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海丝与文学有个约会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12-16
福建
作家们在泉州开元寺参观。本报 黄燕 摄
潘向黎(左)和邱华栋(右)在采风中交流。
本报 黄燕 摄
□本报 陈文波 刘益清
月底,八闽 大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一场文学家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演。
主演的阵容堪称豪华: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担任团长,团员中有多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关仁山、陈应松、潘向黎、张楚,此外还有叶梅、施战军、邱华栋、肖克凡等国内知名作家,可谓群星闪烁。
展 现在作家们眼前的场景也是精挑细选:福州闽王祠、林纾故居、琉球馆、福船文化博物馆、八闽书院、马尾造船厂、冰心文学馆、显应宫,以及泉州开元寺、清净 寺、海上交通博物馆、马可 波罗出航处等多处历史人文景观。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边走边看,边拍摄边记录,独特而多元的闽文化,给他们强烈的冲 击。
当文学遇上 海丝 ,当作家 撞上 史迹,会迸发出怎样的创作灵感,又会给福建的文学留下什么?
1多彩 海丝 ,让人叹为观止
闽在海中,自古以来,福建就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的黄金时代,都有福建参与的身影。直到今天,八闽大地,留存下众多丰富的 海丝 史迹,令作家们叹为观止。
在 三坊七巷,在福船文化博物馆,闽人骨子里的海洋精神令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惊叹不已: 我们北方人认为海洋是天堑,而福建人却把海洋作为通向另一个未知世 界的通途。我觉得闽人的血液里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这是国人文化里所缺少的。他们面对海洋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血性的张扬。
在闽王祠, 一块 乞土胜地 碑引起湖北作协副主席陈应松的注意,那是后人缅怀王审知重农教谕而立,当时每年立春,郡守都会带人来祠庙取土,捏制春牛,发动春耕。 我 所理解中,这个 土 也包括海洋,闽人心中的土是海洋。自古以来,闽人就试图征服大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陈应松说。
在泉州开元寺,不同宗教文化题材的雕刻让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惊叹不已: 这充分体现出泉州文化的多元、开放与包容,说明泉州在继承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泉州这个海丝名城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特征。
与 团里大多数 听话 的作家不同,著名作家阿来常常 掉队 ,他喜欢特立独行、自顾自地观察。 文学需要细部的呈现,细节里包含更多的信息。 阿来说,他想 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在阿来的里,存着三坊七巷的马头墙、闽南的燕尾脊等细节图片。他说: 海洋文明不一定就是过去所认为的由西方 人创造的,我们应该挖掘自己民族精神当中的多元价值,福建众多遗迹的存在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不管是在福州,还是在泉州,作家一路行来,一路发现,在每个参观点,他们都认真地听取讲解,做好笔记,只字片语中,也许就有创作的灵感。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说: 中国有很多穆斯林是从泉州登岸,然后往西部走。这次趁 海丝 采风行,回去后计划创作一部与 海丝 背景及穆斯林生活相关的作品。
2厚重题材,能出大文章
一路走来,丰富多元的闽文化,让作家们深深感受到,福建是一个很好的 富矿 ,只要沉下来,一定能挖到不错的题材。如今,又遇上 一带一路 的东风,让 海丝 成为热词,作家们普遍认为, 能出大文章 。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巨才表示, 当前,随着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提出,也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作家们要充分关注现实,写出厚重的作品来,创造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的作品。
在邱华栋看来,福建的 海丝 景观非常有特色,要发动更多的文艺家,运用新的艺术手段,打造一批新的文艺作品,全方位地展示福建的 海丝 文化。
鲁 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是泉州人,她12岁离开泉州定居上海,每隔两三年都会回福建走亲访友。她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重提 一带一路 是有其重大意 义的。她坦言,一直以来,她的创作都离不开福建元素, 我曾经有一个散文专栏叫 茶可道 ,里面就写了很多福建的乌龙茶。这次 海丝 采风,我又认识到茶 叶贸易也是重要的一个课题,我接下来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去做一些作品 。
在阿来看来, 海上丝绸之路 的兴起,不仅仅是贸易,还有文化交往。 生意结束了,文化还在,而且最后能留下来的,还是文化 。擅长历史题材的阿来坦言, 海丝 这个主题,是值得花大力气写的。
细 心的陈应松则在泉州发现了闽鄂之间的一个有意思的共同点,他说,明朝思想家李贽与湖北荆州的 公安三袁 关系匪浅, 公安三袁 在文学创作上提倡的 心灵 说 受李贽的 童心说 影响非常大。 容我做一个推断,我认为李贽所提倡的追求真心、摆脱伪道德的 童心说 应该深受自由、大胆、浪漫的 海洋文化 的影 响。 陈应松特别难忘的是他到蟳埔看蚵壳厝时,当地的一位村民告诉他,他们以蚵壳建厝,晚上可以听到海潮声。 这非常浪漫。 陈应松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 在文章里听到海潮的声音呢?
看到 海丝 的景观成功让著名作家们 上钩 ,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心情愉快。他说,福建历来重视 海上丝绸 之路 的文化保护和宣传,现在国家大力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不仅为 海丝 文化建设带来全新机遇,也为福建文学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 此次 海丝 主题 采风,无论是外来作家写,还是本土作家写,都有全新的时代的背景,是好事。 杨少衡说。
深耕闽文化,闽派文学前景可期
近年来,随着我省力推 闽派批评 闽派翻译 ,复兴广义的 闽学 ,一支文学的 闽军 正在成长中。
闽 派是文学的自然结晶,是福建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 肖克凡是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编剧,其长篇小说《机器》曾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在他看来,提 闽 派文学 实至名归。 获奖是标志,但不是标准。衡量一个地域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要看队伍,看整体。显然,福建文学已经有了一支不错的队伍。 肖克凡说。
王巨才同样给予福建文学很高评价, 以前,福建的诗歌、散文都曾经引领潮流,风靡一时。如今福建在文艺批评、小说创作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有一支很有才气的队伍 。他建议, 福建文学要多多让理论介入文学创作中,多进行作品研讨,多将作品推出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
对于闽派文学的前景,作家们普遍认为,福建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
福建的文化非常独特,能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同时又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福建文化的魅力。 肖克凡说, 福建的文学一定要坚守自己的特色。
王巨才说,当前我国全面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福建作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核心区,要坚守自己的根。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特别需要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人的精气神应如何调养
怎么看肾精足不足
中度冠心病严重吗
弥勒灯盏花基地痛经经前如何调理
晚上老人夜尿多食疗
上一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打一成语
上一篇:足浴馆里的男孩
- [抒情散文]文艺漫谈|文学艺术女青年简史
- [抒情散文]洋气新娘从不乱穿衣服,夏天试试这几件,让你美得高级又温柔优雅
- [抒情散文]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参考资料、备考指导
- [抒情散文]傲农生物:实控人减持49.29%Corporation可转债傲农转债,华能信托增持
- [抒情散文]企业作战微软 AD 要考虑这 4 个隐性成本!
- [抒情散文]2022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确认7月9日至10日
- [抒情散文]小时候我们的梦想是做宇航员,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长大后,我的梦想,却是一露台,一辆车秀出年少有为的
- [抒情散文]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