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中国汽车市场高调收官2007城市SUV成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29

中国汽车市场高调收官2007 城市SUV成最大亮点

640)this.width=640">

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销售总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中国汽车的消费量也上升至全球总消费量的12%。与此同时,2007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总进口量增幅超过30%,进口车增幅高于国产车增幅。进口汽车与国产汽车“品种互补,错位经营”的格局进一步深化。

更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依旧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全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高达26%,且不断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正在逐步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这一切都表明,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还有哪些惊喜需要我们去重温呢?

市场篇

城市SUV成最大亮点

640)this.width=640">

2007年,SUV市场需求呈高速增长势头,累计销量达到35.74万辆,同比增长50.09%,高于乘用车行业增幅28.41个百分点。其中,4轮驱动SUV销售18.52万辆,同比增长51.32%;两轮驱动SUV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48.78%。

在SUV主要品牌中,与上年相比,城市SUV成为引领市场快速增长的主导,这类品种在价格、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包括外观造型等方面均优于传统SUV,因而成为2007年SUV市场一大亮点,其中以哈弗、瑞虎等自主品牌表现最为突出,2007年上述两大品牌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同比增长99.29%和77.99%;本田CR-V和途胜销量同比也保持明显增长,分别达到4.57万辆和4.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28%和58.75%。

数据显示,2007年内需增加量达到149万辆,创历史新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认为,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发展规律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2007年汽车市场全面高速增长的原因为,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偏快并已接近过热的状态,已经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如房地产、股票市场等),对乘用车和商用车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次,计重收费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当然在商用车属于重要因素。

而自2005年汽车出口大于进口后,进口与出口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7年汽车出口大于进口30万辆以上。内需方面,轿车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格局没有改变。但2007年的一个突出变化是SUV需求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轿车和MPV,并且主要是都市型SUV,说明具有可持续性。

MPV稳定增长

640)this.width=640">

2007年,MPV市场需求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共销售22.57万辆,同比增长18.14%。在MPV主要品种中,1.6升至2.5升各系列品种在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继续维持快速增长。其中,1.6升

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224.7万辆(已经超过前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27.57%;轿车交易107.53万辆,同比增长42.16%。二手车交易量增速高于新车销量增速4.38个百分点。前11个月交易额总计900.3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轿车558.62亿元,同比增长68.55%;客车154.01亿元,同比增长48.83%;货车114.59亿元,同比增长34.98%。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介绍,二手车中准新车越来越多,车龄缩短。其中,3年以内的准新车占交易总量的34.51%,高出前年同期0.54个百分点;使用时间在3至10年区间内的二手车占交易总量的57.55%,比前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大多数进入流通的二手车在此年限范围内而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老旧车仅占交易总量的7.94%,略高于前年同期。

罗磊告诉记者,还有一个特点值得关注,二手车平均交易价格呈上升趋势。罗磊认为,二手车平均交易价格的上升,其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二手车档次在不断提高,“小面”、“212”等低端车型已经从主流车型慢慢淡出,高档汽车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二是二手车品种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家用轿车已经占据了二手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进入统计的其他低附加值品种如摩托车等,份额大幅度缩减;三是车龄不断缩短,汽车更新换代频率加快。

“置换消费需求在2007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罗磊说。

质量投诉篇

日前,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徐垭宸处获悉,2007年汽车消费投诉大致分为几个主要特点。

中高档车型投诉快速增长

中消协去年直接受理的汽车投诉中几大品牌特别是某些国际知名大品牌的车型占80%以上,有一大品牌的轿车竟然出现覆盖件漏雨这样汽车制造初期才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让人匪夷所思。还有多起高档轿车、轻型越野车发生自燃等重大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投诉有增无减,安全隐患、生产缺陷的比率有所上升。发动机、变速箱、自动系统、空调系统、车内空气质量、轮胎及油耗等方面的质量问题投诉占较大比重。同时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的投诉比重也越来越严重。

产品缺陷投诉增加

由于产品缺陷而引发的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共有问题的投诉逐渐增加,这主要体现在通讯和网络广泛普及的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越来越广,时间越来越快,对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研究很快会得到有效的沟通和证实而达成一致。同时,部分企业缺乏应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常常以国内目前无技术标准、没有法律规定或国际惯例等借口而推卸责任,导致消费者对企业责任问题的投诉有所增加,群发集体投诉越来越频繁。

消费主体间的信任度下降

由于少数汽车生产厂家和维修企业道德的缺失而导致消费者与经营者两大消费主体间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不少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产生信誉恐慌或信任危机,由此而引发的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服务的纠纷日益增多。售后服务质量、维修及零配件价格的投诉还会居高不下,消费者对维修企业信不过、部分维修店维修用翻新配件替代正规零配件、维修人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的投诉占售后服务和维修方面投诉的90%以上。

进口车篇

2.5升以上车型占比增大

2007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总进口量增幅超过30%,进口车增幅高于国产车增幅。据海关统计,1-11月份共进口汽车(含SKD整套散件)27.7093万辆,比前年同期增长37.6%。如果据公安上牌统计(不包括SKD),2006年进口车上牌12.23万辆,2007年1-9月份上牌13.13万辆,全年估计18万辆,增幅超过40%。

2007年,进口车与国产车“品种调剂、错位经营”格局更加深化,进口车轿车高档化、个性化进一步显现。从进口轿车分排量来看,2007年2.5升以上车型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达到69.4%。大排量进口轿车增速更高,进口车更趋向高档豪华方向发展,而1.5-2.5升的轿车多为个性化强的车型或轿跑车。

而在进口车种类中,进口SUV增长最快,并且全年总量有望首次超过轿车进口量,已成为进口车市最活跃的车型。2007年1-11月份进口12.6659万辆,同比增长65%。同期小轿车进口12.20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6%。SUV进口仍然是以大排量为主,其中2.5升以上占到81%。

跨国公司呈现“自主”趋势

由于WTO过渡期的结束和《汽车销售品牌管理办法》的实施,跨国公司大多选择成立独资或绝对控股的公司作为总代理商,以便在资源、渠道、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以达到提升品牌、增加利润、增加对网络的话语权等目的。部分厂家选择与国内专业进口汽车贸易服务商合作,国内销售状况改善效果明显。

几年来,如进口大众品牌在高档车强手如林的市场,与国内专业进口商合作,依靠并不多的几个车型,进口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已经形成一个“合作多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创造了“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绩效和联合工作机制”的新模式。2004年没合作前大众品牌共进口1024辆,2005年年中合作后当年进口2025辆,2006年5146辆,2007年预计8000辆,增幅高于进口车平均增幅。

雷克萨斯进口数量最大

去年1-10月份,进口数量最大的品牌为雷克萨斯,和前年同期比较,增幅最大的是奥迪和雷克萨斯,只有沃尔沃出现下降。大部分车型1-10月份进口量超过前年全年。

江西男科医院咋样

宝鸡治疗癫痫病方法

肢体麻木病人吃什么好

吉林白斑病医院那个好
脑动脉硬化怎么治疗
黑龙江哪个医生治白癜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