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维权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20-10-31
实现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
生意社10月17日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掌握了未来。”放眼世界,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的全球激烈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纵览国内,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九个省(市、自治区),“十二五”谋划了7万亿海洋经济发展蓝图。面对“赶海”经济大潮,宁波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增长定位、实施重点突破,才能赢得海洋经济发展的先机,才能占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一、总结历史经验,深刻领会海洋经济发展实质 1974年,美国经济分析局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率先建立起海洋与经济的关系。随着世界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对海洋产业、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海洋经济的范畴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1、海洋经济发展是动态演进的历程 海洋经济是海洋产业不断变迁的过程。海洋经济活动涵盖海洋一、二、三产业。初期,海洋产业以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生产投入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三、二”格局;现代,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洋旅游和休闲娱乐业,成为美、加、欧、日发达国家的主要海洋产业,生产投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二、一”格局。 海洋经济是海洋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海洋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空间,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l00公里的地区。海洋经济活动带来海洋空间的扩大。由初期的沿海岸、水上、浅海活动为主,向现代的近海、远洋、深海活动转变;从领海、毗连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海洋空间已经形成由海岸带、海岛、围海造地和人工岛组成的陆域空间,以及由海上、海中和海底组成的海域空间。 海洋经济是海洋资源不断开发的过程。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世界上85%的水产品产自于海洋;含油气远景的海洋沉积盆地约7800万平方公里,已探明的海上石油储量为200亿吨,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米。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开发和利用。由初期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 2、海洋经济具有丰富的内涵 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概念,美国将涉海经济划分为海岸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我国将海洋经济界定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美国把海洋经济活动划分为七大类海洋产业;我国则分为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部分29个大类、106个中类和390个小类。对比中美海洋产业体系,我国海洋经济是一个广义的范畴,类同于美国的涉海经济。 资源和空间是海洋经济两大增长要素。依赖资源和空间优势形成的海洋产业,支撑着海洋经济增长。依托生物资源,形成了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等海洋渔业;依托海水资源,形成了海水淡化等海水利用业、海洋盐业;依托海洋能源,形成了潮汐、风能发电等海洋电力业;依托矿产资源,形成了海洋矿业和海上石油气开采等海洋油气业。依托空间区位优势,形成了港航物流业、海洋设备制造业和海洋批发零售业。 科技进步是海洋经济发展源动力。现代海洋高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推动了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 3、发展海洋经济要把握好两大关系 一要把握好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海洋经济不能等同于国民经济,但两者密不可分。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发展海洋经济,就是发展国民经济。美国海岸和海洋经济的就业率和增加值,分别占到全国的75%和51%。国民经济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经济提供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 二要把握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但两者密切相关。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需求上相互依赖,空间上存在一定交叉,两者产业具有高度相关性。国际制造、国际贸易等陆域经济的发展,为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经济提供需求支撑;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油气开采等海洋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陆域经济水、油、电等资源紧缺的状况。 二、立足增量发展,抓住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 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内,具有海洋空间的区位优势、港航物流和临港工业的产业优势、以及对外开放的体制优势。宁波发展海洋经济,要始终贯穿转型发展主线,发挥比较优势,综合平衡数量和质量关系,同步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提高和海洋产业结构的改善。 1、提升海洋优势产业 壮大港航物流业。充分衔接舟山群岛新区规划,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中心,建设梅山国际集装箱中转基地,实现与舟山大宗商品物流岛互补发展,共同打造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国际枢纽港。强化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嘉兴为北翼,温州、台州为南翼的浙江港口联盟,带动两翼港航物流业协同发展。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建设高附加值商品国际贸易展示交易平台,完善贸易服务体系,无缝对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西部港口腹地。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强化金融和信息支撑,着力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业、临港工业联动发展。 择优发展临港工业。继续提升石化产业,提高炼油能力,扩大乙烯产能,发展精细化工,延伸石化产业链。整合造船产业,加快推进船舶企业联合、重组,鼓励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上平台、海洋工程船、豪华游艇邮轮等产品。发展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吉利和大众轿车生产基地,发展汽车零配件、数控装备、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等高精密设备。 2、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海洋设备制造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宁波装备制造的产业基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自主研发能力。借力春晓油气田开发,突破深海装备关键技术,重点生产海上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及其配套设备、石化成套设备、风电设备、海洋环保设备等高附加值的海洋装备产品。 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加强海洋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推广应用育苗杂交、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海洋生物健康养殖。规划建设宁波海洋生物科技园,加快研发海洋生物创新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以及新型海洋生物材料,推进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成果产业化。 转型发展海洋电力业。充分利用海洋近海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积极培育海洋风电产业,规划建设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国电北仑穿山半岛等风电场,开发宁海黄墩港等潮汐能项目。 延伸发展海洋化工业。深度利用海水资源,加快海水中钾、溴、镁系列产品开发和生产,延长海水淡化产业链。加大海洋动植物体内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中间体提取技术研究,推动海洋盐化工产品深加工。 3、加快海岛开发建设 分类开发利用海岛。遵循“分类引导、差异发展”原则,重点建设象山南田、高塘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综合利用岛;建设梅山港口物流岛;建设大榭临港工业岛;建设象山花岙、檀头山海洋旅游岛;建设象山对面山、东门现代渔业岛;建设渔山列岛、韭山列岛海洋生态岛。 增加海岛有效投资。贯彻“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理念,生态型开发海岛,保护海岛自然生态环境。加大海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有效投资边际效益。完善海岛交通络,建立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 优先发展海岛旅游。依托海岛资源,重点开发象山港—石浦—三门湾海洋旅游带,加快设计观光型、度假型、商务会展型、文化型、健身康复型等旅游产品,发展集生态农业、海钓休闲、邮轮度假、海洋主题公园等为一体的滨海旅游业。 三、实施重点突破,促进宁波海洋经济新增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实体经济低位徘徊。宁波发展海洋经济,既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又存在着资金、技术、土地要素制约和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的束缚。要保障海洋经济增长,宁波急需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功能、重大体制上率先突破发展。 1、实现重大项目落地突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大项目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在重大项目招商上,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高标准地引进海洋新兴产业项目。建立杭州湾大众汽车、梅山集装箱码头等重大项目跟踪对接机制,提供项目预可、工可、建设方案论证和项目报批全程服务。 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全市范围内统筹安排耕地和农保地占补平衡的协调机制,优先保障这也让他们觉得安心。因为只要中国足够傻地激起他国的焦虑、并对邻国发起反牵制行动重大项目用地、用海指标。积极争取将重大项目用地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单列土地指标。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地均GDP。盘活土地存量,通过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围涂造地和建设用地复垦等途径,保障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 2、实现重大平台建设突破 有序开发十大产业集聚区。重大平台是海洋经济重大项目的运营载体,是海洋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空间载体。在重大平台建设上,抓紧编制十大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构建功能定位清晰、分工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确的空间体系。把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现有开发区(园区)功能整合结合起来,提升发展港航物流业,择优发展临港大工业,培育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优先建设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和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两个省级大平台,抢占示范区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 推进产业区域集中、企业集聚发展。宁波发展海洋经济,要集中生产要素、产业和项目有限资源,发挥大型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效应,推动园区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约发展,打造杭州湾汽车城、梅山物流岛、镇海石化区、大榭石化岛、北仑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特色海洋经济重大平台。 3、实现重大功能培育突破 培育城市物流功能。发展海铁、江海、河海多式联运,推广甩挂、双重先进运输模式,提升运输、仓储传统物流功能。发展“物流+贸易”、“物流+金融”多种经营业态,拓展信息服务、订货管理、流通加工、线路优化和供应链方案设计等高附加值物流功能。完善物流络布局,发挥“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功能。 培育科教服务功能。加强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宁波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涉海学科建设,提高港航物流、船舶技术、海洋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水养殖等产业研发能力,加大海洋产业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健全海洋技术服务体系,推进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培育城市信息功能。重点发展贸易电子商务,推进工业信息化改造。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与港口EDI平台信息交换共享,完善以港口为中心的智慧物流体系。推进智慧物流信息络与贸易信息络和政务服务信息络三融合,提升港航物流业服务能级。 培育产业金融功能。全面开展甬港金融合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拓宽海洋产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海洋产业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债等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创投基金,引导各类资金投向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海洋产业融资租赁业务,创新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产品,完善海洋产业资金链。 4、实现重大体制改革突破 推进宁波—舟山港管理体制改革。争取省政府支持,借鉴福建港口管理模怡和行后来居上式,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国家海关总署、国检总局沟通协调,理顺宁波舟山“一关一检”职能。借力资本市场,推动宁波舟山港运营主体一体化。 建立区域开放合作机制。以“宁波周”活动为载体,建立宁波与舟山、核心区与两翼、示范区与中西部的区域开放合作机制,突破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完善要素市场形成机制。发挥宁波对外开放优势,打破制度性障碍,理顺土地、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在更大的区域、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优化配置生产性要素。着力改善信息、金融、制度、环境服务性要素供给,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理顺要素市场价格,保障海洋经济市场要素供给。
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小孩为什么不爱吃饭
大庆白癜风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