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体系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03-28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现在最时尚的说法,我属于50后—50后出生的人,古往没有,今后不再有!

当时我在河北宁晋县的北河庄中学读初中。劳动课一般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这样就可以把锻炼顺延到课外活动的时间。我们下田劳动叫勤工俭学也叫学农教育年终评时候,思想与劳动表现是主要的评定项目,文化课占得比重并不大。学校里几乎没有组织过正规的文化课考试。那个时候不兴搞对象。男女生基本不说话。因为交作业或者班级事情非说不可的时候,也有为此倒霉的,不是转校就是开处。

那个时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学习不是为自己,所有科目中,时事政治是第一位的。为此,新闻和领袖的最新指示天天读,每天早上大家要合唱《东方红》周一第一节是班会,班主任要念大段大段的报纸,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目的是激发爱党、爱国的自豪感情。还没有加入先进组织中国主义青年团的同学往往就在这个时候,上台念《入团申请书》

我们学校有一位女教师叫穆淑琴,是北京人,教音乐,32岁了还没结婚,就把她打入派行列,说她有野心,为了让中国绝种,资本主义等等等等。每天都要开她的批斗会,灌辣椒水,刑罚是多种多样。我和我们20班的要好的同学,商量把穆老师送走,因为我们的体育老师李清河已经被逼自尽天不亮就送到宁晋车站,她脱险了。。

当时生活非常艰难,那年头不搞计划生育,家里小孩子多的,没有那么多新衣服,新老大,旧,缝缝补补给老三。那时穿补丁的衣服,随处可见,即使穿得不能再穿的衣服,也被用来拆了当补丁、纳鞋底。

艰苦自有艰苦的办法。大改小、旧翻新,比如退色的卡其衣裤、棉袄,翻一个面,又是一件很好的衣服;衬衫领子、袖口破了,换一条新领子,补一补袖口,又可穿一个时期;裤脚破了改短裤,长袖破了改短袖;裤脚嫌短,可以放长;裤后磨破可以反新高头,也可以改制成裙子、拉链衫或者两用衫。五六十年代,衣料多用平阳布、劳动布、斜纹、咔叽、灯芯绒、府绸。只有过年,才会有新衣裳。65年我穿了一件红色条绒上衣,还被贴了,说我父亲是,我是修苗。我一气之下回了家,一直到复课闹,我的班主任老师到家里接我回的学校。

河北宁晋北河庄中学20班。

那个年代英雄人物最多,雷锋、焦裕禄、王杰、欧阳海,南京路上好八连,还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些英雄,都打上那个时代的铬印:觉悟,艰苦朴素,集体主义,当然,还有语录天天学。

我们这代人总是被战争年代先辈们的流血奋战所激励,也渴望穿上绿色的军装,成为英勇的战士。军营,成了他们最向往的地方。没有参军的人,也以穿上一身没有帽徽领章的绿色军衣为荣。一顶军帽,戴在头上极为荣耀。谁得到一件四个兜的军衣,比现如今任何世界名牌都名牌。年轻姑娘到了婚嫁年龄,介绍个兵也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特别是文革”中,有一个时期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先念一句语录。有一位老太太去买菜,售货员说:‘为人民服务’你买什么?”老太太说:‘愚公移山’我买萝卜。”说着她就在大筐里挑起萝卜来。售货员见她挑来拣去,很不耐烦,就在一边说:‘要斗私批修’”老太太头也不抬,继续挑着,口里念叨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那时,背红宝书”中的语录,不仅是赶时髦,而且也是生活需要。理发买菜,辩论吵架,都用得上,谁背得熟、背得多,理就在谁这边。

有人掂起一根黄瓜,问售货员:‘斗私批修’多少钱一斤?对方答:一毛五。

有人买扒鸡,先交了钱,售货员把鸡递出来,同时说一句:翻身不忘党!

顾客一心垂涎扒鸡,没言语,只顾伸手接鸡,不想售货员把鸡果断收回,又厉声重复一遍。顾客恍然大悟,急中生智说:吃鸡不忘!才得到扒鸡。

一位老太太买豆腐乳,售货员不接钱,而是说:要斗私…。老太说:闺女,我不要豆腐丝,要豆腐乳。售货员瞪眼嚷到:要斗私…。

旁边一人看不过,帮老太太应答一句:…批修!售货员这才卖货。

除此之外还要早请示,晚汇报”是那时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早晨一起来,向请示当天的工作;晚上向汇报一天的活动。当然不是直接到中南海向请示汇报,而是对着画像或雕像,或对着红宝书”

比如开饭时,孩子们饿狼般围拢过来,家长内心酸楚,但嘴上还得说:现在学一段语录。

1966年8月18日,第一次接见之后,和学生,响应号召,进行全国性串连。这次大串连,参与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空前绝后。

1966年9月5日,中央正式,各地串连乘车免费,生活补助由国家开支。也就是说,大串连的交通、吃饭、住宿统统不要钱。我心想:有这等好事,于是,一门心思加入大串连洪流,经风雨、见世面去了。

1968年,各地纷纷建立接待站,管吃、管住、管交通,一阵大乱,不堪重负,不久只得提倡步行串连,我们赶紧回到北京,正赶上第八次接见。

1970年各地招收样板戏演员,我一段《红灯记》光辉照儿永向前去了文工团,开始了长途跋涉投入到巡回演出行列。

八个样板戏被八亿人看了八年,唱了八年。八个样板戏的普及程度,后来的文艺作品很难超越,这当然与特定的政治气候有关。八个样板戏中的许多台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至今难忘。

邢台太子井公社西牛峪村。

1972至1975,太行山脚下,太子井公社西牛峪大队-备战备荒、拥军爱民。全国大备战历经近二十年风雨--从六十年代中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由和平时期转入临战状态开始,直到1985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再次回归至和平建设轨道结束。期间经历了!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瞬间爆发。邢台震感强烈, 1976年初冬,棚纷纷加固加厚,苇箔、黄泥、砖头(或单砖)为墙,稻草、油毡铺顶,柴木为简易门窗。记忆中。直到1977年以后,余波渐渐退去。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提议召开并主持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上,他同意恢复高考制度。

9月19日,同有关负责人谈话,提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批转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和回城知识青年、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在中国飞快地传播着,人们奔走相告。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考生们希望报名费能够定在一块钱。当时讨论说,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5毛就行了,这都是讨论决定的。

1977级和1978级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成了大学的另类”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没有难舍难分的泣别,背上行李灰溜溜地走出校门。

一九七七年高考。

八十年代初,双卡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我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追星族花了480元买了一台录音机,卡1放伴奏,卡2录音,一家人围着录音机唱啊,笑啊,当时感觉特好。

想到童年,那些远逝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虽然生活很艰辛,那曾经轻狂年少的时代,藏着我们单纯的爱情和相思、无尽的感动和泪水、还有童年里最纯真的味道…闭上眼总会想到故乡的一草一木.有时踏上归乡之途犹如经历一场梦。嗡嗡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敏捷的蜻蜒,河边的垂柳,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煦的春风,在皓月当空下嬉戏追逐,村子里的小伙伴们还围着我要听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日子像撒水一般,点点滴滴落在心里,太阳出了又落,落了又出,就这么反复着每一天,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永远是那清新的空气,自由的氛围,脑子里满载着纯洁与童真。 自己每天都在重复着吃饭,睡觉,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并将继续重复下去,回首这些重复的欲望,努力,失落,满足,竞是如此的渺小没有意义。原来的生活动力,事业,前途,挣钱,享受,变得虚幻渺茫。

他们一度涌入劳务市场,为生存而再次拼搏。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那份苦涩艰辛。這一代人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又秉承了濃烈的紅色元素,於是,他們格外能吃苦耐勞,格外能勤奮工作,也格外地不計較個人得失。

改革開放艱難起步的時期,正遇到這代人風華正茂。改革開放為這代人創造了機遇和條件,改革開放也得益於有這樣一代最勤奮最堅忍的人。難道不是嗎。

我们那代人,许多后来下岗了,失业了,要自己另找门路谋生了,但他们忍了,他们内在的坚毅品质为国家分了忧担了愁。他们的忍耐和担当,让全世界惊讶。放在西方世界,早就罢工闹得天翻地覆。但在中国没有发生,在这代人没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置信、难以理喻的奇迹。

这个奇迹,现在并没人注目,但我们相信,历史将记下这一笔—即使经历那么多磨难,他们仍然是中国最乐观,最坚强的一代。

现在我们退休了,大多身体健康,精力充足,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似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折腾了前半生,好日子开始啦。我们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潇洒”的新60岁! 这一代人是最能歌善舞的中国人,红歌”超棒,京剧、样板戏”也是很拿手的。没有人来组织,她们自己搭成团队。没有人指导,她们自学成才—成为和平杯十大名票”央视大赛擂台赛金奖,这些50后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我这个50后也不例外,在步入老年的路上,在我最好的年华与一种叫京剧的物质重逢。一见倾心,再见倾情,三见,我已经爱得病如膏肓。看着一个个感人的戏剧故事,眼泪哗哗,随着剧中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雀跃,一会儿忧伤,忘了是戏,还是人间。如果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故事,就会沉浸其中几天,才会慢慢地回过神来。一个极度中人,而且随着人越老,越是容易被感动。忽然,我很想逃避,就逃到这戏里来,在一出出感人的故事里,倾洒我的眼泪,奉献给这个叫戏的古代文化。

50后的新社交平台,还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新老年风尚。中国大妈改变着世界,世界因中国大妈而生动和精彩。

这代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除了ABCD,不会外语;除了会打打算盘,不懂得什么叫大数据。

因此,现代社会的许多时髦玩意儿,真玩不过年轻一代了,但是,他们仍然是不甘落后的一代。越来越多的50后,也在努力学点时髦,参与一些弘扬国粹,利国利民的活动。。

回想起来,我的一生就像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我还能以梦为马,去寻京剧的美丽与沧凉。在生旦净末丑里,看清这人生原来是戏。在唱念做打出将入相的刹那间,找寻那片刻的愉悦与酸楚。人世间一出出,原本就在戏台上。京剧在很多时候,我认为它是一种凄美的物质,暗合了我人生的某种需求。

在京剧这条路上,见到前人探索的痕迹,路过未曾见过的风景,想象更加深邃的京剧艺术,美丽的让我着迷感动,感动的竟然忘了出发时的疑惑。再回首,世界已在身后,不知何时,探索的路带领我从那里面走了出来,从此,与京剧做了闺中伴,与天下票友结成骨肉亲。曾记得和平杯夺魁首梅花起社度寒冬;京剧成为自己欣赏的一种习惯,它的美丽也由于我的赞叹多了一分价值。

如今,我就是想简简单单的生活,不求太多,那样就会感受到:风轻轻地吹,云漫漫地走,心随自然,万物随心。由复杂到简单是一种能力、修养、智慧、境界、水平的升华。

我们这代人,童年挨饿,青年下乡,中年下岗,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却始终认为生活没有亏待自己,感觉遗憾极多;只希望子女后辈超越自己,已是黄昏,但还在试图呼吸新鲜的空气。

大家不能不承认:这代人是新中国建设的脊梁,时代亏欠过他们,他们却积极乐观!如今他们已是爷爷奶奶、大叔大妈了,却是值得所有70、80、90、00后们的尊敬、致敬!

大庆牛皮癣医院咋样手指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江西治疗男科方法

首荟胶囊可以长期服用吗
风湿性关节炎膝盖关节酸痛
五十左右男人阳痿吃啥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