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守候爷爷和外婆的往事散文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08
爷爷和外婆是同年先后去世的,可他们的往事却历历在目......
爷爷的祖籍是河南桑坡人,抗战时期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爷爷一家的背井离乡。小时候听爷爷常讲:他是用牛车载着外婆,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踏上了离乡的路……
爷爷那时年轻有力气,外婆裹了小脚,走起路来力不从心。几经周折一路坎坷颠簸,最终落户到了我后来出生的这个小山村,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直到爷爷去世的那一天,爷爷的乡音都未改,但他却对生活的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着!爷爷的坟头被荒草掩没,坟头上那颗榆树用它的庇荫为爷爷遮风挡雨,爷爷一定会在天堂里笑。
爷爷是个手艺人,那个年代熟皮铲皮可是个绝活儿。爷爷的手艺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缝皮袄。寒冷的冬天,只要能穿上一件爷爷缝制的羊皮大衣,是再暖和不过的了。爷爷缝制的狗皮褥子保暖好看,成了当时走亲访友的上等礼品。因此爷爷家最贵重的家什就是铲皮用的那把月牙形的大铲、淹皮用的大水缸、成袋成袋的土硝盐。
爷爷住的小院里到处弥漫着皮醒的味儿。爷爷就这样含辛茹苦,把六个子女养大成人。爷爷的勤劳自不必说,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良。他总是把钱拿出来接济贫人,宁可自已不吃,也不能亏了要饭的。爷爷家的小院门庭若市,每天来要饭的人络绎不绝。
童年的我知道爷爷常常把钱兑换成钢锛,装在一个纸盒里,放在靠窗子一个较隐蔽的角落处,上面盖一张麻纸,有人来要饭便于施舍,这可成了我的小金库。想去小卖部里买糖时偷几个钢锛,那时两份钱的钢锛就能买一盒火柴,五个水果糖。
一次爷爷去泉里挑水,家人左等右等不见来,原来爷爷在挑水的路上遇见两家邻居打架,就放下担子去劝架,水桶被打架的人当成凶器摔的稀烂,早误了挑水的事不说,还倒贴了两只水桶,回来遭到家人一顿猛批。爷爷晚上孤独,让我陪他睡觉,我怕闻那皮子的醒味推辞,爷爷说一晚上给我五分钱我才去。爷爷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晚上给我讲《古兰经》的故事,直到我昏昏睡去。
爷爷爱吃枣,没事就端着小茶壶,吃着大红枣,爵得滋滋有味。有时发现味不对时,才明白枣里有虫,连忙呸呸地吐出来,惹得全家大笑一阵子。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爷爷一生积德行善却总被人欺负。一天有个人来爷爷家取他做的皮袄,当他看上另一件别人的皮袄款色时,硬说爷爷给他把皮衣缝错了,要别人的那一件。爷爷肯定是不会给的,最后只好给他赔了钱才收场。还有一次农业社里的会计捎话要爷爷去山顶的地里拉土豆。爷爷放下手中的活,和我拉起架子车,气喘吁吁地走了几公里的山路。结果那个会计说:今天没有你家的,明天再来给你家分吧。架子车留下我用。爷爷只能善良的微微一笑走了,我心里憋满了气却不敢言。爷爷常说:吃亏是福。
爷爷病重期间,外地的舅舅希望爷爷去他那里,爷爷摇摇头拒绝了。他不想去,因为他离不开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这个村庄、这里有人们、这里的热土。他说:哪里黄土不埋人?就把我埋在这儿吧!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正好是腊月,送埋的场面相当的壮观。
我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因为同住一个村子,父母忙于劳动,就将我交给外婆。从我上学的那天起,我吃喝生病多数由外婆照顾。外婆看着我读完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参加工作,外婆始终与我最贴心。小时候生活拮据,零花钱都是由外婆提供。因为爷爷有手艺,外婆家的日子在村里还算是最好的。我上大学的那天,外婆将她珍藏多年的狗皮褥子给了我,让我温暖的渡过了大学生活。工作后,每天早晨外婆柱着拐杖,爬上四楼的办公室,给我送早点吃。外婆老远地喊着我的名字,浓浓的河南乡音伴着油饼的飘香,让我从心底体会到了一个髦耋老人的爱心!
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孤独的,每次我到外婆家,她总怕我走,要我多呆一会儿,那怕在她的床上躺会儿也行。每次走时外婆都叮嘱我明天一定要来看她!那时外婆时常牵挂着我的婚事,催促我早点成家立业。外婆经常穿一件黑色的满襟上衣,裤子下面用黑布带扎着裤口,一双裹缠了的小脚,支撑着微胖的身体。在我的记忆中,我经常拉着外婆的衣襟,伴随着外婆的拐杖和蹒跚的脚步成长起来。
在外婆的心中,我永远都是一棵小树,需在阳光呵护。外婆疼爱我们超过疼爱自已,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留给别人吃。别看外婆年龄大,脑子很好使,数钱算账那是绝对的让你放心,出不了错。每次出去买东西,卖主还在拨着小算盘,外婆早已算得一清二楚,分厘不差。外婆在她住的山村小院里种了两棵海红树,秋季成熟的季节,果子挂满了枝头像红灯笼,成了村子里的一大风景。时常被路人觊觎、当然也少不了小偷光顾。为之外婆不得不提前摘果,用硕大的竹编笼往大缸里倒,这样储存起来让我们零吃。这样的水果香甜味正,至今再也吃不出这样的果味了!
我在离家十多里地的中学走读,一天外婆上街给我买了酥馍竟跑到校园找我,等着我放学陪我一块步行十余里回家。外婆的晚年得了糖尿病,身体一下子消廋了许多。常年吃药又造成肠胃不好,身体很虚弱,在去医院看病的途中和我们永别了。外婆终于没能等到我成家立业的那一天。外婆走的那年正好七十三岁。外婆生前常说:七十三、八十四,是老年人的坎,这个坎过不了就要入黄土了。外婆的去世正好灵验了她说的这句话。
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我们无法抗拒,但我们怀念的心却时常在流泪。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在我们的记忆中淡淡地远去。但外婆时常来到我的梦里,笑的那样和谒可亲……
共 212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爷爷和外婆是慈祥的一对老人,用坚强和善良,用勤劳和淳朴给作者留下深深的回忆。背井离乡的爷爷和外婆,在异乡他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新的生活,不辞辛劳养育了六个子女,普通的一对老人,在岁月里守候着一份善良,爷爷的那句:吃亏是福。足以说明爷爷的心胸豁达,是个淳朴的老人。还有对要饭的施舍,可见爷爷是个爱助人为乐的人,同情弱者,有一颗博爱之心。外婆也是一位疼爱作者的人,好吃的都留给作者,年过花甲还为作者送好吃的,感动一份浓浓的亲情!作者文字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自然,欣赏了,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责编:河南雪儿】【江山部·精品推荐150 050025】
1楼文友: -04 00:40:50 文字不错,只是有个建议,下次发文的时候分开段落好吗?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楼文友: -04 08:48:1 谢谢老师点评,下次一定注意分段,老师辛苦了!
4楼文友: -05 20: 6:51 祝贺文章获得精品,祝元宵节快乐!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4楼文友: -05 22:22:16 谢谢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老师们辛苦了,节日快乐!
回复4楼文友: -05 22:25:1 谢谢老师点评,我会努力的!
5楼文友: -05 22:11:05 这一份浓浓的亲情就在作者的字里行间蔓延开来,好像自己也感受着爷爷和外婆的疼爱。很温暖的文字。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5楼文友: -05 22:2 :29 谢谢老师点评,我会努力的!
6楼文友: -06 15: :5 岁月里一对守候善良的老人,不过可以弱弱的问一句,你是回族吗?
回复6楼文友: -06 16:26: 7 是的,我是回族。
7楼文友: -06 2 :28:4 恭喜文章获得精品,感谢对江南的支持,祝创作愉快
回复7楼文友: -07 00: 8:49 谢谢!多指导。
宝宝地图舌注意什么
什么人容易厌食症
小儿厌食吃什么中药
首荟通便胶囊能不能长期服用吃什么能清肠排毒减肥
肾精亏虚中医如何调理
上一篇:平凡征文鸿雁生活小说
上一篇:流年茶色时光音乐之境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