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国庆观影有感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2-14
又到国庆,回腾冲老家探望陪伴父母几天,因为要值班,收假前两天又回来。每次途经龙江大桥—国家超级工程,都心生赞叹和骄傲。
身在新时代的我们,有太平日子,很在意如何幸福的享受好生活,对来自学习、工作或生活的压力,有时不善于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在安享太平和幸福的时候,很少去回想一下,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怎么来的,国家民族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年,来到老区河北省邯郸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里与当地村民们朝夕相处,发生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
学习强国影片的故事背景介绍。
尊师重教,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刚到伯延第1天,就走进了学堂,关心生病坚持授课的老师,关心因为饥饿影响学习的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语重心长的给孩子们讲述祖辈重视教育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小女孩莲弟的奶奶,卖了自己的寿材,换来白面,亲手为作拽面。懂得老人的心意,当着老人儿子的面开心的吃,并嘱咐,尽量不让老人察觉,看老人家少了什么东西,想到老人可能变卖了自己的寿材。足见心细如发,爱民如子,深入百姓和群众中,处处留心,事事在意,之后让用自己的工资收入重新为老人悄悄购置了寿材,并在自己走后给老人送去。
白天深入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晚上熬夜整理记录资料,写调研报告,“无论去到哪里,都要把报告写好再回去,绝不会留到第二天,更不会等回去再做。”今日事,今日毕,忧国忧民的日思夜想,惜时如金的为国计民生呕心沥血的工作。
“我是,老百姓的生活出现问题,就是我的责任。”
人民就是天,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心怀民众,赢得了民众的爱戴,调研工作结束,乡亲们依依不舍送别。
一听到一看到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英俊少年,到鞠躬尽瘁为民族解放、新中国建设奉献一生的大国。他的人格魅力,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他的外交才华和风采,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波澜壮阔的一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让中华儿女永远怀念和追思。
十里长街送,敬爱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你在哪里
作者:柯岩
创作时间:1976年1月8日
我们的好,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千,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
你在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答:
呵,轻些呵,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出席会议…
呵,我们的好!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 想念你>
想> 念> 你…
你是这样的人
演唱:胡歌
作词:宋小明
作曲:三宝
把所有的敬意装进我心里
在我的心中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语融入角色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
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
不能不问
如何才能够成为
你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伤痛
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
不用多想
不用多问
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你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才能够做
你这样的人
把璀璨的生命
照亮着荧屏
人们由衷的感谢
有你这样的人
希望我们有一天
能成为这样的人
百年恩来主题曲
中国,我爱你,千万家庭,亿万人民都是你的一份子,爱你,就是爱家,就是爱自己。《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写出了国人心声,学习共赏。
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
作者:邓康延
祖国是人民的集合,正如大海是水滴的故乡。
我们共有一个复姓:中国。我们的国家地理,是长江黄河的血脉、泰山珠峰的骨骼;我们的文化性格,是金木水火土的根系、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我们有着全世界人口中足够多的荣耀和苦难,一次次战争、运动,又一次次变法、解放、复兴。这就是祖国,一方水土上所有的生命和精神在不断集结、裂变,又在每一个个体的骨子里烙印着东方的激荡。
帝制的1911年编纂的小学课文,向孩子们这样讲述“爱国”“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由成?无国则民何所庇?故国民必爱国。舟行大海中,卒遇风涛,则举舟之人不问种族,不问职业,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何者?舟为众人所托命,生死共之也。国者,载民之舟也,国之利害,即民之休戚。若人人各顾其私,不以国事为重,或且从而之,其国鲜有能者。西谚曰,‘叛祖国犹舟人自穴其舟也。’可不戒哉。”同时代梁启超的话可作注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那时,数千年的帝制一朝坍塌,被山呼的皇帝也未过百岁,才剪掉辫子的少年民国,格局开阔,元气充沛。民间教育家破除八股,始编新小学课本,爱国强己的教育,如新春新雨,自自然,欣欣然。
编撰者张元济、蔡元培、王云五等大家,忧思于国,刻苦于身,影响了书,影响了少年民国,影响了我们至今不堕的青云之志。当我在近百年后,手捧这些线装、泛黄的老课本,仿佛觉得那堂课才下。古树大钟的余音里,一群孩子呼啸奔出,奔入中国悲欣交集的近代史;辈辈人持续着“舟行海上、生死共托”的民族颠沛向前的国运。
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一个人不论漂流何方,只要心仪故土,他就是一个人的祖国。1932年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的唯一选手刘长春,百米中奔跑着东方的身影;东京审判庭上,中国首席法官梅汝璈力挽狂澜,给战犯定罪,两年半的818次开庭回荡着中国的声音。他们都是漂浮在外的中国。而当侨民或国民被他国欺侮,祖国又是他的后盾,是他名字的复数。
母语、山河、食物、风俗,一本书、一首歌、一棵树、一种相思,是祖国鲜活的元素,是人民汇聚的。我们的遗传密码嵌在山顶洞上、大槐树下;我们仰望星空的座位在东方;我们驮着丝绸茶叶跳着民族舞反弹琵琶去中东去西方;我们盛满粮食和智慧的瓷碗被异族称作China。从甲骨文到最新的电脑字库,我们用一撇一捺书写“人”字,信守“天地人和”的气场,融入全球一体的脉动。
我们只是一代过客,祖国是我们生命的客栈、心灵的故乡。当一个国家在命运的不断提醒下,腾跃而能自省,多难而能兴邦,那就是祖国的原因;当每一个人守护着国家的荣誉和理想,明晓公民的权利和责任,那就是祖国的理由。
当今,人民不再仅仅是团体操或大的背景,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时代元素。以下我所提炼的抽象又具象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流动,又渐渐融入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一位海归科学家以火箭的方式沟通了东西方共有的大气层;一位打工妹用辛苦加班拉近了城乡的心理距离;一位志愿者以公民的名义尊重每一位受援者;一位运动员在转身之间破了过去东方人不敢想的纪录;一位旗手遵国家之令为死难平民降下半旗;一位网友以热爱抨击着怎么藏也藏不住的丑恶;一位商人在公平交易中流通财富的最大价值;一位记者写下了他的前辈不曾写过的采访和评论;一位外国作家发现华人地区多了相通的名词和动词、忧伤和欣喜…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周总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骨干。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并代表中共进行北平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先后任政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
《英名永在》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制作:树林
敬爱的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一生无儿无女,鞠躬尽瘁,请花3秒钟为他祭奠一下!他一生不留骨灰,襟怀坦荡,请您一定要记住他的名字!1月8日是他的日子,我们不能忘了!1976年1月8日,在京逝世,享年7...
上一篇:陈保娃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