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十七岁半的月光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27

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叙写那十七岁半的月光。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那是我入伍前的一个秋夜,那是一个另我终生难忘的夜晚。那一天,我看到了最美的月光,那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明亮的月亮。那一天,我刚好十七岁半。

接到入伍出发的通知,我兴奋地跳了起来。父亲使劲地磕着烟袋锅,母亲忙着去厨房做晚饭。“多做些,儿子明天就出发了。”父亲抬手擦着眼角,冲着母亲叨念着。

那天,临近黄昏时,我独自一人向村子东南方向的河边走去。

我想去河边再割几把草,喂一下家里那几只可爱的小兔子的。夕阳西下,地里的草儿泛黄了,郁香的五谷气息弥漫了田野,天空被晚霞映得红彤彤的。

走近河边,忽见河里的水也像铺了一层熟透了的红高粱似的。河水弯弯曲曲,水急流向更深处。余晖洒落在水面上,有如万点碎金,闪闪发光。波浪在轻风吹拂下,柔和地,温顺地一起一伏,缓缓地向前,向前……每一朵涌起的浪花顶端,都闪着耀人眼目的亮光。它们闪烁着,荡漾着,互相逗着,闹着,活泼极了,热闹极了。

我曾来过这里无数次,但从来都没感觉到今天的神韵。就在河岸的沙滩上坐了下来,贪婪地看着这秋日黄昏的河水。河边上有好多的叶片,已呈黄色的柳树,槐树,榆树和白杨树。树上有众多的鸟巢,鸟儿们在自己的家旁都感到十分的高兴,跳着,叫着,嬉戏着。有的鸟儿还到水边喝水,整理羽毛,它们先把水含在嘴里,再扭转脖子洒到自己身上,然后舒展一下翅膀,就像人们收工后洗个澡一样,一天的疲劳和灰尘也就消失了。有些褐黄色的野兔也到河边喝水,它们喝两口看我一眼,观察我没有敌意,也就无拘无束地畅饮开了。

河水很清,可以清晰地看到畅游的鱼儿们。偶尔会看到小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亮出自己白白的肚皮,好像也要看看水外的样子是否美丽?当然这时会有馋嘴的鸟儿,它们贴着水面飞着捕食它们,但往往总是徒劳而返,飞回巢里。

夕阳归隐,太阳害羞地遮住了半张脸,她依依不舍地抚摸大地,血红色的残阳给大地洒下层层金黄,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西山倒下。鸟儿和鱼们都睡觉去了,河边静了下来。

月亮升上来了,在青黑色的天空中,她光华灿烂,像娃娃的脸,稚气十足。月亮越升越高,不声不想地已经爬上了树梢,她俯视大地,把月光挥洒给大地,仿佛地上的一切都洒上了一层银粉。

我眯起双眼,真的看到了月亮中模模糊糊的景物。

是树?是云雾?还是我的身影?

当飘来的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地上便变得阴暗起来。只见月亮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挤,使劲想钻出来,偶尔从天边吹来一阵轻风,那聚集着的云也便悄悄散去了。月亮又重新露出她清秀的脸庞,只见她顿时容光焕发,似乎比刚才辉煌了许多,这大概是一种错觉,只因一会儿不见她的缘故吧!我觉得那穿行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好看,更富有诗意。

天色越来越晚了,银盆似的月亮掉进了河水里,不紧不慢的爽风把几声蛐蛐叫声吹过来。此时的我,很想摸摸被河水泡着的月光,就趟着挂着露水的花草趟进了河里。我和月亮站在一起了,那月光里的桂树还在水里摇啊,摇哩。

忘记了割草,不觉得害怕,我已融入了这河边清纯美好的月光里了。摸着水中月,好像自己已是月亮的一份子。那夜的月儿独好,把月的娇羞,月的秀雅,月的温馨全给了那幽静清亮的河水和河边十七岁半的我。

直到月挂中天,我才轻轻地恋恋地往家走去,生怕惊动了被月融化了的河水。趁着月光,我看着我的村庄。一片片低矮的泥草房,一片片高粱地,一棵老槐树静静地立在村口。我的离去,我晓得意味着什么?我要去一个更加神圣的地方,去完成我生命中一项最伟大的使命。

那晚的月光一直追随着我奔忙的身影,透过那扇破旧的窗,落进我的小屋。桌上,是母亲做的饭菜,一只大碗里是我最喜欢吃的清炖羊肉(这是每年过年才能吃到的),另一只碗里是满满的高粱米饭,旁边是一碟拌藕片。窄窄的火炕上,放着我简单的行囊,几件穿旧的衣服,还有母亲刚刚给我做的,厚厚的棉衣。“北方寒,一定要注意保暖。”母亲一遍遍叮嘱的话,还在我耳边回响。

夜,已深。月亮一直高高地挂在我的窗外,她愈发地明亮,散着我记忆中最美的月光……

抱着月光,安然入梦。

还是那阵匆忙的脚步,还是那几声顿挫的咳嗽声,还是那几声鸡鸣,当然,还有那熟悉的饭香,把我从梦中唤醒。天,亮了。薄雾中的清晨,还能看到那枚半隐半现的月亮。

出发了,在亲人及伙伴们的欢送声中,我背起行囊,离开了养育我十七年半的村庄。我的身后,是不停地想我挥手的父老乡亲。母亲站在村边最高的土坡上眺望,父亲手里拿着他的旱烟袋,那一刻,我读懂了他目光里的坚韧与期望。我用力地拽着绿色的军装,轻轻地把胸前那朵大红花摆正,冲着我的村庄,我的亲人们敬上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绿色的大卡车,扬起了乡间小路上的尘沙,村庄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远……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我早已在他乡安家,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无论是游走他乡,或是人回故里,我总会痴迷地沉浸在回忆中。那晚的月光,静静地挂在我的心上。那是属于我的月光,属于我的十七岁半的月亮。

共 202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个让人铭记的月光,它照亮了作者的心,也照亮了作者的前途。十七岁半的月光,清澈,温暖,隽永。那是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要是常年在外的游子的一抹乡愁。作者文字清新淡雅,情感饱满,笔触细腻,把八十年代的乡村夜景描写得极具画面感。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值得品读,推荐共赏!【:花轻落】【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9:51:15 问好,作者!欢迎来渔舟!

回复1楼文友: 21:21: 6 谢谢!

2楼文友: 19:5 :51 文章刻画了作者在当兵之前的前夜的经历,借月光写一笔对亲人和故土的眷恋之情。文笔轻灵,情感厚重。推荐!

楼文友: 18:46:50 欣赏精品佳作,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 楼文友: 21:22:00 谢谢老师留评!冬安快乐!

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母乳性黄疸症状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什么原因

心绞痛能治疗好吗
小孩子脾胃虚弱吃什么药
小儿肠痉挛腹痛症状有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