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征文回忆华中抗日根据地印钞厂纪实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19
摘要:丁上淮同志,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华中抗日根据地印钞事业老前辈。这篇文章,是丁老前辈回忆中共华中抗日根据地印钞事业的艰难经历。 丁上淮同志,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华中抗日根据地印钞事业老前辈。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农家庭。19 年12月参加红军,19 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兴国补充师三团,红三军团军团部保卫队、中央通讯社交通大队三中队、中央军委总部特务队任战士、班长。红军长征时,被留在江西跟随项英、陈毅等同志坚持南方的革命战争。当时在中央军分区司令部特务排当战士。19 5年 月初,形势恶化撤离“苏区”,突围到赣粤边游击区的油山,四月初调任项英同志的随身特务员,至19 7年秋。这期间曾在遭到叛徒出卖和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围剿的“北山事件”和“梅山事件”中掩护项英、陈毅等领导同志安全脱险,尽了警卫战士的。在这三年游击战争中,出没于深山老林,历尽艰难困苦,较好地完成了党和红军交给的任务。
19 7年,项英同志去延安,丁上淮同志被派到“抗日义勇军”(红色游击队组成)支队任党总支书记。这期间,因扩军成绩显著,受到赣南特委通报表扬。新四军成立时该支队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三营,曾在三连任指导员。19 8年四月在开往抗日前线的进军途中,经陈毅支队长批准到军部(皖南)教导队学习,四个月后被分配到军部特务营和江北指挥部特务营四连任指导员。1940年春在指挥部军需处与淮南八县联防办事处合并成立的总金库任代理主任。1941年5月调苏北(盐城)“抗大”五分校上干队(营职)学习,因日寇大扫荡中途停学,被调到新四军政治部(苏北)巡视团任巡视员和新四军政治部总务科副科长,这期间军部直属机关党委曾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42年8月调江淮银行印钞厂任稽核股副股长。在工作中因酒精着火爆炸,被烧成重伤,陈毅军长得悉后带着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看望了他。194 年2月日寇大扫荡,华中局和军部转移到淮南根据地。丁上淮被留在原地坚持斗争,保护印钞厂的机器、物资过程中,机智地与日寇周旋,未使机器、物资受到损失。194 年5月至1945年10月曾历任新四军四师供给部出纳课主任,淮北银行出纳课主任。
日寇投降后,调中华银行发行局任提款员,苏中材料转运站主任、运输科副科长等职务。在华中撤退到山东的物资转运过程中,因指挥出色,荣立二等功一个,三等功两个。1947年至1949年秋任北海银行发行局海口(安东卫)办事处主任、材料科副科长、运输科长,在这期间荣立三等功两个。1949年秋,任北海银行发行局支援新解放区的干部队队长、支部书记,后编入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到云南。由“昆明军管会”派任“三人接管小组”成员之一,接管云南省盐务管理局,后又被指派接管“滇中盐场公署”(接管后改称“滇中盐场管理处”)任处长。在“四、二五”旧盐警暴乱事件中,由于指挥果断,及时平息了暴乱,避免了较大损失,曾受到省委书记宋任穷的赞扬。1951年后曾历任省物资清理委员会仓库管理处主任,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人事科长、出纳科长。一1952年7月调省工人疗养院任院长、党总支书记至1981年离休。曾任云南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丁上淮同志五十多年来,在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虽年逾古稀,离职休养,但对革命事业仍在尽心尽力,还担任“华中新四军研究会”印刷印钞大组、云南联络组组长、云南省印协历史研究组组长,并整理了一些印刷印钞历史资料和不少革命回忆文章。
以下是丁上淮同志亲自撰写的回忆文章,非常珍贵,非常难得。
【丁上淮回忆在江淮印钞厂的战斗生活】
皖南事变后,我新四军根据党中央“独立自主,坚持抗战”的指示。在苏北敌后建立了大片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巩固发展根据地在积极上粉碎敌人对广大人民的掠夺和封锁,创建抗日金融体系,发行抗日货币,一九四一年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和政委刘少奇同志指示朱毅、李人俊同志负责筹建银行印钞厂,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十分险恶,江淮印钞厂自一九四一念筹建后,经过无数次的辗转搬迁,从陆上到海上,又从海上到陆上的几经反复,终于在一九四二念七月才得于苏北北阜宁县的羊寨村“洪庙”正式开工生产。
我是一九四二年八月从新四军政治部调到江淮印钞厂任稽核股副股长的,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然而,印钞厂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印钞厂工人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确实使人难以忘怀,每当我想起江淮印钞厂这段戎马倥偬的岁月,深为自己曾是国家货币印制者而感到心潮澎湃,不能自己,也激起我对当年浴血奋战在印钞战线上老同志的无线思念和崇敬,并唤起我对献身于印钞事业上烈士们的无线哀思。
为了继承发扬印钞工人光荣传统,在四化建设中进~步加以发扬光大,为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将我在江淮印钞厂工作时的几个难以忘怀的片殷加以回忆,用来思念老战友们,激励新一代。
一、烧伤以后
我刚到江准印钞厂后不久,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生活设施十分简陋,原材料更是紧张,生产工序也是由于材料缺乏而多次更改,比如:烘版加热先是用煤油做材料、煤油紧缺,又改用五十度烧酒做材料,以后又自己提炼酒精,由于自烧酒供应不足,耗费大又改用木炭和煤炭作燃料等等.虽然解决了燃料问题,但工人们常因擦版子双手烫起泡,在那种战争年代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印钞工人想的做的都是为了支援战争,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
记得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因病休息,厂里因买不到煤油,改用烧酒提炼酒精,我见提炼酒精的地方无人看管,就主动去照看。厂长李人俊同志问我:你有病怎么不好好休息?我说:“没关系。”他又问:“炼得怎么样”,我说:“不知道”。这时,我抽出一根正在着火的木柴看看怎么样,只听到离我一二米远的一桶酒精着火爆炸了,我正蹲在酒精桶跟前,只见正着火的酒精劈头盖脸地向我袭来,顿时我全身都在着火,地上也成了火海,我迅速离开火源,副厂长兼党支部书记胡金魁同志听到爆炸声,赶到现场,我在跳“火人舞”,(这是事后有同志和我开玩笑的)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将我身体一裹这才把我身上的火扑灭,厂长李人俊同志头上烧起一个核桃大的泡。总务科长郝天明同志的棉衣背上也烧了一个鸭蛋大的窟窿。大火扑灭了,我的双手双脚和脸都被烧糊了,手脚肿得像馒头,脸肿得像气球,几天不能进食,不能动弹,衣服一个多月脱不下来,浓血、黄水流进脖领和袖口都结成一块块硬壳,腥臭难闻,木板床上的臭虫搔扰更为难忍。在那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我的伤势可谓很严重了,厂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我,派了一位老乡照顾我,二位医务人员轮流负责替我换药。更使我感动的是,在我烧伤后的第三天,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带着国际友人(奥地利籍的)罗生特大夫来厂里看我,陈毅同志见我被烧成这个样子,关切地问罗生特大夫:“怎么样?有生命危险吗?”罗生特大夫说:“不太要紧。”陈毅同志又仔细地询问了我的伤势和生活情况后,罗生特让胡金魁同志要好好的照顾我,临走时,还安慰我要安心养伤,并给我二十四元钱,让我补养身体,最后陈毅同志还说:“过几天再来看你……”(后来还是来过)我一个普通印钞工人烧伤后,陈毅同志身负要职却那样平易近人,来看望我,使我多么激动!每当
我想起这件事,愈加激起我对陈毅同志的无限怀念,然而,我烧伤后厂领导和同志们又何尝不是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使我生活在集体中深感“大家庭”的湿暖,一个多月后,我的伤势稍有好转,我就主动要求工作,管理库房收发。我的手不能拿东西,我的脚也不能行走,我坐在床上搞收发,请人做了几张卡片,放在桌子上,谁领东西签完字,经我核对才能走,晚上只需要一位同志来帮助我整理记账就行了,就这样我克服了伤痛,坚持工作,终于使我的伤势逐渐好转了。
二、疏散转移
我的伤刚有好转,就遇到日寇的大举“扫荡”,为了应付这紧急情况,我们立即投入紧张的疏散转移工作,一天下午约三点钟,印钞总厂接到命令,立即停产召开转移疏散的动员大会,胡金魁同志来到印刷厂。该厂是刚合并过来的,作动员并宣布:人员疏散机器隐藏,有家归家,有亲可投亲,每人按供给制标准,给两个月的补贴费,实在无处投宿的同志扮成农民,由组织负责分散到农村各人把自己去处地址留给组织上以便今后联系,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当晚十二点钟之前结束,开完后,胡金魁同志把俞国兴、陈浩和我找去谈话,把工厂转移疏散工作交给了我三人,当时,我想俞国兴同志年龄大,左臂残废,又加上身体不好。我的伤势有好转,恐怕担子重,完不成任务。在胡金魁同志的启发教育下,我们三个人接受了任务,谈话结束后,我们三人分头分工进行工作,俞国兴同志负责职工疏散动员,我和陈浩负责机器设备、材料隐藏工作,陈浩同志骑车又把各乡乡长请来,分配各乡的工作,由于找乡长耽误了很多时间,故所以到晚上十二点,我们工作只处理了一小半,好在俞国兴在十一二点前结束了人员疏散工作后,又来协助我们将机器材料隐藏等工作,天亮我们启程去总厂。
“洪庙”到了,“洪庙”李人俊厂长带着警卫员正等待我们,见了我们便说:“这里还有事情需要你们处理,抓紧时间必须在今天中午十二点前处理完毕,不然会有危险”接着,李人俊厂长就将一部分档案、印章及票版等交给我们要我们身带走并告诫:人在货在,绝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即使临死前也要把东西破坏掉,不然,死了也要开除党籍。他又给了两封信,一封信给我们在沿途与当地政府联系的介绍信;另一封是去古黄河 给三师军工部部长孙象寒同志,李人俊同志把各项事情交代完后就带着警卫人员去追赶中局去了,我们遵照命令,准时完成任务,取道向黄海转移。
转移后的环境更为恶劣,生活更为艰苦,我们雇一辆独轮车随带重要物资和行李来到硕集子找船去埠东县的东坎镇,这时听有人在打听去洪庙的路,通过相互对话,才知他们是从苏中押送物资来的找印钞厂交货,我们告诉他们工厂转移,人员疏散了,我们三人是负责处理转移工作的,物资可交给我们,我们开收条。(负责押送的是朱振平同志,现是云南省日杂公司副经理,经过交涉,办完了手续,我们将自己的行李和重要物资搬上船驶往东坎镇,押送物资的同志徒步回苏中,到了东坎镇,我们找到区政府,区长看了李人俊厂的信后问,你们有多少韧资,我们说:“有五、六吨需要三、四辆独轮车,区长听完便把派车的任务交给了东坎镇的南乡,离开区政府我们来到南乡公所,这乡长是旧下行权下担任多年多长的油滑小官僚善于应付公差,我们刚找到他,他便满口答应,谁知这家伙光说不做,幸好,其易丁中有个进步青年告诉我们,要我们催得紧,不然这家伙三、五天也不会搞车给你们走的,我们一面催促乡长,一面派陈浩同志去各家动员车子,一直到下午才动员了六、七辆独车,亦只能装运几百公斤物资,在乡长刁难不办的情况下,我们将计就计,就用这六辆独轮车分几次把船上物资全部运到乡长家里,要乡长清点数字,开具收条,并吓唬他说:我们把这些物资交给你保管,如有丝毫遗失,你要负全部……。”乡长还想耍赖说:我不会写字。我们就把南乡村小学校长请去,叫校长替他代笔写收条,我们通过各种办法,最后不得不使乡长屈服了,他连夜组织民夫集中车辆,自己带着妻儿叔侄站岗,做饭给民工吃,腾出房子让民工住。天刚亮,民夫、车辆都已到齐,我们装完物资后给了乡长一些伙食作为“辛苦钱”并表示谢意,事实教育了乡长,他感慨内疚的说:“我在旧政府当了多年乡长,不要想付线给你,他们不向你敲竹杠就算不错了,现在我了解共产党了,你们真使我口服心服了。
告别了乡长,我们三十辆满载印钞物资的独轮车在民工的努力下顺利地到达黄海古黄河口的大于尖街,找到了三师军工部孙象寒部长,将我们工作做了汇报,并将李人俊同志写给他的信交给他,孙部长高兴地连声说:“你们胜利完成上级交给你们的任务,你们辛苦了,并吩咐我们连人带物资上了他们军工部的艚。
共 469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珍贵的回忆录,90多岁的老红军、老新四军战士丁上淮老人,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印钞事业老前辈。从金融领域、一个独特的层面,回忆抗战的艰难历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遵照党的“独立自主、坚持抗战”的指示,创建了抗日金融体系,发行抗日货币,创建了“江淮印钞厂”,丁上淮老人就是创始人之一。他们在敌人的包围、扫荡、没有设备、厂房、原料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随时转移,疏散。丁上淮老人在工作中被严重烧伤,九死一生。在鬼子大扫荡中,工厂转移,为保护设备和印章、档案等重要物质时,他们下了赴死的决心“人在货在,绝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即使临死前也要把东西破坏掉,不然,死了也要开除党籍。”全场人员用鲜血和生命保护设备的安全转移,圆满完成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真实的再现了当年抗战的艰难,和特殊领域的抗战,真实、详尽,调理清楚,是难得的历史资料。。:柴英
1楼文友: 10:00:22 默默无闻地工作 九死一生,平平谈谈的生活 虽荣不骄,有功不居。令人钦佩的前辈,令人敬仰的英雄。
2楼文友: 14:14:21 一位老红军老党员老战士,他用一生践行了他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信仰,为之奋斗,就是死也要保护金融物资,经历了严重烧伤、九死一生。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战场,我们的英雄做到了,可让我们痛心的是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下,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却倒下了,在金钱和欲望面前倒下了。所以这些英雄事迹要年年讲,经常讲,不要只在纪念念胜利时讲!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楼文友: 16:15: 0 红军老战士用他的行动,用他的生命保护着革命的财产,对比之下现在的领导干部有这种精神么?在地下的先烈会怎么想呢?
4楼文友: 21:09:27 我们装完物资后给了乡长一些伙食作为 辛苦钱 并表示谢意,事实教育了乡长,他感慨内疚的说: 我在旧政府当了多年乡长,不要想付线给你,他们不向你敲竹杠就算不错了,现在我了解共产党了,你们真使我口服心服了。 这个细节在本文中是个很大的亮点,事不大,话不多,却把我军印钞厂的组织纪律性完整生动表现出来了,好!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控制体重的锻炼方法
控制体重的运动
常用的减肥药品牌
拉肚子腹胀腹痛怎么办青岛双鲸维生素D3价格
灯盏花功效与主治
上一篇:流年二奶奶的旗袍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