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鞍子包草稿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06
神奇的鞍子包周功军草稿鞍子包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西坡村五组。原观垭村七组鞍子包切切实实是一个马鞍形。不信你看:
鞍子包尾部还跟随一个小鞍子包,两包相依,恰似夫妻一般,谁也离不开谁。不信你欣赏:
鞍子包东有小观垭相伴,南有黄泥巴潭依托,西和狮子包是邻居,北有大路垭环抱。这样更加显示了她的壮观与美丽。
远古时代的鞍子包。相传一对恩爱夫妻,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人骑着一匹配有金鞍子的马回娘家,路过此地,口干舌糙,特别想水喝。于是跳下马,各自把马拴好在一棵小树上。四处张望,不见人烟。再望远一点,发现不远有处一个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便步行到茅屋找水喝。茅草屋里只有两个骨瘦肉柴老人,夫妻问到:大爷大娘有水喝吗?这时大娘拿来一个半边木瓢,从一个小小的木桶里舀了点水说:孩子们喝吧!夫妻接过大水,一人喝了一点,勉强解决了当前的危机。夫妻谢过两老,回到拴地方。男人低着头对妻子说:此地太穷,我可怎么办?夫妻双双低着头,好久好久说不话来。妻子看出了丈夫地心思,好吧!我们把各自的马鞍留下,或许给此地带来曙光。丈夫连忙抬起头说:我的好妻子。于是各自卸下马鞍,骑着光马去娘家了。不一会儿,地面金光闪闪,一下子绿绿生辉。然而神奇般的事出现了,地面慢慢冒出两个小马鞍形的包,渐渐的渐渐的两个小马鞍包越冒越大,越冒越高。从此人们管他叫一对夫妻包。由于时间的演变,后人对夫妻包慢慢淡忘,就说是鞍子包。神奇的鞍子包来历来自我岳父的口述。他并说:观垭的未来在这几个包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总能说明一个道理吧:人活着就是要做好事。
解放后的鞍子包,他(她)发挥的作用可大了。鞍子包他是科考人员的家,每年都有科考队爬上山顶勘测,瞭望。至今也是。包顶有个三角架,架上插着红旗,他可是飞机的航向标啊!你说他的作用大不大!包顶建有哨所,是民兵监视敌人好地方。我曾经登上过包顶,东,老秭归尽收眼底,西,文家岩全貌饱腹;南,云台荒一目了然;北,两河一带让你赏个够。
现在的鞍子包,一个字形容就是绿。山上树木纵生,植被把鞍子包遮的严严实实,仿佛给鞍子包披上一件厚厚的绿罩衣。
未来的鞍子包,最佳的选择也是旅游圣地。在山上建旅游亭,休闲娱乐场所。畅谈远一点,鞍子包和狮子包用软天桥连起来,狮子包和龙火罐用软天桥连起来,龙火罐和月亮包用软天桥连起来,月亮包和柿子树包用软天桥连起来,最后柿子树包又和鞍子包连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把各个包设计好,建设好。这样不是更好玩儿吗!
鞍子包啊!我期待你的神奇出现,早日出现吧!
上一篇:本词例词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