都有什么治疗腹胀的食物
青岛双鲸药业悦而维生素D
上一篇:道德的爱情和爱情的道德
上一篇:致青春我和我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