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长途短语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13
列车早上出发的时候,太阳才隐约可见。
方向是一路向南,红日便在我们行程的左首一路相伴。
这条路我第一次行走,女儿问:前方是哪儿?我说是曹县,我们将从曹县离开山东。
离开山东进入河南,经过商丘与新县,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沿途景致,列车一声长笛又进入安徽的亳州与阜阳。
出安徽进入湖北的第一站,是潢川。经过一路大平原的毫无变化之后,开始见到翠绿的山冈,女儿兴奋起来,这么多的山,是她平生第一次所见。
潢川之后是武汉,列车穿过几个隧道,武汉的城市气息就扑面而来。
大武汉,我们来了。
长江,我们来了。
二
一上午的时间,很短,而我和女儿用它跨越了四省。
一上午的时间,很长,这样的感觉好像铁轨外连绵不断的灌木丛。
也许是期待太久,不足600公里的行程,让孩子用心走了18年。
山东、河南与安徽本就是近邻,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大同小异,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田野,生长着整齐又丰收在望的青纱帐,这是它们共有的风景。
细小的不同也还是客观的存在,比如山东,田间多是挺拔的杨树,尤其是菏泽地区,林业发展快,举办了近十届全国林交会后,林业已经成为地区性的特色产业。
河南的田间仍可以见到泡桐树,女儿问:河南怎么那么多梧桐树啊。我说可能是地域性的土壤更适合这种树木的生长,还有就是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带头种植泡桐树,用来压盐碱地,防止风化与沙漠化。女儿似有所悟:是焦裕禄吧。
安徽几乎种植的都是玉米,许多地块已经收获,这是淮北。等我们的目光逐渐进入淮南,田野多了一些稻田。
星罗棋布的水稻田,条块分割,错落有致,这种景象是女儿从未见到过的,她显得十分开心。“爸爸,那边还有荷花池。”顺着女儿的手指,我从车窗看过去,鲜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好美的一道景色。
“还有水牛!”没想到能看到南方的水牛,黑色的毛发,浑然不同于鲁西黄牛的风采,它们悠闲地卧在田间,身边还停留着洁白的白鹭鸟。
列车飞快前行,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可那安静的美丽,就像一幅期待很久的图画,被我们的眼睛与心灵深深记忆。
三
湖北是陌生的。
从潢川开始,隐约的山峦便闯入视野。
先是丘陵一样的起伏,接下来就是雄伟的挺拔了。
我叫不上那些山的名字,但,它们一定有名字。
它们就像历史堆积起来的一段文字,披一身松的苍翠,山桃的浓绿,间或还有红色的、紫色的野花点缀,在这尚不觉凉的早秋,好似只为了一列欣赏的目光而静立。
我的心陡然起敬。
我向来是对山会有这种情绪的,平原之上,风景是那样的雷同,而山出现之后,每一细节处,都是百看不厌的神奇。
山谷间镶嵌着一幢幢楼房,白色的墙壁,红色的瓦顶,仿佛就是为这一幅山水画穿插的鲜活。
看到河流,依村而行,却听不见流水潺潺,但能感觉到它们的欢快,看那浪花,隐约而见。
武汉也是在群山环抱之中吗?女儿期待着疑问。
其实,武汉对于我同样是陌生的,我只知道哪儿有长江流过,有黄鹤楼伫立于蛇山,有武汉大桥与二桥遥遥相望。
而长江又是什么样子呢?
四
车至汉口,这是我和女儿此行的终点。
走下月台,乘电梯进入地下通道,我对女儿说,这就是大城市。
眼前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我拖着女儿的旅行箱,她只背了自己的包,但,还是很快被人海淹没。
今天是6号,车站不会有武汉理工大的接站人员,女儿问:咱们能不能找到学校啊。
我知道她在担心,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一个个体几乎是没有行动的自由的,我说没事,爸爸在啊,一定让你看到你的大学。
不用出站,我带着女儿直接去坐地铁二号线。
售票、检票都是自动化,我们很快上了地铁。我在家早就查过行车路线图,坐地铁可以在“宝通寺”下车,然后从石牌岭大街南去楚雄大道,理工大南湖校区就在那儿。
我自信我在北京的15年生活经历,我的方向感让我能找到我们需要的方向。
地铁从长江隧道穿过,女儿细数,说:足足四分钟。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长江。
16点20分,我们站在武汉理工大学门前。
我设法联系上女儿的辅导员,说明前来报到的情况,辅导员告诉我们,女儿的宿舍在北7栋,并让我们和宿管人员联系,可以将行李先存放进宿舍。
宿管老师对女儿笑着说:叫我阿姨就行。仅仅这一句,我感觉到了湖北人的亲切。
看过入学通知书,询问了班级,她告诉我们宿舍在五楼,并主动带我们去开门。
住宿条件真的不错,房间很干净,四人一室,房内配备了洗手间。
我们只是想放下行囊,然后轻装去市区领略一下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宿管老师说可以的,明天报到时会给你们房间的钥匙。
告别宿管老师,我们来到办公楼前大广场,这里是迎新主战场,17个学院都设立了自己的地盘,学校媒体正好忙着采访,他们说想做一个“武汉理工,我来了”的微博主题,并邀请女儿和我每个人写一句话,合影并发布。
我看看女儿,女儿微笑同意。
五
为了看武汉市区的繁华,我带着女儿决定步行。
走过雄楚大道,从起义大街、中山路感受着100多年前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风雨痕迹。辛亥革命从这里开始,并随之占领武汉三镇,中华民族揭开了取消帝制,建立共和的梦想。
了解武汉必到武昌,武昌区就是这座城市的记忆。
将要晚饭的时候,女儿想起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女儿爱吃鱼,尽管在家也吃过武昌鱼,我还是决定带她去吃一下,武汉人做武昌鱼的味道一定不同于我们。这是直觉,更是真实的感觉。
晚饭后,我们又返回到武昌站。广场上已经有很多老人在锻炼,“健身舞”撒之四海都一样,欢快的节奏,鹤发童颜,似曾相识。
最为壮观的是几位老人正用一根长长的鞭子抽打陀螺,巨大的陀螺闪着荧光不知疲倦的旋转,老人满头大汗,一下一下挥舞着长鞭,表情里流露出的惬意是那样的酣畅淋漓。
我看到一位安静的老人,用一只拖布般大小的笔,从一只水桶里沾饱了水,于广场大理石地面上奋力书写。
那字迹苍劲有力,我暗自佩服老人的功力以及书法的造诣。
大千世界,精彩不同,只要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为精彩的方式活着,并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不就是最美好的和谐吗?
六
武汉理工大学迎新第一天。
201 年武汉理工大学招生9660人,南湖新校区将有6000多新生入住。
可喜可贺的武汉理工大。201 年4月10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统计,亚洲前一百名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58名。这次排名中国大陆上榜15所高校,其中,“985工程”高校14所,非“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一所。也就是说武汉理工大学是14所中的一个,且与武汉大学并列第58名。
新生报到先是注册,这个环节学校谢绝家长陪同,随后缴费、领取代购物品、寻找宿舍等,也都是要求学生独立去办理。
我只能在女儿身后默默跟随,我懂得学校的用意,家长对入学的新生可以试着放手,让他们自己开始独立的大学生涯,开始经营自己未来的人生。
大学生志愿者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只要新生需要。
理工大的校园好大,从办公楼到宿舍区足足有2000多米的路程,我谢绝了志愿者的帮助,我要亲自帮女儿将东西扛进宿舍。
舍友陆续来齐,她们分别来自云南、江西和湖北恩施。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自己很快就熟悉起来,尽管口音不同,但学校给予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她们的交流起到了帮助。
收拾宿舍卫生,布置自己崭新的小天地,孩子们是带着幸福感忙碌的。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女儿收拾好自己的新家,我说我带你去看长江吧。
从学校门口坐529路公交,终点站“中华路”下车,江堤大道就横在眼前了。
尽管女儿视力不佳,她仍第一眼就看到了左侧的武汉长江大桥。它像一条褐色的长虹,飞架长江之上。
站在江堤护栏外侧,近距离聆听惊涛拍岸的隆重,抬眼看远处,轮渡与快艇争流,湍急的长江水滚滚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岁月无悔而去,女儿指着码头说咱们去感受一下吧。
先是买了快艇的票,横渡长江只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快艇到江心时,我看到几个杏黄色的救生衣在江面浮动,是勇敢的横渡者!他们的头有规律的上下潜水换气,整个人迎流而上,用自己勇敢的心和有力的臂膀与长江搏击。
至对岸,女儿似乎仍兴趣未尽。我们又买了渡轮的票,这次可以慢慢感受横渡长江的优美。
渡轮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在甲板上站着,感受江风的凉爽。甲板四周有一米多高的围栏,女儿凭栏而立,面向长江,船尾激起的水花洁白如玉,化作长江水面一条稍纵即逝的素描。
远处,武汉长江二桥像一位曼妙的少女,修长的斜拉锁似乎是她轻歌曼舞的手臂,与之呼应的是长江大桥,稳重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彼时,一列动车从中间穿过,顶层上是来往不息的车流,多么雄伟的大桥啊,日复一日就这样负重,日复一日竟这样沉稳,日复一日还这样静默,听长江之上百舸争渡,听长江之水轰然而逝,听两岸嘈杂不绝于耳。
七
匆匆三四日,我当归去。
女儿说:您不用担心我,我已是成年人了,能照顾好自己。
做父母的能有几个放的下儿女的,这样的感触也只能儿女做了父母才能体会到。
但,儿女终要独自去面对人生,不论多么有力的父母,都不能永远给力。
陪孩子买齐备生活用品,我决定做最后一次考察。
“走,去你们食堂吃一次饭。”
理工大的食堂也很大,足可以提供几千人同时就餐。
饭桌却始终保持洁净,不断会有人及时清理餐具和遗落的物品。
饭菜也很丰富,价格还真不贵,从0.5元起价,凉拌菜、炒菜,油炸食品花样繁多, 元一份的包括米饭一素一荤,4元的是二素一荤,6元的是二荤一素,这也是最高的价格。
我说咱们就吃6元的份饭。
6元的份饭菜肴也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品种有十种以上,食堂工作人员按照就餐人员的要求盛装饭菜。
不喜欢米饭的可以选择包子与面食,看来食堂确实是从关注学生生活出发。试想,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就餐习惯自然不同,面面俱到难以做到,但尽量满足不同地区的学生需求才是校方真正的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武汉理工大学报》数据:201 年招生人数全国第二,河南、山东生源大省招生都超过一本线50分以上,近万名新生中,超过本省一本线50分的考生4754人,占比57.5%,超过40分的考生6627人,占比80.2%,其余考生都在本省一本线以上20分录取。
我离开的时候,女儿在理工大门前频频招手,雄楚大道车流如水,车辆的嘈杂声淹没了女儿的声音,我挥手大声说:回吧,我上车后给你。
女儿第一次一个人走进校园,我不知道她的心情如何,但我知道她的梦想在这里。
我留下了她,这是我不可更改的抉择。
我带走的,除了她的牵挂之外,还有我不可诉说的感伤。
尽管那感伤也是甜蜜的,就像一路长途,我与女儿的短语一般。
共 41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送女儿上大学的一路见闻,记录风景,叙说复杂的心情,表明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殷切的希望和依依不舍的心情。用通俗的语言,娴熟的笔法,真挚的感情,描述了送女儿踏上征程的全过程。一路过中原,经潢川,看到杨树的提拔,泡桐的氤氲,大武汉的繁华,名校的环境,住宿条件,对初入大学门的女儿是个新的挑战。父女相别在大学门口,父亲眷眷的心,女儿拳拳的心,那份不舍和牵挂只在父亲的心底奔涌,甜蜜的伤感,溢满父亲的心田,全文感情真挚,意境饱满,体现了父爱的深沉,博大。字里行间体现了女儿的优秀,女儿十年寒窗,终于金榜题名,优秀的父亲,养育了优秀的女儿。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雅韵!【:青竹傲雪】【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91005】
1楼文友:201 - 21:22:02 老班长一篇送女儿的心语信手沾来,下午刚说想雅韵,现在就发来了,文字水平速度堪称一流,再次祝福女儿!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记住曾经绽放的万种风情。快乐休闲,感受友情,养心颐气,笑谈人生。
2楼文友:201 - 21:22:42 每个做父亲的对儿女都怀着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像雄鹰一样翱翔蓝天,可真当离开的时候,还是舍不得。父爱如山,深沉而博大。读老班长的文章,想起四年前的现在,我儿子上大学的那一幕,天下父母都如此吧 !问好!祝写作愉快! 携文字走天涯, 情实感,抒感人情怀。
楼文友:201 - 21: 0:16 父爱如山,问候老班长,祝福女儿!
4楼文友:201 - 22:12: 7 拳拳父亲心,殷殷爱女情。祝贺宝贝女儿高考获胜!祝福女儿的未来精彩纷呈!问好班长老弟! 记住美好,忘掉烦忧,开心快乐每一天!
5楼文友:201 - 22: :18 长途短语,最朴实的语言,也是最真切的情感。父爱如山!祝福女儿学业顺利!祝福老班长写作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6楼文友:201 - 10: 2:46 拜读,为女儿撑起的天空中,快要看到她展翅飞翔的身影了。祝福您和您的女儿1
7楼文友:201 - 07:08: 1 饱含真情的文字蕴含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浓浓爱意,问好班长哥哥!祝福您及您的女儿!为女儿的优异成绩祝贺! 心怀坦荡,以诚交友友更亲,畅游文社,以笔抒情情更浓。
老人骨质疏松食谱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药
女人骨质疏松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怎么样糖尿病联合用药建议
悦而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
上一篇:荷塘相约春天征文扬州游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