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诗歌金奖得主年轻作家应大量阅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1-20

巴基斯坦裔英国诗人伊姆蒂亚兹·达克凭诗集《月亮之上》及对诗歌的终身贡献荣获英国女王诗歌金奖,白金汉宫12月17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英国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如此评价其诗歌创作:

达克总是以一种锐利的视角使主题光彩夺目,无论她写童年、政治或是忧伤……她将三个国家交融:巴基斯坦,英国和印度,无论主题是个人还是公众都信手拈来。对于英语诗歌,她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以及一种不可或缺的声音。

达克在生活中是多面手,不仅是诗人,也是画家和纪录片制作人。但她最为人熟知的是诗歌中穿插令人心醉神迷的画作,这些绘画不是在图说故事,而是放大了文字的效果。她经常被人称为当前英国最打动人心的亚裔诗人。

达克得知获奖时感到难以置信,她说第一反应是希望父亲还活着能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活了差不多100岁,去世前迷迷糊糊,忘记了子女是谁,但还怀着崇敬之情念叨着女王陛下。所以这个由女王颁发的奖让我感到很亲切。”

她说:“获得这一奖项让我感到和我崇拜的诗人有了一种隐秘的联系,远至奥登,近至约翰·阿加德。它意味着英国对多元类别的诗歌敞开心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和接受一些主流之外的声音。”

英国女王诗歌金奖设立于19 年,当时英国乔治五世国王接受桂冠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的提议,设立该奖用以表彰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后来,颁奖范围扩大至英联邦国家,一般先由桂冠诗人提名,而后评委会评选出最终获奖者。历届英国女王诗歌金奖获奖者包括奥登、休斯以及德里克·沃尔科特等著名诗人。

达克作为亚裔英国人,在诗歌中呈现多个国家的视角,得益于她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多重文化身份是一笔财富

达克将自己的多重文化身份概括为“苏格兰穆斯林达尔文教徒”,因为她1954年出生于巴基斯坦,不到一岁举家迁移至英国格拉斯哥,后来又与印度人结缘。

这位印度人是她的同学,后来两人结婚,但是由于达克家人反对,他们私奔至孟买,家人随后和她断绝关系。虽然遭遇了这些挫折,但她的创作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在印度的时光,她深情地回忆道,“那时印度对我来说是个非常棒的地方,在那里各种奇妙的经历等着你。印度也是我开始创作的地方,从很多方面讲,孟买对我非常友好。”

达克一直认为自己有多重文化身份,她为能体验不同的地域环境而感到幸运。“我并不认为应对多重身份是一种障碍,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笔财富,”她说,“人们成长并改变着,成长的一部分就是吸收不同文化的影响。”

目前她已出版六部作品,主题或者关于自由、文化错位或者性别政治。

作为一个亚裔英国人,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遭遇一些不公、压制或者暴力,这些主题都进入了达克的诗歌。

达克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琐事以及身边的普通人。达克说,“诗人是杰出的偷听者。”

她说一旦灵感的胚芽萌发,第一行诗就会自动跃到纸上,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

达克对于应对文化压制颇有兴趣,她以聪明的写作为武器,有力地反击了人们对于亚洲人“愚笨”的刻板影响。

达克的一些诗歌被编入英国教学大纲,在中等教育的诗歌活动中,她每年为25000名学生朗读诗歌。

对于有志于成为作家的人,达克的建议是泛游书海,如饥似渴地阅读,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书。

“找到你自己的声音。首先,阅读并找到你欣赏的作家,阅读他们的作品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东西。读喜欢的书,也读不喜欢的书,弄清楚你不喜欢它们的原因,”她说。

“当你开始写作时,找到自己的声音。正是自己的声音使得你的作品与众不同。我并不是指滥用情感,这种声音必须真诚,”她补充道。

代表作品:

达克因在诗歌和电影制作方面的成就于2011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同年获得由英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乔蒙德利奖。

她迄今共发表六部作品,分别是:

《深闺》(Purdah)1989

《来自上帝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God) 1997

《我为魔鬼代言》(I Speak for the Devil) 2001

《我桌边的恐怖分子》(The Terrorist at my Table) 2006

《留下指印》(Leaving Fingerprints)2009

《月亮之上》(over the moon)

(实习:白俊贤)

微量元素正常值是多少

风湿性关节炎怕什么

什么季节补钙吸收最好

小孩口舌生疮
厌食症的症状怎么治疗
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