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归无计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11

故事背景一:汉庭设立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是汉代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西域军区司令兼省长。西汉时,都护是作为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使用的,是一种荣誉称号的性质,基本上是以骑都尉领其职,工资待遇二千石;到了东汉时才变更为单任官职。

在汉武帝、昭帝时在当时的渠犁(主要位于今新疆尉犁县、库尔勒)、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等地屯田,设置使者校尉领护,屯田的产出用以供应往来汉朝和西域两地的使者。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汉朝廷派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在屯田过程中,他也没闲着,因为与当时的匈奴争夺车师(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有功,郑吉被升任卫司马,并且让他护卫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到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的日逐王投降汉朝,汉朝庭就让郑吉派兵去迎接他,这样一来天山“北道”也被打通了就。朝廷借此机会就任命郑吉为骑都尉,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基本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西域三十六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故号都护。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才有了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的治所也就是都护的办公场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在都护府治下设置有屯田田官,在渠犁、轮台等地设屯田都尉进行屯田。都护可以开幕府,有自己的幕僚团队,属官有副校尉,工资待遇也是二千石;还有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两人。都护的职则主要就是统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锡尔河中游地带)等行国,颁行汉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可以发兵征讨。

故事背景二:匈奴分裂

自从汉武帝登基后,匈奴日子那是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当年金戈铁马肆虐中原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武帝在位几十年,数次发兵攻打匈奴,再加上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频出,于是乎,匈奴是被打的鸡飞狗跳,狼狈北蹿。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应该抱成一团共同抗衡大汉朝廷。谁知道,匈奴却跟犯了病一样的,窝里斗各个派系大打出手乱成一锅粥。这是为什么呢,说白了都是人权力欲望影响,原来是兄弟几个为了争夺大单于职位而大打出手。一开始是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单于两个人打,后来又有三个加入战团,战到最后,又只剩下了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二人。两人就瓜分了匈奴的地盘,按理说这时候两兄弟和平共处,还是可以的。可是,不行啊,呼韩邪单于单于虽然是老弟,但是人家是正统单于,这个郅支单于虽然也自称单于,但是其位不正。那本来得位就不正,就更加的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地盘了。

于是乎,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就又掐起来了,结果这个弟弟在和哥哥打架的时候总是会吃亏的,这次呼韩邪单于没打过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早晚会被哥哥郅支单于消灭的。于是,呼韩邪单于一不做二不休带领部下投降了大汉朝庭。公元前52年,他亲率军队,抵达汉朝边塞五原郡投奔了汉朝。至此,匈奴两大单于争霸的过程才算暂告一段落。

故事开始

一、哥哥,弟弟我又回来了

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进入汉庭后,草原上就只剩下了郅支单于一个大单于。对于郅支单于这种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兄弟都会干架的人来说,草原之上单于太多了不好,留下他一个恰恰好。按他的想法,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是一个愚蠢的做法,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早晚会被汉朝庭砍了脑袋,呼韩邪是铁定回不了草原了。既然呼韩邪单于回不来了,南方就没啥人跟他作对了,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毕竟郅支单于的单于位子来的不正,在草原西北等地还有着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他作为一个有着强大野心的人,为了实现只有他一个太阳才可以照耀草原的梦想,他决定北伐。别说,这个郅支单于人品不咋的,能力还是有的,很快,他就把西北的与他声音不和谐的力量摆平了。这时,他以为是自己雄霸草原的时候了。谁知道,美梦刚刚开始,就被突发的状况砸了个粉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原来是郅支单于当时战败投降汉朝的弟弟呼韩邪单于单于回来了,不仅如此,这次呼韩邪回来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汉朝庭还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护卫军、粮草辎重。这样以来,两人之间的力量对比瞬间发生了变化。

呼韩邪单于回来肯定不是跟郅支单于玩哥俩好的,他回来是要跟哥哥拼命的,是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单于位子的。郅支单于一看,这算什么事啊,自己辛辛苦苦的才把草原给统一了,这呼韩邪单于就回来抢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吧实在不甘心,这打吧人家呼韩邪有汉朝的支持,自己又打不过。这时候的郅支单于真个是郁闷透顶啊。

可是,活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更何况是郅支单于这样的枭雄人物,正所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别说,还真被郅支单于找到了一条出路。郅支单于想到的出路是什么呢,原来,他是盯上了大草原的西北部。这时的西北部可是城国林立的,前面也交代过了,西域都护府已经设立,护卫西域诸国。

要想在西北混下去,那就要有自己的地盘,可是此时的西北,也就是西域的地盘都是有主的,那怎么办呢?在郅支单于的想法里,其实这是很好解决的,有主人,好办,那就抢了他的。抢,西域三十六国也要有目标啊,抢谁好呢?太小的吧,像是尉犁、焉耆、楼兰这样的小国抢了也没什么用,没前途。于是,郅支单于就把目标盯上了当时强大的乌孙国。

乌孙,细君公主联姻之国,西域都护府护卫下最大的藩国之一。在郅支单于眼里,此时的乌孙和把自己逼走的弟弟呼韩邪单于有点相似,那就是都抱上了汉朝的大腿才慢慢的发展变的强大起来的。可是乌孙和呼韩邪单于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呼韩邪的地盘和汉朝接壤,如果开战呼韩邪能够及时得到汉朝的资助,自己是有败无胜。乌孙就不一样了,乌孙虽然也是受汉朝庭罩的,可是乌孙与汉朝庭之间隔了十万八千里,自己就算动了乌孙,汉庭也无可奈何。就算西域都护府出兵,仅凭都护府那几千常驻军兵和在渠犁屯田的那些屯田卫,根本奈何不了自己。

于是,被投降汉朝后回来的弟弟逼走郅支单于决定对西域动手了。

二、弟弟,我又有地盘了

话说,郅支单于的能力还真不是盖的。决定动手后,郅支单于的军队,向西边悄悄移动,正所谓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另一方面,郅支同志还派了使节进城去见乌孙国王,具体说的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大体意思就是说让乌孙王开城让他们的军队进城逛逛,没有别的意思,就只是逛逛而已。

乌孙王一听,那个气啊,你说你来我的城池逛逛,逛逛有带着军队和武器来逛的吗?你看人家汉朝,来逛的时候可是带着大量的礼物和公主来的,你这样,是安的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心啊明显,这不是拿我乌孙王当傻子涮嘛。好嘛,你来不带礼物,那我就把你使者的脑袋当礼物了,于是乌孙王就把郅支单于的使者给咔嚓了。

乌孙国王杀了匈奴使节后,决定将计就计,准备伏击郅支单于。郅支单于在屁颠屁颠的准备进乌孙城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大刀和弓箭。当下,两方就是一场互砍,郅支单于不行啊,毕竟是远离本土作战,虽然打赢了但是也没敢追击。于是,他调转枪口,灭了几个小国作为根据地,再想办法占领乌孙。

有了根据地,就想到了继承人问题,可是自己的太子却在当年和呼韩邪单于征战的时候质押给汉朝了。于是,他上书汉朝要求换回太子。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宣帝,要说这个皇帝也是个厚道人,在接到郅支单于的要求后,就派出了卫司马(当时的皇城城门护卫官,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中南海保镖队长吧估计)谷吉为使者出使西域,送还郅支单于的儿子。悲剧的是,当谷吉万里迢迢地,把太子送到郅支单于面前时,人家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连请喝水都免了,直接拉出去就砍了。

把谷吉杀了以后,郅支单于也意识到自己好像闯祸了,如果汉庭见使者没有回去肯定,是要再派使者来的,甚至于使者来的时候后面跟随的将是大部队。郅支单于想到的是逃跑,可是天下这么大,他杀了当时强大的汉朝的使者,还真不知道往拿跑,君不见当年卫青、霍去病追击匈奴几千里。

也该郅支单于不该此时命绝,和乌孙王国有仇的康居王恰在此时邀请郅支单于去帮忙共同对付乌孙王国。郅支单于一听,真是瞌睡了就来枕头,想啥来啥。于是,郅支单于率军开拔到了康居。

别说,这康居王还真是个实诚人,不仅没有趁机吞并了郅支单于的军队,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这泰山老丈人和女婿在对待乌孙问题是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一个字:打。郅支单于上次因为远离本土作战,后勤和预备队都没有,和乌孙一战是不了了之。这次,有了康居这个大后方,又有了泰山老丈人的支持,郅支单于是下定决心要灭了乌孙,一洗前耻。

这好汉还架不住人多,双拳难敌四手呢。乌孙王国就在康郅联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最终王都被破。这时,郅支单于的凶狠本性暴漏了,他对乌孙王都实行了残忍的三光政策,那叫一个惨不忍闻啊。

搞定乌孙后回到康居,令康居王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的好女婿郅支单于竟然恩将仇报,翻脸不认人。郅支单于康居国王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妻子给杀了,这还不算完,他还把康居国王安插到他身边的官员,全都杀了,扔到河里喂鱼了。接着,郅支单于逼迫康居王修建新的城池,还给城池取了个名字叫单于城。因为,他想告诉他的弟弟呼韩邪单于他不仅没有落魄,反而又重新有了地盘,还有了一个自己命名的大城。

三、郅支单于,洗好脖子等着,我陈汤来了

康居王被他的“好女婿”逼着去修单于城去了。这康居王也够悲催,本来是引来郅支单于好强强联合灭了宿敌乌孙,谁知道乌孙确实是灭掉了,可是连自己也搭进去了。真是赔了闺女又搭城啊。

康居王就跟个包工头是的,在建筑商女婿郅支单于的压迫下,他就再去压迫建筑工人也就是自己的子民,没日没夜的赶工建设城池,终于历时两年,将城池给建好了。

这城池刚刚建好,汉朝庭的使者又来了。来的目的呢,就是问问郅支单于把前面来出使的使者谷吉怎么样了?那谷吉早就被郅支单于给杀害了,汉使哪还能见到。再说了,此时的郅支单于眼看单于城建成,自己有了强大的根据地,并且这个根据地还远离汉朝。他就觉得自己现在根本就不需要看汉朝的脸色了,于是就把汉使羞辱了一顿,并且还狂妄地给汉皇回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如果翻译过来的话,大体意思也就是:我现在也不好过啊,住在穷旮旯里,所以我愿意归附强大的汉朝,我愿意把我的太子送给您当质子伺候您,听您差遣。看这话说的,哪有一点尊崇的意思,完全就是在调侃汉庭。人汉朝刚刚把质子给你送回来,你还把使者给杀了,现在又说要送质子,这不是纯粹耍人大汉朝庭玩嘛。

郅支单于杀汉使,数次侮辱汉使,并且肆意攻打西域都护府护卫下的西域诸国,这可惹恼了一个好汉。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西域都护府副都护陈汤。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今山东兖州)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本段引自《汉书—陈汤传》。

陈汤这个人,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说过的一句话,却是流传千古,每次提起都能够让所有的中国人觉得热血沸腾,那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壮哉,我中华,有此英雄。

前面故事背景已经交代过了,自公元前60年,郑吉成为第一任西域都护后,这西域都护府就算是开张成立了。而西域都护府职责呢,简单来说,就是负责西域三十六国,受欺负了要保护他们,不听话反叛的就要立即向汉庭报告。能安抚的安,不能安的就揍,一直揍到他听话为止。

现在,郅支单于打败乌孙国,霸占康居国,杀汉使,侮辱汉庭,建立单于城,不尊汉朝,这就是严重的叛逆行为。这样的人,招抚是不管用的,君不见汉朝数次派使,他都一点尊敬的意思都没有嘛。那怎么办,只有打,这也是陈汤的想法。

可是打却不是陈汤想打就能打的,他只是西域都护府的副校卫,上面还有一把手西域都护府校卫甘延寿。陈汤想打,甘延寿却不同意。陈汤急了,就告诉甘延寿说:西域各国,以前本来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灭了乌孙正是威名远胜的时候,他若是携此胜利之威去攻打其他几国,时间一久,恐怕西域 6国都不再是我们的了。我们现在应该趁着他们没有守城利器,集合我们的都护府护卫和在渠犁屯田的屯田吏,联合乌孙的力量一举消灭郅支单于建立千载功勋。

可是甘延寿身为西域的一把手,他不这么看,他也觉得应该打,可是要打也得上奏中央,等候朝廷的命令。一听这话,陈汤急眼了,汇报,西域距离长安万里之遥,等到奏疏到达长安,皇帝再召集大臣讨论,一来二去的,等到命令回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最重要的是,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文臣们会不会同意出兵都不一定。

共 818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以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典籍,向读者展示了一段壮我民心的历史。文笔流畅诙谐,以时下语境对应历史典故,起到了通俗易懂且寓教于乐的作用。篇章对人物内心都有着精辟的解读,辅之以厚重壮丽的历史背景做衬托,构成一种独特的阅读况味。一篇对历史、对中华、对英雄饱含敬意的作品!推荐赏阅!【编辑:紫玉清凉】

1 楼 文友: 2015-09-29 07:49:04 背景辽旷,新解精辟。感谢支持系统短篇栏目,期待红尘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 2015-09-29 07:52:18 文章着重刻画了郅支单于的残暴和野心,以此推出陈汤的浩然正气。一正一邪,对比宛然,使读者心里是非顿明。史记新解,有着不一样的效果。问候红尘!腿部拉韧带方法张家口牛皮癣专科医院防城港十佳牛皮癣医院

肩颈背部酸痛影响
过敏性鼻炎怎样治疗
妇科千金片作用与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