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散文妮妮的礼物
文章来源:延庆文学网 | 2019-09-17
我总是想送份恰当的礼物给妮妮,尽管预备好了一身清爽的夏装,也曾送过她毛茸茸的小熊玩具,但在我潜意识里这个孩子已经开始认识世界了。既然她能把两个字的称呼变换着加个字以区分其中的不同(例如她身边多了个姑姑时,会主动叫我小姑姑,我很荣幸被她这么叫),她就配得到充分启蒙其智力、增强其对宏观认识的读物。弟弟家里上上下下找不到一本有字的书,只有一本记得马马乎乎的礼尚往来的帐本。
她可能比我预料的要早接触生活,也可能无须这幼稚可笑的动植物识别卡片就已成长。“不用这么刻意费心,她不用借助任何帮助就会知晓的!”当我煞费苦心寻找这类图书,极力促成此事时,姐姐略有不屑,并不表示完全赞同。乡村生活中到处是这些活体的标本和生机勃勃的景物,现实中她可能对它们已有良好的认同。她在一季庄稼里伴着麦子的成长,在另一季收割中会对玉米、大豆、棉花有切实的体会。苹果、梨之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是调味的佳品,她可能比城里的孩子更能体味它们独到的口感,她甚至在蜜蜂传粉授花阶段就在盼望。她更愿意做一些恶作剧,从地里拔出未成熟的花生剥食,还会嗅出毛豆的香气,两只小手忙不迭的拉拽。她每天会把猫摁到地上几次以示友好,狗会察言观色的在没人看护妮妮的空挡夺食小姑娘手中的食物,小女孩并不怎么气愤,却害怕小羊羔的撒泼,它那才刚刚发育的角会把小姑娘顶个趔趄。鸡永远对她不理不睬,但她会很有成就感的拿起还很温热的鸡蛋邀功。她曾想着和鸭子一起下到河里去,她有时会追逐一会树林里正在起飞的小鸟……她已经有足够的阅历,这是城里的孩子怎么也不能比的。但有了这么高的起点不及时加以疏导,她就有可能被落在后面。就如同鲁迅和闰土,闰土从一个活泼伶俐的少年变成木讷愚笨的农民,教育和学识是他从来就不曾有的,现代的闰土在现今的农村也不是没有!
这一切我当然看在眼里,姐姐说的并没有错,这些生活的常识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就会被认识到,但我并不同意那些好看的书籍是专门给城里孩子预备的。姐姐已经融入到乡下的生活中,她怎么知道如果把这些生活的常识变一种形式,以知识的层面让孩子掌握时,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增强对知识的趣味性,避免让他们养成熟视无睹、不思进取的坏毛病,毕竟有太多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就连姐姐也未曾见识的。“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培根这段话用在这里不一定很恰当,但小孩子是要成长的,他们不总需要循规蹈矩,应尽早的向他们注入知识的疫苗。
我还没有相关读物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我用笔笨拙的描摹出一些活物和静物的简单轮廓,她显现出从未有过的新奇,很轻松的认出猫、小鸡、香蕉、小鱼之类。(因为缺少彩色笔,我无法做到让她对一些圆体静物进行有效区分,这得需要色彩和实物的相结合。这也正是我必须先要她对蝴蝶感兴趣而把蛾子暂且隐藏起来不说的原因,她的智力还不能承担物种间微弱的区别,因为它们在外观上有相似的轮廓,我必须找到他们显而易见的差别,才不至于让她混淆视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譬如狼和狗在形体特征上实在很难区分,残暴和驯良之间我就只能用故事循序渐进的疏导。但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需要不停的变换形式让她不厌烦,她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那支神奇的笔上,她开始学着我的样在纸上画开了,糟蹋着所有的线条,那些线条被挤挤压压摞在一起,有时还被肆意的扭曲、无限的被拽离纸面,被单上因此留下笔痕。当我手把手的向她更正时,她又立刻脱离我的管束,仍一塌糊涂的进行她的创意。我知道这是小孩子才有的恣意妄为,如果她的父母亲肯顺应我的思路继续对她引导下去,她的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等她到了学龄阶段,就会减轻很多痛苦压力,毕竟她才有一周半大,还有的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在孩子感官的驱动下做积极的引导,提升对知的认识,她就很容易培养起兴趣,并逐渐形成良性习惯。因为这和做游戏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激发起她的好奇心,她就会愿意去做,尽管放弃的时候要比想象的要多,但需要大人们有更坚韧的耐心,逐渐你会发现孩子对他感性的东西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她有了越来越多的求知欲。这远比给她预备一大堆垃圾食品要好。
尽管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样做会有些麻烦,我也知道生活在乡村里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孩子,可以天真无邪,不受任何玷染、无拘无束的长大,这样的长大又会给他们中的大多数带来茫然和困顿,他们对知识的需求量永远低于对放任自流及胡来的渴望,他们惧怕所有的束缚不愿动脑筋思考,总是寻机再回到宽松的环境里信马由疆。因在他们先天智能得以发挥的阶段,他们被忽略了有益的启蒙,从未展开过辨别和受到有意引导,从未抛开过地域全面、系统的考虑问题,他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狭隘,行动上也越来越畏缩,以至求知欲越来越淡薄的时候他们被强制灌输他们习惯之外的东西,他们的痛苦和苦恼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失学就不足为怪了。我记得很清楚,我有一次询问一位住在乡下的亲戚给他的两个儿子备份什么礼物时,已上初中的孩子想要套《十万个为什么》,稍小的孩子则要一本童话书。是的,他们在学龄前没有得到过任何书籍,包括小人书之类。他们想在后天尽量弥补这些,小一点的孩子已面临失学的危险,他对上学引不起浓厚的兴趣,和他般大的孩子已有一批从学校下来,成天价的调皮捣蛋。
我终于买到大张儿童启蒙识别图贴到妮妮卧室的墙壁上,还有几本颜色鲜明的实物对照小书,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我还有一段时间逗留,我想这可能是我能给她的最好的礼物。妮妮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大概都是小学文凭。他们对我的做法看似不以为然,但已经对孩子寄以厚望了,在我的游戏式的启蒙里,孩子显示出超强的模仿意识,这让他们感到惊喜,并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可塑之才。他们已经改变观念,知识的力量和孩子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更何况妮妮是他们的宝贝,她会和他们的童年不同,会被更早的送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她注定有超于他们的认识和未来。
共 241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不用这么刻意费心,她不用借助任何帮助就会知晓的!”这是许多农村家长的想法,尽管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到处是活体的标本和生机勃勃的景物,现实中他们可能对标本和景物已有良好的认同。但是缺乏必要的点拨和教育,终将让那些孩子们落后于城市少年。读这篇文章,心里有疼痛的感觉,文章里,触及的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有观念的问题,更有城乡差距的问题。送给妮妮的礼物,何尝不是送给农村所有孩子的礼物呢?,:于湘女士。
1楼文友: 09:14:55 这何止是送给妮妮的礼物,更是送给所有农村孩子的礼物啊。
2楼文友: 09:5 : 8 一个礼物一个命题,作者的文章关心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实在难得。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社会感。问候作者。
回复2楼文友: 11:08: 0 谢谢飞鸿,农村的早教据说也有改进了,城郊也有专门收农村娃娃的幼儿园了。
楼文友: 11:04:5 谢谢湘姐的编评。我回老家乡里,在亲朋家想要找些写字的纸却很难找到,偶尔找到几本孩子们读罢的小学课本。这是现实。现在也没改善多少。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小学几年级了,但除了课本,她基本没有过课外读物。
4楼文友: 12:14:14 分析的太有意思了,我小时候很孤僻和别的野孩子不同,由于环境难以融入农村,现在看来若即若离而造成我的兴趣取向,不过这些孩子的快乐也是感染了我,只不过个性的差异而已。 风雨路,人间爱,江山情!这妩媚,这崎岖,这葱茏,都是我的风景!
5楼文友: 19:58:15 复审理由:一篇很有力度的哲理性散文,从认识论角度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不富裕地区儿童)的教育进行了辩证的探讨。作品从妮妮这个聪明可爱的幼孩的求知欲望里,引申出要不要学前教育、怎么教是有效的等一系列思考。最出彩的莫过于开门见山的立意,给孩子的 礼物 ,文章通篇围绕着一个主旨,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一种活泼、生动、有智趣、能学用的学前教育,这是益于孩子终生的最有价值的礼物。这是篇很有阅读价值的美文。 江山任鸟飞
灯盏花龙头企业官网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产品
骨关节炎会不会遗传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怎么样
上一篇:春秋轮椅上的美丽小说
上一篇:流云我的教师情结散文