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梁自述br我是诗人吴大梁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06
摘要:吴三爷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成为养家糊口的生计,只要永不气馁,行行都能绽放出璀璨的华彩。 ·15日,在欢儿的精心安排下,江山文学网短篇小说栏目于晚上八点整,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题征文活动。
当清一色的同题征文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那一刻,我兴奋不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的逐一阅读起来。不得不说,这次参加征文活动的每一位老师的写作功底都非常棒,因此写得也都非常出色!怀着虔诚的心情读完了大家的美文后,我受益颇多,下面我就湖北武戈老师的《生计》 ,浅谈一下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接地气,充分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易
“学一门谋生技,走遍天下不受窘”这句俗语是对本文主人公吴三爷的真实写照。
吴三爷在尚未成年时,就被父亲央求权木匠带去学木工。可是由于当时吴三爷还年少,所以并不十分心甘情愿去学。但是他为了摆脱沉闷的家庭氛围,还是换了一种心情,高高兴兴地跟着师傅离开了家,走上了拜师之路。
到了师傅家以后,师傅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吴三爷纳闷不已,他不明白为师傅为什么不教自己真本领;他也不明白师傅为什么让他学习左手斧……尽管心里有千百个疑问,可是他并没有开口对师傅说过一句不满的话,他也没有负气不学了,因为他始终在心里铭记着父亲的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渐渐的,他克服了自己对师傅的不满心理,把一切苦涩都咽进心里。还把师傅当做亲爹孝敬,并且真心真意地埋头苦学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师妹的帮助下,头脑聪明的他,很快便掌握了师傅的绝技“左手斧”。由于他学东西又快又谦虚,这一点让师兄弟们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连一向严格要求他的师傅权木匠对他也非常满意,并收他为关门弟子。
权木匠收他为关门弟子后,便毫不保留地把毕生的木匠手艺传授给他。吴三爷果然不负师傅厚爱,靠着他的肯吃苦和勤学苦练的精神,很快就掌握了木匠活这一行当的各种规矩,同时也体悟到了生计的艰难和心酸。
二: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
说到贴近生活,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神仙凉粉”。这是一种湖北郧县人最爱吃的一道美味佳肴。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名叫“叶叶凉粉”的一种低矮灌木,就争先恐后地发出了嫩绿的小芽儿。随着天气的日渐暖和,凉粉叶子也有最初的疏疏朗朗变为密密匝匝。到了阴历的三月份,这些低矮的植物就成了郧西山里人的抢手货了。女人们拿着袋子、镰刀,相约成群地去山上采这些嫩绿的叶子,采回家后兑上芝麻小磨油使劲儿揉搓。没多久,这些被揉蔫的叶子,就会渗出深褐色的液体出来。等到这些液体凝固后,就成了微苦的凉粉。虽然这些凉粉吃起来微苦,但是却有一定的药效:清热、解毒。由于能治病又不用花钱,所以深受大家喜爱,故而亲昵地叫它:神仙凉粉。
除了“神仙凉粉”让我觉得接地气外,还有本文的地名,一个个也那么的具有乡土气息。
不必说“金鸡料”名字的别致独特;也不必说“纸坊沟垴和观音堂”听起来是那么的古老空灵;单是“月亮湾”就那么的富有诗意。这一切的一切,犹如山窝里的一颗颗明珠,在这个欲望很流、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里闪耀着独有的清冷光芒。
三:插入传说,使文章更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武戈的这篇文章,除了前面说的两个闪光点外,还有一个让我拍手叫好的闪光点就是插入传说。
我们知道,一篇平淡无奇的文章,只要 去那么一两个传说,文章立马就不会那么空洞了。插入传说的好处不仅仅是激发读者阅读欲望,它还能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的生动、传神、形象。
虽然在文章中插入传说是非常的有必要,但是在一个文章里插入传说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文章的结构不严谨,或者层次不清晰的话,那么插入传说后文章会被自动的分割成一个个独立个体,而无法连成一个完整、紧凑的平面。很显然,武戈就把握得恰到好处。
纵观全文,武戈谨小慎微地设计好每一个传说,他采取了用人物对话导入传说这个模式。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引入传说,这样一来就不存在过度不自然的问题了。而且,整篇文章也因为加入了传说而显得浑然一体,更加的具有可读性。
最后,请让我用歌德的一句话作为武戈《生计》赏析的结尾“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早就自己-----歌德”吴三爷虽然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多子又不富裕的家庭里,可是他凭着自己勤奋刻苦,终于成了木匠行当的佼佼者。吴三爷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成为养家糊口的生计,只要永不气馁,行行都能绽放出璀璨的华彩。
原文链接: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首先解剖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生计的不易,解读出他为了苦学手艺的艰难和心酸;肯定了作品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美。除了这两个闪光点之外,作者在文中巧妙插入传说故事,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这篇评论用朴实的语言、精确的分析,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分析,让读者了解一部贴近生活的好作品,感受原作严谨的构思美、生动的语言美以及作品的烟火味。评论简洁而不简单,分析细腻但不细碎。欣赏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6-0 -22 19:11:42 慧慧,你真棒!短篇有你,有你们这些宝贝,感觉非常富足!祝福慧慧!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 -22 20:21:14 谢谢紫玉欣赏,军慧拥抱敬茶。我会为自己和咱们短篇栏目而努力的。
2 楼 文友: 2016-0 -2 07:48:45 这次同题共赏,很多作者都是第一次写评论,但是每个人也像本文作者一样不敷衍、不夸张,写出了自己的额真是感受和评论观点。评论温暖人心,原作者和评论作者同时受益。你非常棒!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2 楼 文友: 2016-0 -2 09: 8:5 谢谢悠扬的鼓励,由于没有太多时间,所以写得太短,得到您的鼓励我非常开心。第一次尝试写评论,希望下次可以写得更好。远握,敬茶!
楼 文友: 2016-0 -2 17:05: 感谢冉冉,感谢琴声、感谢紫玉,感谢CCTV!(偷笑)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云香祛风止痛酊的作用玉林正骨水效果怎么样禽流感应该吃什么药
每日吃什么治疗前列腺增生下肢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产后预防感染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