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世外桃源琴沙村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0-11

摘要:村里一片宁静,没有烟尘滚滚,没有雾霾满天,没有机器轰鸣,没有喇叭喧天,没有人声嘈杂,没有刺鼻尾气;有的是江水清澈,有的是绿树婆娑,有的是蝶舞翩跹,有的是鸟儿啁啾,有的是鸡鸣犬吠,有的是花草芳香。琴沙村犹如一个纯洁宁静的少女,在喧嚣的现实中遗世独立。 最早知道“琴沙”这个名字是在三十多年前,一位家住琴沙村的同学告诉我的。我很好奇这个村名。他说琴沙的得名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一位著名的戏班艺人乘船经过这里,见江面宽阔,月白风清,微波荡漾,不禁动了雅兴,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坐在船头,弹起琴来。琴声曼妙,船上的人听得如醉如痴。琴师兴致越来越高,激动之处,不禁边弹边舞,忘乎所以,可是他一不小心,把琴掉进江里了。这把琴阻挡水下的流沙,冲积成洲,形似横琴的小岛,所以后来人们称之为“琴沙”。

这个诗意美丽的传说,为“琴沙”赋予一层浪漫的色彩,我听得入了迷。

他还告诉我,琴沙村四面环水,家家户户都有小船,村民亦耕亦渔。农忙时插秧割稻,农闲时撒打鱼。水涨时,随时随地可以见到鱼,如板凳上,饭盖头,都有鱼。他生动的描述,令生活在丘陵地带的我对琴沙村心生向往:如果我能驾一叶扁舟,随江水任意东西,或者摇着渔船,到江里撒打鱼,该有多好?即使去看人家捕鱼,也该是很有趣的事。于是,“琴沙”这个名字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但那时因为交通不便,我一直没有到过琴沙村。

毕业后,大家忙于生计,同学之间少了联系,直到我们的儿女长大成人,我们没那么忙碌,同学之间便多了来往。去年,他儿子结婚,他请我们几个同学去喝喜酒,我有机会踏上琴沙岛,一睹她的风采。

那天,根据他在请柬上标明的琴沙村的地理位置及行走线路,我们从西南城里开车到达青歧圩,然后坐船过渡到琴沙村。

我们几个同学在青歧码头等船,等船的还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城里人,看样子是去探亲的。不一会,一艘铁皮渡船驶来了,船长热情地招呼我们上船:“你们是到吴某某家喝喜酒的吧?”

我们说:“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他笑呵呵地说:“今天我们村吴某某娶儿媳,他跟我打了招呼的,你们的船费一律打折,收回成本就是了。”

原来琴沙村的村民乘坐渡船是免费的,村里统一支付费用,外来人坐船才收取费用。

我在心里暗暗称赞老同学想得周到。

“坐船免费,你们的村民真幸福。”人群中有人啧啧称赞说。

“是哦,是哦。”船长笑吟吟地回答。

渡船开了不足十分钟,就到了琴沙岛边。只见碧水蓝天,高远辽阔。几艘小船停泊在岸边,有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味道。沙滩上,一片又白又细的沙粒,踩上去,松松绵绵的。如果夏天赤足走在沙滩上,那就更惬意了。靠近岸边的沙洲上,有农民在耕耘。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庄稼上,绿色的叶子闪闪发亮,让人在冬天里看到了几许春色。

行走在堤围上,目之所及,堤围笔直,干净整洁;榕树高大挺拔,长须飘飘;夹杂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气味迎面扑来,沁人心田,我贪婪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进入琴沙,来到村口了,看见村庄的堤围上立着一幅婚纱照,照片上高大帅气的新郎就是我同学的儿子。

我们走下堤围,先到主人家中随礼贺喜。老同学的老家在堤围下,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样式,有点低矮、狭窄,但破旧的墙壁粉刷一新。屋外的院子另有一番天地:四周种有龙眼、荔枝等果树,绿树掩映,空气清新。果树下围有干净的石桌、石凳,很多客人围坐在石桌,吃着喜糖和水果,这时,负责招呼客人的村民拿出了黄澄澄的香蕉,笑着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香蕉,是用农家肥种植的,很香甜,尝尝吧。”

我们品尝了一下,香蕉果然清甜润滑。

趁未到吃饭时间,我们到村里走走。整个村庄,绿树村边合,江水环村流。房屋俨然,巷道整齐。村里一片宁静,没有烟尘滚滚,没有雾霾满天,没有机器轰鸣,没有喇叭喧天,没有人声嘈杂,没有刺鼻尾气;有的是江水清澈,有的是绿树婆娑,有的是蝶舞翩跹,有的是鸟儿啁啾,有的是鸡鸣犬吠,有的是花草芳香。琴沙村犹如一个纯洁宁静的少女,在喧嚣的现实中遗世独立。

来到村口,见墙上贴着两张红纸,原来是两张请柬,上写:“宴请通知:我长女某某某于新历1月4日,农历11月14日出阁成婚,是日于本村礼堂设宴,敬请全体村民(男女老少)上午11时、下午5时回村赴宴,全天恭候。阅读通知后,请代为转告。某某某(夫妇)敬约”。另一张是某村民儿子结婚的请柬,也是宴请全体村民。

多么简朴大方的请柬!这样的请柬只有在乡下才看到;这样宴请全体村民的,在农村也不多见。

来到吃饭的地方——君赞吴公祠。祠堂的结构与一般祠堂没有什么区别,但祠堂周围的环境却让人眼前一亮:祠堂背后是一黛远山,巍峨雄伟;祠堂前面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一直延伸到堤围脚下,可容一百多围酒席;广场两旁是对称整齐的民居,祠堂一带,给人气势磅礴、厚实沉稳之感。

广场上摆满了席位。中午时分,开席了,佳肴满桌饭热菜香,亲朋好友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我们正吃得兴起,突然见堤岸上潮水般涌下一群人,哗啦哗啦,涌到广场,迅速围坐到酒宴上。帮忙做事的村民热情招呼他们,酒宴变得更热闹了。

过了半小时,又见一群人从堤岸上蜂拥而至,哗啦哗啦,涌入广场。人潮一波波涌来,广场上酒席的长龙越摆越长,差不多摆到堤围脚。这样壮观的婚宴情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看得我忘乎所以。

琴沙村的婚宴是全天候的,客人可以选择吃午饭或晚饭,也可选择午、晚饭都吃——人们戏称这是“日全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琴沙村的婚宴热闹又有人情味,单是宴请全体村民的做法,已让人感到村风的淳朴,全天候的婚宴,更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这与城里的婚宴是完全不同的。

吃过午饭,我们跟老同学告别就乘船返回了。我们都感叹琴沙环境优美,古风犹存,似世外桃源。

渡船载着我们渐渐远离琴沙了,回头望去,西江绿岛琴沙如一把横琴,卧在江上。江水淙淙,犹如琴弦,琤琤作响。

共 22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三十几年前,从一个家住琴沙村的同学处因一个浪漫的传说初识琴沙村,从此,美丽的琴沙村便魂牵梦萦于脑海里。三十几年后,因参加同学儿子婚宴终于得以踏上琴沙村一睹其风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琴沙村果真犹如养在深闺的少女,纯洁宁静,遗世独立。缓缓行走于琴沙村,绿树村边合,江水环村流。更有那大方简朴的请柬,全村而动热闹丰盛的“日全食”,让来客感受到桃花源般的安宁和乐,自然平等。此地此景此情,怎不令人心向之神往之?语言生动、简洁、隽永。。:雀巢志琦

1楼文友: 14:21: 1 谢谢志琪的辛勤劳动,敬茶。先上班去,有空再跟帖。 热爱文学和音乐

2楼文友: 14: 1:21 如此世外桃花源在哪里?我也好想去看看

回复2楼文友: 17:49:06 雀巢志琦的编编的按语写得简明、扼要、精准,画龙点睛。喜欢,收藏了。谢谢!

回复2楼文友: 17:55:21 呵呵,不好意思,忘记介绍了。琴沙村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距离城区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但要坐船,要坐十到十五分钟,原汁原味的乡村,欢迎你们来玩。

楼文友: 14: 9:42 作者把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通过亲身经历同学儿子的一场喜宴向我们娓娓道来,不光是编者动心,我相信所有读者也会动心的。

回复 楼文友: 17:57:12 谢谢江山梦秋的跟帖,谢谢你喜欢俺们这里的乡村。欢迎你们来玩。

4楼文友: 15:4 :29 原生态的村落,朴素的让人向往,真有点陶渊明世外桃园味道。

回复4楼文友: 18:04:21 是啊,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有这么一个宁静之处,实在难得。有一朋友,在那村里租了一幢房子,用作度假兼写作室,听说正在装修之中。如果有钱,俺也想搞一个,哈哈!

5楼文友: 17:49:51 世外桃源越来越少,这块原生态的村落一定要保存好啊!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5楼文友: 18:08: 9 小泥儿姐姐想得深远,棒!保护原生态村落,守住一方净土,相信政府会考虑这些问题的。

6楼文友: 20:4 :40 回头望去,西江绿岛琴沙如一把横琴,卧在江上。江水淙淙,犹如琴弦,琤琤作响。 美极了!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6楼文友: 21:46:41 谢谢月楼社长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多的文章和帖子您都过目,辛苦了。做个社长真不容易啊。杨柳向您致敬!

7楼文友: 0 :16:49 乡村永远是纯朴的,一个琴沙,就是一幅纯美的画,令人向往。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回复7楼文友: 05:51: 7 谢谢秋情绪的美评。也许是在农村长大的缘故,特别喜欢乡村空气的清新,喜欢村民的善良质朴。祝秋绪春安。

减肥后期怎么加速减重

减重不等于减肥

控制体重的减肥药

大腿根老是抽筋的疼
灯盏细辛和细辛有何区别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